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從武將卡到軍師聯盟,三國如何伴隨一個三國迷的成長

三國, 是男人的浪漫。

五日追完了最近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為了跳過片頭廣告還領了五天的黃金會員, 熟知遇上了會員也需要快進的“輕鬆一刻”,

欲哭無淚。 前二十集看曹操, 後二十集看彈幕, 除了不知所以的劇名和曹操死後的拖遝之外, 可謂一部歷史題材的喜劇佳品, 耳目一新。

雖不知劇名中的軍師在何處聯盟, 但依舊期待第二部的虎嘯龍吟, 有良心國產劇如此, 誰還會將美劇眾終日掛在嘴邊。 至於為什麼男人對三國題材如此鍾愛, 在此說一說自己的成長經歷, 也許是三國真的伴隨著一個三國迷的成長。

一、有多少人與三國第一次相遇, 是因乾脆面中的小小武將卡

有多少人見過上面這些卡片, 請一定直接下滑評論區去舉個手再回來繼續看下文。 記得大約小學三年級時, 乾脆面中的卡片收集流行起來, 也流行起買乾脆面之前先摸一摸包裝的節奏, 如果打開包裝發現有兩張卡片就能在小夥伴間吹上一天, 也真的有土豪玩家為了集齊, 買了很多包只留卡片而將乾脆面與同學分食, 滿滿都是回憶。

在乾脆面的卡片題材改朝換代時, 有一要好小夥伴將集齊的三國卡片都送給了我,

保留至今。 記得那時當真愛不釋手, 連蹲廁所時也會把玩, 被卡片背面的武將錦囊小故事深深吸引, 也將三十六計背的滾瓜爛熟。 而現今這一套小卡片, 在網上仍有許多人花幾百塊買回家收藏, 只為懷念童年, 如果你的家裡還有一整套, 不妨掛到網上看看。

二、三國題材的電腦遊戲, 男生長這麼大一定迷過其中一款

小時候不沒讀過三國, 最早對三國人物的瞭解便來自遊戲中武力值與智力值。 不管任何遊戲, 武力值最高當屬呂布, 智力最高定屬諸葛亮, 兩者在遊戲裡比三國演義中更加神化, 如三國志曹操傳、三國無雙、QQ三國等等這些小時候風靡一時的遊戲, 我到現在都沒玩過。 只是奇怪為什麼那麼多有名的三國遊戲都是日產的, 而令你上癮的第一款遊戲又是什麼呢?

也許與主流三國玩家有所不同, 讓我入坑的第一款三國遊戲是小學時與姐姐一起迷上的, 一款叫做《富甲天下4》的三國題材Q版大富翁遊戲。 大富翁的擲骰子操作融易, 但遊戲真的多元有趣不簡單,

不僅講究攻城策略還看武將單挑的運氣, 有誰記得過那時被小鳥一人支配的恐懼。 無聊想打發時間, 不妨去下一個試試, 可玩性爆表。

三、讀不懂三國, 難道還看不懂三國了麼?

電影《赤壁》, 第一次讓三國上了螢幕。 恢宏的場面, 跌宕的情節, 與幽默的小細節,可謂當時中國電影的巔峰,也是第一次只上映半部的中國電影。而電影中孔明的一句“連窺天河,有雲如蛇,主大霧”,我家這個沿海城市當真是屢試不爽,如果你在天上看到一條條的蛇型雲,也許沒幾天真的有大霧。

初中還不覺得課業繁重,但父母擔心我沉迷遊戲禁了我的電腦,恰逢新版三國開播,就看起電視打發時間。都說新版三國沒有老版好看,說這些的人大多屬那個時代,老版三國是那個時代的回憶。也許十幾年後,又再會拍一部三國,幾十年後再看老版三國,就如現在再看黑白無聲電影,再怎麼好看也無法適應潮流,當然,老版西遊除外。

四、三國迷的進階,始於因三國而主動看書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小學五年級下的課文《草船借箭》,那時還將家中厚厚一本的原版書帶了去顯示高逼格,現在想起來著實好笑。雖然那時讀不懂原版三國,但看了看也是知諸葛孔明料事如神,只是有這麼高配的隊伍,為什麼天下不能歸蜀?直到後來才知道,小學課文中的草船借箭歷史上不存在,或者說主人公並不是孔明,才明白《三國演義》終歸只是演義,只是小說。

