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筆墨退出日常生活,這位80後卻創造出最具當代感的水墨畫

1981年出生的吳季璁自小學習中國與西方的傳統繪畫

借由水位的變化和宣紙的質感, 投在卷軸上的櫻花影像愈加顯露出東方筆墨的質感,

影像緩緩變化, 畫面隨之細微地移步換景, 這是臺灣地區藝術家吳季璁的《小品之五一櫻》。 櫻花之前, 松、竹、蘭等中國傳統水墨畫作的常見題材, 也被他用影像的形式呈現。

吳季璁自2009年起開始琢磨這樣的創作方式, 把中國傳統冊頁的題材轉移到錄影上。 水作為載體, 被轉換為錄影裡不同狀態的光。 從這個系列開始, “我很有意識地去處理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關係。 ”在銀川當代美術館內相對獨立的個人展區, 他告訴第一財經。

1981年出生的吳季璁自小學習中國與西方的傳統繪畫, 就讀于臺北藝術大學期間開始專注於多媒體影像和裝置藝術。 作為銀川當代美術館“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展的參展藝術家之一,

吳季璁的作品與這個群展的主題嚴嚴實實地契合。 “我一直覺得在新與舊之間有一種拉扯, 在現當代藝術與東西方傳統藝術之間, 我想找到一種新的形式把它們結合在一起。 ”

2003年啟動的《鐵絲網》系列, 其實也是他可以連通當代與傳統的作品。 通過光學原理, 細小的鐵絲呈現出朦朧山水般的樣貌。 “那時我其實還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傳統因素, 只是喜歡那種氣氛。 但是慢慢回頭想, 傳統的影響從來沒有消失, 只是我沒有意識到。 ”

在《小品》和《煙林圖》等系列作品中, 吳季璁精心控制構圖, 整個過程就像是和傳統對話。 《小品》系列中, 蘭是明顯的3D空間構圖, 隨著畫面推進, 構圖一直變化, 吳季璁一邊拍攝一邊回憶典型的傳統繪畫,

想著如何轉換。

這次展覽將錄影投影在卷軸上, 是他最喜歡的展陳方式。 “我很喜歡卷軸, 這是我們的文化傳統, 這樣的尺幅比例其他文化很少用, 畫面有很強的形式感和背後的空間想像。 ”卷軸講究天寬地闊, 吳季璁嚮往蘊含其中的東方文化思維, 一直試著把它借用到新的創作語言裡頭, “否則大家就慢慢遺忘了”。

《小品》的靈感, 卻又可以溯至法國巴比松畫派。 讀中學時, 巴比松畫派畫家科洛的名作到臺北展覽, 吳季璁覺得那分明是一幅水墨畫。 拍《小品》的時候, 他一直想著那幅畫, “一開始煙霧彌漫, 形成更多留白, 是東方的意境與想像, 慢慢地樹木浮現, 就像巴比松畫派描繪的楓丹白露的森林。 二者中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不奇怪。 在他看來, 巴比松畫派藝術家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與自然的關係, 跟東方文化接近, 他們對自然神秘感的想像, 與東方文化也有內在關聯。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王嘉驥是吳季璁的伯樂之一, “使命感很強, 徹底的文人。 ” 吳季璁如此評論。 2003年還在臺北藝術大學讀書時, 他就應邀參加了王嘉驥策展的“造境”。 王嘉驥是美術史大家高居瀚的學生, 卻又游走於新媒體領域, 在當代藝術領域尋求傳統藝術的可能性。 “吳季璁更早也更有意識地把自己放在當代科技文化的語境裡, 以此反芻水墨與文人畫的歷史, 召喚、轉化其美學, 再予以更新。 ”王嘉驥寫道, “吳季璁對於捕捉意象在時間中的形變過程特別有感。

吳季璁在展覽上的另一個系列作品《氰山集》, 是對傳統中國山水畫“皴法”技法的重新詮釋。 塗了感光藥劑的宣紙被揉皺後放在陽光下暴曬, 日曬以千變萬化的藍色痕跡記錄在宣紙上, 一幅作品由幾十張甚至更多張宣紙拼貼而成, 作品仿佛傳統山水中的峰巒絕壁。

看似傳統山水, 實際上是實驗攝影加拼貼。 這個系列與前年過世的臺灣藝術家倪再沁有關。 吳季璁做過這位畫家的助手, “他也做觀念作品, 一直關注水墨現代化的問題, 早就開始做水墨拼貼作品, 我這個系列是借鑒他的形式, 也是對他的紀念。 ”

吳季璁自幼學習傳統繪畫, 他說:“山水從來不是為了再現一時一地的景色, 而是文人創造的想像空間。 文人藝術的傳統就是追求個人自由, 山水畫可居可觀可遊,非常有想像力,根植在日常又抽離出來,甚至有某種沉迷,非常吸引我。”

他嚮往山水背後的精神和思想。在東方文化傳統裡,創作者和作品是一體的,完全不同於西方的藝術思維。在歐美藝術全球擴張的當下,他認為,“藝術傳統的形態必須轉換,讓它的精神可以傳承、成長。如果只是磨練筆墨功夫,這個傳統就不再有生命了。”筆墨已經退出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傳統藝術仍有獨特的價值,“和時代有共鳴,傳統才可以延續。讓新人可以感受到的傳統才可以活在這個時代。”

山水畫可居可觀可遊,非常有想像力,根植在日常又抽離出來,甚至有某種沉迷,非常吸引我。”

他嚮往山水背後的精神和思想。在東方文化傳統裡,創作者和作品是一體的,完全不同於西方的藝術思維。在歐美藝術全球擴張的當下,他認為,“藝術傳統的形態必須轉換,讓它的精神可以傳承、成長。如果只是磨練筆墨功夫,這個傳統就不再有生命了。”筆墨已經退出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傳統藝術仍有獨特的價值,“和時代有共鳴,傳統才可以延續。讓新人可以感受到的傳統才可以活在這個時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