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藏曆新年詳解驅魔過程 驅除詛咒迎接新年

古時候沒有藏曆, 人們認為桃花一開就算一個新年的開始, 現在的藏曆起源於西元1027年, 從那時開始, 藏曆的第一天才固定為藏曆年的新年。 藏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節日, 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團聚, 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語言相互祝福,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許多過年習俗與活動, 絕對是您平時感受不到的, 也是每位遊客最喜歡參與的節日。

進入藏曆十二月, 藏族就開始一系列準備過年的東西, 所先會在盆中浸泡青稞種子, 也就是在藏曆大年初一那天, 把發芽的青稞苗供在佛龕前的茶几上, 以求在新的一年裡能豐收吉祥;到了十二月十五之後, 還要開始準備白麵、大米、牛、羊肉, 還要用酥油和白麵炸"卡不賽"等供品, 以便過年期間供佛與招待親友食用, 姑娘們也會完成針線活, 打掃房屋庭院。

新年從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式開始, 這天要舉行【古恰】活動,

也就是要把屋內屋外、廚房、院子、院外各個地方, 徹底打掃乾淨, 在院子裡燃起一大堆堆的火堆, 讓煙霧瀰漫整個山谷, 除此之外, 在老城區和農村裡, 人們還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牆上畫吉祥圖案, 有的則畫蠍子避邪(就如同我們漢族貼春聯一樣)。

藏曆新年慶典以藏曆為准

也就是在房屋的正廳、房間、窗戶、廚房等處的梁、門、牆、柱和枓拱上, 用土鹼或糌粑畫上表示吉祥的寶傘、金魚、寶瓶、妙蓮、右旋海螺、吉祥結、勝利幢、金輪等八種吉祥圖。 然後男人會洗頭, 但女人是不能洗頭的(女人洗頭會不吉利的)。 【古恰】:是整個驅鬼(趕鬼)儀式的重要一環, 也就是先把家裡灑掃乾淨, 呈現一片吉祥、新春的景致。

藏曆除夕的晚上, 各家各戶要吃"古突"(即面圪瘩)並舉行驅鬼儀式。 家庭主婦在做"古突"時, 要故意包上一些東西(共有九種), 以測試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的運氣。 如吃到瓷片(“嘎玉兒”)說明吃到的這個人是好吃懶做, 吃到辣椒說明嘴如刀子, 吃到肉說明敬老愛幼, 吃到牛糞表示經常有好運氣,

吃到羊毛表示吃到的人溫柔、富有耐心;吃到碳表示吃到的人心黑;吃到鹽巴說明吃到的人是個懶人;還有帶角的面圪瘩, 不難想像, 那是說吃到它的人愛發脾氣等等。 …等等。 每一個人吃到什麼東西, 都要當場吐出來, 往往引起哄堂大笑。 吃完"古突"後則舉行驅鬼儀式。

二十九晚上(除夕夜), 還要找一個斷了一隻耳柄的陶罐, 在陶罐裡放一些替身的物品, 可以用熬過茶葉, 酒糟、辣椒、蘿蔔乾、煙灰等東西代替, 隨後用麵粉捏成一個女鬼(拿一個揉好的麵團, 捏在手心哩, 把手印清楚的印上去, 捏成一個瘦瘦、長長, 圓形狀的麵團), 準備好後, 先在家裡的佛像前擺上供品, 隨後由家裡的阿爸、阿媽(爸爸、媽媽)開頭, 往每人的碗裡盛上滿滿一碗面塊湯, 大家都喝三口, 然後將碗裡剩下的面塊與湯(古突), 往替身的陶罐裡倒, 同時嘴裡要唸著說:『粥, 我吃了!剩下的給您!一、二、三』, 再將罐裡的粥一滴一滴的倒九次, 過後開始驅邪!

驅邪的時候, 嘴裡唸著祈禱文說:一面拿著麵團捏的鬼往每個人的身上四處敲打, 一面喊著說"帶走邪氣"!帶走邪氣!一年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鬼魔、波折、病痛、戰爭、災荒、霜凍、冰雹等災害一個都不留下,全部都消除掉!接著詛咒:【洗的話沒有不潔白的,熏的話沒有不乾淨的,我運氣背的話,比一根羊毛還輕,您背的話比一根金子還重】,說完之後,各自從衣服的下襬撕下一根線頭,把替身包起來,吐一口口水,用鍋底或灶裡的煙灰,抹成黑色,然後把麵團也扔進準備好的罐子裡,有些村落還幫牲畜驅邪。

驅完邪後,接著要把「替身」送到屋外去,也就是大概在晚上九點的時候,開始用火把「趕鬼」,一個男人拿著一把禾結,用火點燃,從正屋的大廳開始,不分屋裡屋外用火薰,一邊還說著:出來吧!出來吧!一直將鬼趕到屋外去,同時一位女人會在火把的前面,手裡拿著【替身】,跑到自己村落的三岔路口,將手上的『替身』摔碎在路口上,男人認真的拿著火把驅著邪魔,總想在拿著『替身』女人的衣服上,燒上一小角,但由於拿著替身的女人會躲藏起來,能夠燒到的機會可說是很小!

