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荔城名寺——廣化寺,南少林寺(莆田市遊2)

悠悠少林傳南方, 浩浩佛意到廣化

莆田因盛產荔枝, 簡稱荔城。 南少林寺遺址位於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 距市區約17公里。

九蓮山中有座林泉院, 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 至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 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風, 成為我國東南沿海武術活動的中心。

春節在莆田市區, 還是陰晴天氣, 開車出城外上山后, 就是大霧籠罩

相傳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幫助唐太宗統一中國後, 唐太宗賜于"僧兵", 並准許在全國各地建立十座分寺。 據考, 荔城區九蓮山的林泉院, 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較早創建的分寺之一。

1986年至1988年, 原莆田縣在文物普查中, 發現了這座湮滅了幾百年的寺院遺址, 經過認真發掘, 發現了5個刻有"僧兵"、"諸羅漢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

史載, 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 據此,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1990年12月, 福建省考古隊對九蓮山寺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出土了"真覺大師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長興四年歲次癸巳正月"等字樣的南唐陶質鴟尾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因為規模宏大(占地約三萬平方米), 武風鼎盛, 影響南中國, 故稱之為南少林寺。 據考, 該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毀。

在泉州市郊也有南少林寺,此二地為南少林的名號歸宿曾經爭執過,現在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均不用門票

再回到莆田市區,北郊邊有大名鼎鼎的廣化寺

莆田廣化寺,又稱南山廣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處的鳳凰山麓(又名南山),創建于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三塔巍峨

廣化寺坐西朝東,建築上是以殿群、院落、樓閣、廡廊組成的一座大叢林。

在中軸線上,依序有照壁、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層為藏經樓)、祖堂(上層為臥佛殿)。左右兩翼為廡廊

如意樓南向高坡處是小南山地藏殿,殿在中軸線之右。中軸之左是觀音閣。

殿閣雄峙岡阜,遙遙相對,自成格局。大雄寶殿建築在高2.7米的基臺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造型,高22米,面積827平方米。

殿后外簷下還保存宋代四根石瓜楞柱。1993至1999年又新建了雲水堂、風月趣兩座雙層建築。重建後的廣化寺,寺宇格局顯得更雄偉、古樸。

寺後還有山景

文殊閣建得還很別致靈巧

當年這一邊寺廟所在地應是相當幽靜,現在城市發展,旁邊也免不了俗界的氛圍和高樓的林立。

總之,這二寺廟雖不在一塊,但已代表了莆田市最有名氣的所在。值得一行,既表善意,又算開眼。

個人體驗,歡迎共用。弘法修心,善莫大焉。

在泉州市郊也有南少林寺,此二地為南少林的名號歸宿曾經爭執過,現在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均不用門票

再回到莆田市區,北郊邊有大名鼎鼎的廣化寺

莆田廣化寺,又稱南山廣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處的鳳凰山麓(又名南山),創建于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三塔巍峨

廣化寺坐西朝東,建築上是以殿群、院落、樓閣、廡廊組成的一座大叢林。

在中軸線上,依序有照壁、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層為藏經樓)、祖堂(上層為臥佛殿)。左右兩翼為廡廊

如意樓南向高坡處是小南山地藏殿,殿在中軸線之右。中軸之左是觀音閣。

殿閣雄峙岡阜,遙遙相對,自成格局。大雄寶殿建築在高2.7米的基臺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造型,高22米,面積827平方米。

殿后外簷下還保存宋代四根石瓜楞柱。1993至1999年又新建了雲水堂、風月趣兩座雙層建築。重建後的廣化寺,寺宇格局顯得更雄偉、古樸。

寺後還有山景

文殊閣建得還很別致靈巧

當年這一邊寺廟所在地應是相當幽靜,現在城市發展,旁邊也免不了俗界的氛圍和高樓的林立。

總之,這二寺廟雖不在一塊,但已代表了莆田市最有名氣的所在。值得一行,既表善意,又算開眼。

個人體驗,歡迎共用。弘法修心,善莫大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