讀了高中學習壓力驟然增大,卻開始格外愛看閒書,偶然在書城遇到王曉磊所寫的一系列名為《卑鄙的聖人》的書,視若珍寶,沒逢長假便回去書城翻一翻有沒有新一部出版,到高中畢業前已經買了九部。當以曹操為主人公來看三國,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是魏國統一天下。這一套書對我的高中及之後有著深深的影響,值得一讀,也只是小說。

五、三國殺的風靡一時,將中國文化搬上了桌遊

殺!閃!熟悉的聲音猶在耳邊,而在桌遊的統治地位已然不在。突然火起來的三國殺,以獨特新穎的玩法,靈活多變的套路,極其考究的人物技能,成為桌遊選。鬥心機看謀略,三五好友即可殺上一盤,從桌遊又走到線上,也從盛極一時到現在漸漸式微。

三國殺是成功的,於我來說,三國殺緩解了我高中的學習壓力,也帶來無限的歡笑。也不記得被沒收了幾盒紙牌,但仍記得那時在寢室熄燈後,也能因一個武將或一個套路臥談許久。高三緊張的複習,週末也會約幾個自習的好友同到隔壁大學殺上一局,其中歡樂,皆是回憶。

算上最近的《軍師聯盟》,三國當真伴隨我成長至今的各個階段。不知大家對三國題材的影視遊戲有什麼看法,又或者想起什麼童年趣事,歡迎評論,順便點個關注。只是不解看劇時彈幕有那麼多讀過歷史的人在秀優越感,這又不是正劇,與所說的史料不合不過是是藝術手法。

況且,歷史不就是最後勝利者所編寫的麼?

與幽默的小細節,可謂當時中國電影的巔峰,也是第一次只上映半部的中國電影。而電影中孔明的一句“連窺天河,有雲如蛇,主大霧”,我家這個沿海城市當真是屢試不爽,如果你在天上看到一條條的蛇型雲,也許沒幾天真的有大霧。

初中還不覺得課業繁重,但父母擔心我沉迷遊戲禁了我的電腦,恰逢新版三國開播,就看起電視打發時間。都說新版三國沒有老版好看,說這些的人大多屬那個時代,老版三國是那個時代的回憶。也許十幾年後,又再會拍一部三國,幾十年後再看老版三國,就如現在再看黑白無聲電影,再怎麼好看也無法適應潮流,當然,老版西遊除外。

四、三國迷的進階,始於因三國而主動看書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小學五年級下的課文《草船借箭》,那時還將家中厚厚一本的原版書帶了去顯示高逼格,現在想起來著實好笑。雖然那時讀不懂原版三國,但看了看也是知諸葛孔明料事如神,只是有這麼高配的隊伍,為什麼天下不能歸蜀?直到後來才知道,小學課文中的草船借箭歷史上不存在,或者說主人公並不是孔明,才明白《三國演義》終歸只是演義,只是小說。

讀了高中學習壓力驟然增大,卻開始格外愛看閒書,偶然在書城遇到王曉磊所寫的一系列名為《卑鄙的聖人》的書,視若珍寶,沒逢長假便回去書城翻一翻有沒有新一部出版,到高中畢業前已經買了九部。當以曹操為主人公來看三國,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是魏國統一天下。這一套書對我的高中及之後有著深深的影響,值得一讀,也只是小說。

五、三國殺的風靡一時,將中國文化搬上了桌遊

殺!閃!熟悉的聲音猶在耳邊,而在桌遊的統治地位已然不在。突然火起來的三國殺,以獨特新穎的玩法,靈活多變的套路,極其考究的人物技能,成為桌遊選。鬥心機看謀略,三五好友即可殺上一盤,從桌遊又走到線上,也從盛極一時到現在漸漸式微。

三國殺是成功的,於我來說,三國殺緩解了我高中的學習壓力,也帶來無限的歡笑。也不記得被沒收了幾盒紙牌,但仍記得那時在寢室熄燈後,也能因一個武將或一個套路臥談許久。高三緊張的複習,週末也會約幾個自習的好友同到隔壁大學殺上一局,其中歡樂,皆是回憶。

算上最近的《軍師聯盟》,三國當真伴隨我成長至今的各個階段。不知大家對三國題材的影視遊戲有什麼看法,又或者想起什麼童年趣事,歡迎評論,順便點個關注。只是不解看劇時彈幕有那麼多讀過歷史的人在秀優越感,這又不是正劇,與所說的史料不合不過是是藝術手法。

況且,歷史不就是最後勝利者所編寫的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