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不平凡在哪裡?

1

不辱使命不忘初心

履職擔當砥礪前行

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改革工作紀實

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

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部署和要求, 2015年10月19日, 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機構改革中應運而生。

一年多以來,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回應各項政策, 踐行改革初衷, 嚴要求、實創業, 開創了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新局面, 同時也為我市實現“六城同創”盡一份心力。

2017年, 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 中心成立兩周年, 體制機制有了新突破, 內部融合進入了新常態;這一年, 2017年7月21日,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新平臺正式啟動, 將站在新的起點, 努力使中心工作有新突破, 使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邁上新臺階; 這一年,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擁抱新常態, 實現新發展, 形成上下聯動、主動作為、蹄疾步穩、狠抓落實的新局面。

改 革

交易中心揚帆啟程 職能整合高效到位

根據國務院、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規定, 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委一辦一中心”的管理模式,

組建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2015年5月中心開始籌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在住建、國土、國資委等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配合下, 中心一班人團結協作, 嚴格按照上級部門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要求, 短時間內實現公共資源交易職能部門有效整合, 完成了在編人員的設崗定責, 在規定時間內提前實現了機構改革目標, 2015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運行, 是全省第一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到位的市州。

一年多來, 中心的成立和順利運行, 實現了張家界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 為張家界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推動了地方項目的建設, 提高了行政監管和公共服務水準, 為構建服務型、廉潔型政府起到了積極作用,

得到了市政府工作報告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達到了改革的預期目標, 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截至今年6月, 進場交易專案1102個(含PPP項目), 成交金額595億元, 增效節資6.9億元, 其中建設工程、政府採購節約資金5.35億元, 土地出讓、產權交易增值資金1.32億元, 目前中心運行情況良好, 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發 展

規範交易行為 合力共治舊貌換新顏

中心協助政府擬文出臺了《關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機構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規範公共資源有關事項的通知》等規範性檔, 編撰了13萬字的《公共資源交易法律法規和改革檔彙編》, 擬訂了《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業務辦理規程》, 對《開標區管理制度》、《評標區管理制度》等14項業務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 為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集中規範運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展 望

奏響改革最強音 啟動發展新能量

2017年7月21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搬遷入住永定區子午路220號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樓(澧濱小學正對面),標誌著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中心將以服務張家界趕超發展為己任,踏上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經過半年的建設交易中心新平臺投入運行,總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按照標準化操作規程劃分為業務受理區、開標區、評標區、監控區和綜合辦公5大功能區域,配備遠端電子評標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等電子設備。目前有交易服務大廳1個、開標室3個、評標室7個、競爭性談判室2個、澄清答疑室2個,還配套有類比電子競價室、資料封存室、電子監控室等,場地功能和設備設施符合市級平臺建設規範要求。

未來,中心用發展的眼光定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職能。應依據國家統一標準,建立全省統一、終端覆蓋市縣的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應充分發揮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紐帶作用,通過連結電子交易和監管系統,整合共用市場訊息和監管資訊,實現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互聯互通。

創新內部機制,實現交易程式規範。新場地按照“崗位+流程”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受理程式化,服務標準化,管理制度化,杜絕腐敗;積極推行全程電子化交易,切實保障規範交易,不斷提高規範化水準;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品質。繼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準。

展望未來,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從大處著眼,服務全域,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關於公共資源交易的政策法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工作要求,做好重點工程和大型交易專案的跟蹤服務,為專案建設提速提效,為政府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條件。全面實現張家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智慧化、規範化,著力打造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推動地方專案建設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貢獻。(通訊員 李旦)

本平臺為張家界日報社所有。任何單位、個人使用、轉載或者傳播張家界日報社旗下媒體版權內容的,必須事先獲得書面授權。除法定合理使用範疇外,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傳播其享有版權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於文字)。

展 望

奏響改革最強音 啟動發展新能量

2017年7月21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搬遷入住永定區子午路220號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樓(澧濱小學正對面),標誌著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中心將以服務張家界趕超發展為己任,踏上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經過半年的建設交易中心新平臺投入運行,總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按照標準化操作規程劃分為業務受理區、開標區、評標區、監控區和綜合辦公5大功能區域,配備遠端電子評標系統、門禁管理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等電子設備。目前有交易服務大廳1個、開標室3個、評標室7個、競爭性談判室2個、澄清答疑室2個,還配套有類比電子競價室、資料封存室、電子監控室等,場地功能和設備設施符合市級平臺建設規範要求。

未來,中心用發展的眼光定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職能。應依據國家統一標準,建立全省統一、終端覆蓋市縣的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應充分發揮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紐帶作用,通過連結電子交易和監管系統,整合共用市場訊息和監管資訊,實現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互聯互通。

創新內部機制,實現交易程式規範。新場地按照“崗位+流程”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受理程式化,服務標準化,管理制度化,杜絕腐敗;積極推行全程電子化交易,切實保障規範交易,不斷提高規範化水準;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品質。繼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模式,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準。

展望未來,張家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從大處著眼,服務全域,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關於公共資源交易的政策法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關工作要求,做好重點工程和大型交易專案的跟蹤服務,為專案建設提速提效,為政府招商引資創造良好條件。全面實現張家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智慧化、規範化,著力打造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推動地方專案建設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貢獻。(通訊員 李旦)

本平臺為張家界日報社所有。任何單位、個人使用、轉載或者傳播張家界日報社旗下媒體版權內容的,必須事先獲得書面授權。除法定合理使用範疇外,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傳播其享有版權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於文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