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燃!國外小盆友在家玩的實驗,你中意哪個?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

不少上學娃們

總在死記硬背一些公式

然鵝

無趣得很

孩子們的好奇心其實無窮大

就看你會不會教TA玩兒了

下面這些歪果孩兒擺弄的科學小實驗

蠻有趣蠻好用

學科學原理事半功倍, Bling Bling……

有一點顏值類

1 實驗名稱:彩虹牛奶

適合年齡段:5-12歲

你需要準備:牛奶、盤子、食用色素(顏料也可以)、洗潔精、棉簽

第一步:把牛奶倒進盤子裡

第二步:在牛奶中間點上色素

第三步:在棉簽上倒一些洗潔精

最後看到神奇的一幕……

科學原理:牛奶中的彩虹漩渦, 其實是因為物體表面張力變化而形成的。 食用色素的密度比牛奶略小, 因此一開始會浮在牛奶表面。 而洗潔精或任意洗滌劑, 實際上是表面活化劑, 它減少了色素的表面張力, 當中心的奶接觸洗潔劑之後, 表面張力會降低到原先的1/3左右。 而周圍的液體的表面張力還是不變, 那後果就很直接了, 瞬間表面層的奶就會被周圍的張力拉開, 就跟氣球爆裂時候的感覺一樣。 棉簽如果一直放在中間, 則會讓中心的張力一直最低, 表面液體不斷被拉扯到四周, 直到所有部分的張力都一樣, 就恢復平衡了。

2 實驗名稱:水母燈

適合年齡段:12-18歲

你需要準備:植物油、水、食用色素、泡騰片、還有一個瓶子(形狀自選)

第一步:往瓶子裡倒水和油,比例為3:1

第二步:將色素也倒入瓶子裡,色素的顏色可以選擇多樣,關鍵是你喜歡的就可以了!

第三步:最後把泡騰片放進去,泡騰片接觸水之後會產生氣泡,而這些氣泡就是熔岩燈的關鍵。

科學原理: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瓶子裡會出現明顯的液體分層現象。泡騰片是含有泡騰崩解劑的一種片劑。所謂泡騰崩解劑通常是有機酸和碳酸鈉、碳酸氫鈉(小蘇打)的混合物。泡騰片本身乾燥不含水分,泡騰崩解劑中的兩種物質未電離不能發生反應;但當泡騰片放入水中之後,兩種物質發生酸堿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泡。二氧化碳氣泡當積聚到足夠的氣體時,攜帶著有顏色的水,沖出油水層,一直達到油的頂端,最終溢出到空氣。

有一點刺激類

1 實驗名稱:一場火山噴發

適合年齡段:7-15歲

你需要準備:一個花瓶、一些小蘇打、還有一杯白醋

第一步:既然是火山,還需要一些紅色素

第二步:放入小蘇打,倒入紅色素

第三步:最後來點醋就爆發了!

科學原理:當小蘇打遇到醋時,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大量的被染色的二氧化碳氣體在壓力的作用下,向瓶子外面快速流出,就形成了“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

2 實驗名稱:跳跳糖

適合年齡段:7-15歲

你需要準備:一包跳跳糖、一個氣球、用玻璃瓶承載的汽水

第一步:將一包跳跳糖都倒進一個氣球。

第二步:打開汽水瓶,將氣球系在汽水瓶上。先注意,不要讓跳跳糖掉進汽水中。

第三步:當系好氣球後,把氣球拎起來,讓跳跳糖都落入汽水中,看看氣球會變多大。

科學原理:跳跳糖和普通糖果一樣,都要混合蔗糖、乳糖、玉米糖漿和調味料,這樣的組成被加熱到沸點,然後在高壓下與二氧化碳混合。當降溫後二氧化碳氣泡被封在凝固的跳跳糖裡。當跳跳糖在口中融化時,氣體從糖粒的不同部位中釋放出來,發出噗噗的聲音,讓舌頭的味蕾感受快樂的跳躍感覺!這個實驗中氣球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大多數是汽水釋放的,而不是跳跳糖中的。跳跳糖掉進汽水中,導致汽水中部分二氧化碳跑出來,這才是氣球膨脹的原因。所以,吃跳跳糖又喝汽水是不會爆炸的,但是你可能會打一個大大的飽嗝。

怎麼樣?以上實驗你喜歡哪個?想同孩子玩兒哪方面的實驗?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哈!當然,建議兒童最好在大人的看護下做實驗,最好像上面圖中的小朋友那樣戴上護目鏡哦!

編輯:姚迪

適合年齡段:12-18歲

你需要準備:植物油、水、食用色素、泡騰片、還有一個瓶子(形狀自選)

第一步:往瓶子裡倒水和油,比例為3:1

第二步:將色素也倒入瓶子裡,色素的顏色可以選擇多樣,關鍵是你喜歡的就可以了!

第三步:最後把泡騰片放進去,泡騰片接觸水之後會產生氣泡,而這些氣泡就是熔岩燈的關鍵。

科學原理: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瓶子裡會出現明顯的液體分層現象。泡騰片是含有泡騰崩解劑的一種片劑。所謂泡騰崩解劑通常是有機酸和碳酸鈉、碳酸氫鈉(小蘇打)的混合物。泡騰片本身乾燥不含水分,泡騰崩解劑中的兩種物質未電離不能發生反應;但當泡騰片放入水中之後,兩種物質發生酸堿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泡。二氧化碳氣泡當積聚到足夠的氣體時,攜帶著有顏色的水,沖出油水層,一直達到油的頂端,最終溢出到空氣。

有一點刺激類

1 實驗名稱:一場火山噴發

適合年齡段:7-15歲

你需要準備:一個花瓶、一些小蘇打、還有一杯白醋

第一步:既然是火山,還需要一些紅色素

第二步:放入小蘇打,倒入紅色素

第三步:最後來點醋就爆發了!

科學原理:當小蘇打遇到醋時,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大量的被染色的二氧化碳氣體在壓力的作用下,向瓶子外面快速流出,就形成了“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

2 實驗名稱:跳跳糖

適合年齡段:7-15歲

你需要準備:一包跳跳糖、一個氣球、用玻璃瓶承載的汽水

第一步:將一包跳跳糖都倒進一個氣球。

第二步:打開汽水瓶,將氣球系在汽水瓶上。先注意,不要讓跳跳糖掉進汽水中。

第三步:當系好氣球後,把氣球拎起來,讓跳跳糖都落入汽水中,看看氣球會變多大。

科學原理:跳跳糖和普通糖果一樣,都要混合蔗糖、乳糖、玉米糖漿和調味料,這樣的組成被加熱到沸點,然後在高壓下與二氧化碳混合。當降溫後二氧化碳氣泡被封在凝固的跳跳糖裡。當跳跳糖在口中融化時,氣體從糖粒的不同部位中釋放出來,發出噗噗的聲音,讓舌頭的味蕾感受快樂的跳躍感覺!這個實驗中氣球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大多數是汽水釋放的,而不是跳跳糖中的。跳跳糖掉進汽水中,導致汽水中部分二氧化碳跑出來,這才是氣球膨脹的原因。所以,吃跳跳糖又喝汽水是不會爆炸的,但是你可能會打一個大大的飽嗝。

怎麼樣?以上實驗你喜歡哪個?想同孩子玩兒哪方面的實驗?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哈!當然,建議兒童最好在大人的看護下做實驗,最好像上面圖中的小朋友那樣戴上護目鏡哦!

編輯:姚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