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前100 甩開愛立信300個身位

美國《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 華為以785.108億美元營業收入首次打入前百強, 排名第83位, 較上一年的第129位提升46位。

主設備商中, 愛立信以260.044億美元排名第419位。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 達到了115家。 在淨資產收益率榜上, 中國公司排位最高的幾家公司分別為華為、美的、騰訊、吉利和萬科。 而在利潤榜中, 蘋果排名第一, 成為最會賺錢的公司。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被視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權威榜單, 每年發佈一次。 去年, 上榜公司的總營業收入、淨利潤總和以及入圍門檻均有11%左右的下降。 今年, 這三個指標均有小幅回升, 入圍門檻則增長了3%, 回升到了216億美元。

華為躋身全球百強

過去, 中國上榜世界500強企業, 以壟斷國企為主, 主要集中在銀行、石油、鋼鐵、電力、通信、保險等領域, 民營企業的力量太弱, 從今年的榜單來看,

中國民營企業的力量在逐漸壯大。

隨著阿裡巴巴、騰訊上榜, 加上去年首次上榜的京東, 全球6家互聯網服務大公司裡面中國和美國各占一半。

而華為則以785億美元的總營收排名第83位, 首次躋身世界100強。 並且在淨資產收益率榜單上, 位列中國企業首位。

根據華為3月31日發佈的年報, 其2016年全球銷售收入達5216億人民幣, 四年間翻了一倍有餘。 旗下三大業務板塊組成華為增長的三駕馬車, 運營商實現銷售收入2, 906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4%, 企業業務領域, 實現銷售收入407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47%;消費者業務全年智慧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台, 銷售收入1, 798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44%。

在今年四月份舉行的財報溝通會上,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華為聚焦戰略、厚積薄發,

實現了穩健增長。 隨著人類對數字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突破, 數位化和智慧化進程為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遇, 也為ICT行業開闢了新增長之路。 ”

而在研發投入上, 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首次超過100億美元。 對此, 徐直軍對記者表示, 當年的研發投資不會為當年創造收入, 一般是第二年和第三年。

“研發費用在內部分為兩大塊, 一塊是產品開發投資, 基於客戶需求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第二塊是面向未來的研究和創新, 2016年這一部分的總體占到整體研發投資的17%。 剩下的83%投向了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徐直軍對記者說。

蘋果最會賺錢

在利潤榜中, 蘋果以456億美元排名第一, 成為最會賺錢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智慧手機是近年來中國製造的一個亮點, 但與蘋果利潤相比, 目前國產智慧手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統計報告, 2017年第一季度, 蘋果佔據了全球智慧手機利潤的83%, 三星占13%, 兩家拿下了96%。 蘋果一季度運營利潤約為101.8億美元, 中國利潤最好的是OPPO, 運營利潤是2.54億美元, 華為是2.26億美元。

可以看到, 雖然在銷量上國產手機極力追趕, 但從高端市場以及全球市場的表現來看, 與蘋果仍有差距。

以華為為例, 2016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1.39億台, 同比增長29%, 全球份額提升至9.3%。 在去年, 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798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44%。 但根據年報公佈的部分銷售收入, 以及銷量, 蘋果、三星、華為去年的平均售價分別為4207元、1834元、1277元。

可以看到, 平均售價ASP不僅影響經營利潤規模, 也是影響經營利潤率的核心因素。 換句話說, 高端市場佔有率才是智慧手機市場競爭最關鍵因素。

“任總批評終端盈利不佳, 華為手機2016年的利潤幾乎沒有增長, 利潤率也在下降。 今年開始要控制投入, 對已經盈利的市場, 要降低對零售商的利潤空間, 而對一些新興市場的投入, 也要控制節奏。 ”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余承東在今年1月份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對記者表示, 從銷量上趕超蘋果並不難, 近兩年有機會實現, 但從利潤趕超, 華為等廠商則面臨著一定挑戰, 一方面智慧手機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進入緩慢發展期, 出貨量很難取得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經歷了第一輪的大浪淘沙,留下的競爭對手都是能力較強的廠商。

出貨量很難取得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經歷了第一輪的大浪淘沙,留下的競爭對手都是能力較強的廠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