如果能夠燒到拿『替身』女人的衣角或身上(一點點),就象徵著這個地方所存在女鬼、餓鬼、妖魔、獨腳鬼與妖魔鬼怪所造成的疾病、戰爭、災害等病魔,已經一個不留的全部被消除掉了。據說,之所以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為了讓它(鬼)找不到回原宅的路,家人還要在後面燃放鞭炮,是為了讓鬼不敢往回頭走。到了十字路口,青年們在一旁點燃刺柏樹枝、樹杆,這時將隨著爆竹聲、火光,把整個山溝村莊照亮著得一片通紅,同時青年們也會對著女鬼起哄,剎時真是好熱鬧!

所以當這天夜幕降臨時,拉薩城內鞭炮聲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驅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沖天,鞭炮聲、喲喝聲、加上千百支火紅的火把,讓整個西藏的天際都映得通紅,真是熱鬧非凡!,舉目所及都會讓人熱血沸騰。

用火把送鬼的人們回來時,拿火把的男人會帶回來一個叫做『神石』的白石頭,他會將此石頭交給老阿媽,老阿媽會在神石上沾上酥油花,貢獻在正堂的白神或是護法神的跟前,當作家裡的寶唄!

初一的習俗、還要注意什麼?

初一的一早天還沒亮,便開始煨桑敬神,婦人們要到溪邊去背回吉祥福水,喂飽牲畜,隨後喚醒家人,以前在民間是以說唱老人祝福吉祥的"紮嘎"聲中被叫醒(現在多用答錄機播放)迎來藏曆新年。

這時按照輩分坐好,長輩(或由全家最大的孩子)端來五穀鬥【切瑪】(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和人參果的鬥櫃,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製作的彩花板)敬大家紮西德勒”。受祝福的人端坐在卡墊上,首先抓【切瑪】裡幾粒東西,順手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著抓一點送進自己的嘴裡,同時回答說:“紮西德勒蓬鬆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

儀式過後,吃羊肉煮的麥片土巴,藏話叫“截突”,這就是藏曆年大年初一的早飯。在餐桌上長輩會祝大家"紮西德勒",晚輩回賀"祝你身體健康,永遠幸福"。

這天各家各戶把祝願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賽"(油榨果)、"隆過"(羊頭)、"切瑪"(五穀豐收鬥)、各種糖果擺于佛龕或藏櫃上,全家人換上新衣,按輩序坐在嶄新的卡墊上喝酥油茶,吃"吉祥飯"。吉祥飯也稱為【規顛】,『規顛』是用熱青稞酒加上塊狀甜奶渣、人參果、紅糖拌好後,徐徐加上糌粑,均勻攪動煮成。

初一這天每個家庭基本上是閉門歡聚,鄰里互不走訪(前往拜訪他人是犯了大忌)。初二才會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這種拜年的活動可持續半個月之久。

初一的中午,可以吃菜、麵條或手抓羊肉、抓糌粑。

初一的晚上,吃“香寨”,也就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塊,加上熱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塊一起煮,連汁放在米飯上吃。這種“咖喱飯”是藏族群眾最喜愛的食品之一。飯後大家互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甜茶,吃油炸果子。

一般來說,藏族們過年吃的內容,也就是上述所說的方式。

有時候有些地方還會在今天延續【古恰】的活動,把沒有打掃乾淨的屋內屋外、廚房、院子、院外各個地方,徹底打掃乾淨。

藏曆年的穿著

藏族在大年初一會穿上最漂亮的服裝,以拉薩的中年婦女來說,在過年的日子裡,外面愛穿一件無袖長袍,罩著裡面的皮袍,領口、袖頭則翻出裡面天藍、紫色等素色襯衫。腰上圍一條彩虹般的“幫典”,腳上蹬一雙家作的高腰氆氌鑲呢藏鞋(稱為:爽巴哈姆)。頭上戴著紅珊瑚做的“巴珠”,耳環、戒指、“口烏”,全副“武裝”,煞是好看。老年婦女不戴首飾,卻要穿上大紅的襯衣。不論中年還是老年婦女,一概都梳著兩根系著“紮秀”的辮子。

年輕的未婚姑娘不圍“幫典”,編著單獨的辮子“紮秀”,穿著的顏色更鮮豔,襯衣的花色也五花八門。城裡的姑娘不僅愛穿“爽巴哈姆”,她們還要穿一雙式樣較好、擦得閃亮的皮鞋。

男人們喜歡頭戴“次仁根果”的帽子,次仁根果也就是前後各有一大沿,頂上是綉花緞子的藏式帽子,或解放皮帽,身穿大袍。只不過隨年齡的增加,加深袍子的顏色罷了。過去男人還會紮辮子、戴耳環!腳下一般是長統皮靴,也有人穿小腿肚上系帶的黑色金絲絨靴。

