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是只有迪拜土豪會養老虎,清朝農民早就開始抓成年老虎來養了

文/椰果

還記得今年的寧波動物園和去年的八達嶺動物園的兩起老虎傷人事件嗎?兩起事件, 兩條人命命喪虎口。 他們的無知行為讓生命消逝, 這讓小編感到惋惜的同時, 也驚歎一直被圈養在動物園裡的老虎, 居然野性還如此十足。

老虎體型巨大, 成年的雄性老虎體長可達3米多, 體重300公斤以上。 不愧是萬獸之王啊!不過即使這樣, 清朝的貴州地區有這麼一群農民, 由於沒牛耕田, 怎麼辦?一二三四五, 上山抓老虎。

這可不是開玩笑, 農民的智慧可是無(花)窮(樣)無(作)盡(死)的。 一本名為《清裨類鈔》的百科全書記載了清朝這樣一群瘋狂的農民。 他們馴虎耕田, 把老虎直接當家畜飼養, 而且他們不是抓小老虎來飼養, 而是直接和成年老虎幹上了。

那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莫慌, 讓我把記載此事的文言文翻譯一下, 就是如下了。

首先, 農民們在山上設陷阱, 把老虎抓回來關籠子裡, 餓上幾天, 再投之以食。 老虎是食肉動物, 一天至少要吃10斤肉, 生活的緊巴巴的農民當然不可能用肉喂它, 而是用大批穀物摻雜著少許肉類喂它。 失節事小餓死事大, 可憐的老虎沒得選擇, 只能強行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

長期的素食讓老虎體能下降, 這時候就很殘忍了。 農民合力, 用錘子將老虎的牙齒都敲掉, 用鉗子把他的爪子都摘掉。 然後繼續關籠子裡, 只喂它穀物, 連肉都沒有了。 赤裸裸的虐待啊, 放在今天, 絕對要被槍斃了, 但畢竟這是在清朝, 我們的老虎大哥還沒有虎權。

過陣子, 老虎被放回山上, 但老虎失去了尖齒利爪, 抓不了動物, 即使抓了, 也吃不了。

沒辦法, 老虎只能屈服了, 重新回到抓它的農民家裡。 這時的老虎就聽話多了, 訓練他懂人意和耕田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書上還記載, 老虎耕田比牛還牛。 老虎力大而勤奮, 水牛雖然溫順, 但無人驅使它是不會動的。 不愧是萬獸之王, 做什麼事都上手。

文章的最後還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 ‘日之夕矣, 牛羊下來, 耕虎雜其中, 于於偕行, 牛羊與虎, 固耦俱無猜也’。 意思是:到了傍晚歸家之時, 牛羊並行而回, 老虎也在他們之中, 沒有猜忌,結伴而歸。

多麼溫順的老虎啊,但這種做法其實並不能維持多久。老虎畢竟是食肉動物,體內沒有消化植物所需的酶,長期吃素,只會越來越消廋,最終死亡。所以這個方法很快就被廢棄了,畢竟還是談虎色變的朝代,而且馴養老虎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如果哪天看見迪拜的土豪在遛虎,你可以過去拍拍他的肩告訴他,嘿,老哥,我們先祖養老虎是用來耕田的。

沒有猜忌,結伴而歸。

多麼溫順的老虎啊,但這種做法其實並不能維持多久。老虎畢竟是食肉動物,體內沒有消化植物所需的酶,長期吃素,只會越來越消廋,最終死亡。所以這個方法很快就被廢棄了,畢竟還是談虎色變的朝代,而且馴養老虎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如果哪天看見迪拜的土豪在遛虎,你可以過去拍拍他的肩告訴他,嘿,老哥,我們先祖養老虎是用來耕田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