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昆曲聲中紀念程十發,他的故事說不完

克勒門文化沙龍是一個公益性文化藝術交流平臺, 此次邀請了昆曲藝術家梁谷音、張靜嫻、嶽美緹和程十發兒子程多多、程十發學生汪大文、媒體人林明傑等, 共同回顧了程十發的精彩藝術人生。

以實際行動支持昆曲

梁穀音。

程十發熱衷昆曲,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 每個週末在他家裡都會組織曲會。 昆曲藝術家張靜嫻、梁穀音等都是當時沙龍的座上客, “我們每個人都有程老師給我們畫的畫”, 張靜嫻說。

程十發也以他的實際行動在支持昆曲。 張靜嫻回憶, 因為上世紀90年代戲曲的日子很難過, 經常到第二季度的時候工資也發不出來。 1993年的時候, 中專班的孩子畢業, 為了留住這些孩子, 當時程十發贊助了一筆經費。 “程老師希望我們的青年演員每週能夠演出, 那個時候的演出費很低的, 500塊錢就可以演出, 當時程老師給了我們一萬塊錢, 讓我們年輕演員能夠演出。

他還給我們發行的昆曲CD畫封套, 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百感交集, 非常懷念老先生、感謝老先生。 ”

張靜嫻。

程十發為昆曲《爛柯山·潑水》畫的速寫是他最著名的一幅畫, 畫中的旦角, 正是由梁穀音扮演。 梁穀音回憶, 上世紀90年代, 程十發把她叫過去,

送了她這幅畫。 後來, 這幅畫在法國得了獎。 對於得獎, 程十發很謙虛, 他對梁穀音說, 功勞是在於你, 而不在於我, 我不看你, 我畫不出這個樣子。 “他告訴我, 他畫得很活潑, 人物有靈氣, 動而不靜。 我說, 這就像我們演戲一樣的, 觀眾看不到你辛苦, 但感覺到這個人物栩栩如生的, 什麼都沒有, 但什麼都在其中。 這是十發老師給我的藝術啟發。 ”

提攜啟發年輕後輩

程十發是海派繪畫名家, 程十發之子程多多卻說, 父親其實是一個“不聽話的好學生”。 程十發在學畫上很用功, 但是當時的教育體系有並不主張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程十發認為, 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 所以, 畢業以後他的畫賣不掉, 也開不了展覽會。

“他總是喜歡畫自己的東西, 很多老師都認為他是一個好學生, 但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好學生。 ”

沙龍全景。

這種性格也反映在他之後的人物畫創作中。 1957年, 程十發到雲南采風, 這對他的畫風創立影響深遠。 此前, 中國人物畫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進展的,

人物畫出來都是一模一樣的, 為了畫出自己的特點, 程十發花了很大功夫, 在這一點上, 少數民族也幫了他很大的忙。 “少數民族的服裝、配飾色彩明麗, 動作大方, 還有載歌載舞的習慣, 特別容易入畫面, 這也慢慢形成了現在所謂的程家樣畫法。 ”程多多說。

“有時候我在想, 如果拍電影的話, 要把時間倒流到的那一年, 我回到19歲, 程老師是39歲。 ”汪大文是程十發的第一個學生, 她深情回憶起和老師合作繪畫的經歷。 “為什麼我跟程老師有很多合作的畫出現?因為我跟他說, 我不會畫背景。 儘管我學過山水, 但是我放到人物畫上的時候, 不能很好地配合在一起。 ”程十發悉心教授這些弟子, 但同時也告訴學生, 學他不能太像, 應該畫出自己的特點來。1981年,程十發送汪大文出國,對她說,“你對我的筆法、怎麼用筆這些都已經學得很像,老師的要求是你必須要走出去,但是有一點,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回憶,程十發非常注重提攜青年。他記得自己剛剛調進畫院時,有人議論說他是畫連環畫起步。對此,程十發先生反駁說,他也是畫連環畫出身的。“程十發是從普通的藝術家走到頂峰的大師,他最能理解對於

圖片由克勒門文化沙龍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文/鐘菡

應該畫出自己的特點來。1981年,程十發送汪大文出國,對她說,“你對我的筆法、怎麼用筆這些都已經學得很像,老師的要求是你必須要走出去,但是有一點,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回憶,程十發非常注重提攜青年。他記得自己剛剛調進畫院時,有人議論說他是畫連環畫起步。對此,程十發先生反駁說,他也是畫連環畫出身的。“程十發是從普通的藝術家走到頂峰的大師,他最能理解對於

圖片由克勒門文化沙龍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文/鐘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