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國人最忌諱“開膛破肚”!但是介入手術治療先心病你瞭解的多嗎?

2017年7月1日, 範冰冰“愛裡的心”西藏阿裡地區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專案篩查確診的44名患兒, 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上海遠大心胸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據報導, 患兒中大部分患有心臟動脈導管末閉、房間隔缺損或室間隔缺損, 醫院專家組根據不同情況為他們採取不同的手術方案, 對於身體條件及病情允許的患兒都採用內科介入治療方法。 截至目前, 所有的先心患兒已成功手術。

據瞭解, 這次為西藏患兒大部分都採用了內科介入治療, 但如何保證患兒的手術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 小遠邀請了此次參與阿裡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全過程的心內科專家組成員, 為大家分享一下先心病介入治療相關知識:

介入治療就是通常所說的“不開刀手術”, 是指通過針刺血管插入導管, 在醫學影像電視系統監視下治療心臟病的方法。 它能達到與外科手術一樣的治療效果, 是目前先心病治療的方式之一。

介入手術治療先心病有哪些優勢?

介入治療較大的優勢就是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 而且術後、不影響美觀。 傳統開胸手術治療先心病, 需切開胸廓甚至肋骨, 對於孩子“元氣”損傷很大, 有些孩子身體根本無法承受開胸風險以致于失去康復的機會,

介入治療為這一部分患兒帶來希望的曙光。

而且創傷小、出血少、併發症少, 孩子需承受的痛苦也小, 術後一兩天便能下床, 恢復快。 尤其是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等常見的簡單先心病, 其治療成功率高達98%, 恢復後可以與正常孩子一樣成長。

另外, 並不是所有的先心患兒都適合介入治療, 這取決於孩子所患先心病的類型、年齡、具體病變部位以及輕重程度等。

介入治療的手術時間如何選擇呢?

一般情況下,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 則要求孩子年齡在2-3歲以上, 動脈導管未閉則需患兒年齡在6個月以上;而肺動脈瓣狹窄患兒, 出生後1天就能做介入治療。

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孩子年齡太小, 血管太細無法介入操作, 病情較輕者可每半年超聲心動圖檢查一次, 至2-3歲左右再考慮介入治療, 如果病情嚴重, 比如心臟缺損直徑大, 心臟增大比較明顯, 則應立即外科手術, 防止肺動脈高壓和心衰併發症的發生,

錯失康復的機會。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通過先心病介入治療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的特點, 幫助阿裡孩子成功遠離先心病的折磨。 截止目前, 阿裡的孩子已全部完成手術治療。 在以後的生活中, 希望他們能夠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