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Linux伺服器學習(一)

一、首先連接伺服器

第一次連接是會提示是否信任這次連接, 當然, 如果不點是就直接退出去了。

彈出的黑框首先要登錄login as, 輸入用戶名後回車, 再輸入密碼, 輸入的密碼是看不到的, 輸完後再回車, 就登錄進來了。

root表示當前用戶名, vultr是電腦名, ~表示目前的目錄, root使用者的目錄就是 /root/

二、熟悉簡單常用的查看操作

1、ls 查看目前的目錄下的文件, 會發現只是列出簡單的檔案名

2、ls -al 當用這個命令後, 出現了一大堆東西, 比ls詳細好多, 也多了很多文件。 仔細觀察多出來的檔案名都是以點開頭的, 這些都是隱藏檔。

檔案名前面還有好多參數, 分別是許可權, 用戶, 用戶組, 檔大小, 修改時間, 檔案名

3、ls 目錄名 這樣可以查看任意目錄下面的檔

有個小技巧, 輸入檔前幾個字母加tab鍵可以自動補全。

4、cd 目錄名 切換操作目錄(可以是多級目錄)

5、cd .. 返回上一層目錄, 當然也可以連續使用, 如 cd ../.. 返回到上上一層。

二、學習檔的創建、複製、剪切、刪除

將目錄切換到根目錄 cd / 瞭解常用檔的用途

0、touch 檔案名 創建檔, 在非操作目錄下創建時,

touch後面加正確的目錄位址

1、mkdir 資料夾名 創建資料夾, 也可以在非當前操作目錄下創建, 只要mkdir後面跟的目錄正確就行了。

2、mkdir -p 資料夾名/檔案名 創建多層目錄

3、cp 檔案名1 檔案名2 copy複製 檔案名1是原始檔案, 檔案名2是複製之後的名字。 在同一目錄下這兩個名字必須不同, 複製到另一目錄下則檔案名2就是詳細目錄加檔 名, 如 cp 1.txt /home/1.txt (檔案名隨意)

4、mv 檔案名 目錄 move剪切, 和copy的區別就是, cp完後原始檔案還在, 而mv後原始檔案不在了(相當於給檔換了個位置)

5、rm 檔案名 remove刪除檔, 或 rm 目錄/檔案名(刪除非操作目錄下的檔)

6、rm -r 目錄 刪除目錄, 注意千萬不要執行 rm -r / 這樣會把根目錄下所有檔都刪除, 並且永遠找不回來。 linux沒有垃圾箱功能。

三、vim命令, 編輯檔

1、vim 檔案名 打開檔, 可以看裡面的內容。

2、 i 按鍵盤上的 i 進入編輯模式, 就可以在裡面編輯啦

3、esc 鍵盤上按兩次esc退出編輯模式

4、 :w 保存編輯內容

5、 :q 退出文件, :wq 表示保存修改並退出, :q! 表示強制退出, 不做任何修改。

四、斷開連接

exit 直接退出putty

五、所有的命令都是熟能生巧, 用的多了, 自然就感覺很順暢了。 學習愉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