不可錯過的盛會

雖然默朗欽莫要從 初三才開始舉行,但年初二開始就有許多藏胞前來大昭寺朝拜禮佛,因此大昭寺一年一度的【卓瑪】盛會,就此悄悄的展開,卓瑪就如同內地的朝拜觀音盛會,會有許多人來朝拜祈福轉經,也是新年最熱鬧的祈福活動。

【卓瑪】盛會:這天將近有數十萬人同時在大昭寺的八角街繞佛轉經,盛況絕對是空前,由於難得的過年期間,所以每人都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出來,場面讓人感覺好像是服裝發表會,所以您可以在此看到各式各樣的華麗西藏民族服裝,有的衣服價值超過百萬的人民幣,有些樣式也是您從來沒有看過的喔!也是您來參加西藏年最有價值的活動之ㄧ。

默朗欽莫節

默朗欽莫俗稱傳召大法會又稱大祈願法會,是發願、祈願的意思,是西藏藏傳佛教傳統的節日,也是宗喀巴大師宣導的四大佛事之ㄧ。藏曆年正月初三~二十四日間舉行,從明朝永樂七年開始(1409年),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屆時哲蚌寺、沙拉寺、甘丹寺、僧眾及衛藏、安多地區的信徒,都會雲集到大昭寺來作法是活動。

主要活動有迎接護法神、誦經、辯經、燃放酥油燈、舉行(欠拉)大供奉,迎請彌勒佛、進行送鬼儀式等活動,在這期間,一切權利歸哲蚌寺的鐵棒喇嘛接管。

傳召大法會,只是默朗欽莫節慶活動內容之ㄧ:也是格魯派舉辦格西學位(藏傳佛教博士學位)會考(辯經)的日子,但這個活動(辯經)已經停止舉辦十幾年了,據說今年(2005年)的藏曆過年,要恢復舉辦傳召大法會,日期從國曆02/15日到02/23日,屆時如有比較正確的消息,將隨即公佈在網頁上,到時大昭寺如能恢復舉辦傳召大法會的話,相信是全世界喜歡藏族文化者的一大福音,也是您不可錯過的盛會喔。

默朗欽莫期間大昭寺每天法號長鳴、經頌聲朗朗、供燈閃爍、香煙繚繞,寺外也是經幡飄揚、香火不斷,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

一面喊著說"帶走邪氣"!帶走邪氣!一年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鬼魔、波折、病痛、戰爭、災荒、霜凍、冰雹等災害一個都不留下,全部都消除掉!接著詛咒:【洗的話沒有不潔白的,熏的話沒有不乾淨的,我運氣背的話,比一根羊毛還輕,您背的話比一根金子還重】,說完之後,各自從衣服的下襬撕下一根線頭,把替身包起來,吐一口口水,用鍋底或灶裡的煙灰,抹成黑色,然後把麵團也扔進準備好的罐子裡,有些村落還幫牲畜驅邪。

驅完邪後,接著要把「替身」送到屋外去,也就是大概在晚上九點的時候,開始用火把「趕鬼」,一個男人拿著一把禾結,用火點燃,從正屋的大廳開始,不分屋裡屋外用火薰,一邊還說著:出來吧!出來吧!一直將鬼趕到屋外去,同時一位女人會在火把的前面,手裡拿著【替身】,跑到自己村落的三岔路口,將手上的『替身』摔碎在路口上,男人認真的拿著火把驅著邪魔,總想在拿著『替身』女人的衣服上,燒上一小角,但由於拿著替身的女人會躲藏起來,能夠燒到的機會可說是很小!

如果能夠燒到拿『替身』女人的衣角或身上(一點點),就象徵著這個地方所存在女鬼、餓鬼、妖魔、獨腳鬼與妖魔鬼怪所造成的疾病、戰爭、災害等病魔,已經一個不留的全部被消除掉了。據說,之所以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為了讓它(鬼)找不到回原宅的路,家人還要在後面燃放鞭炮,是為了讓鬼不敢往回頭走。到了十字路口,青年們在一旁點燃刺柏樹枝、樹杆,這時將隨著爆竹聲、火光,把整個山溝村莊照亮著得一片通紅,同時青年們也會對著女鬼起哄,剎時真是好熱鬧!

所以當這天夜幕降臨時,拉薩城內鞭炮聲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驅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沖天,鞭炮聲、喲喝聲、加上千百支火紅的火把,讓整個西藏的天際都映得通紅,真是熱鬧非凡!,舉目所及都會讓人熱血沸騰。

用火把送鬼的人們回來時,拿火把的男人會帶回來一個叫做『神石』的白石頭,他會將此石頭交給老阿媽,老阿媽會在神石上沾上酥油花,貢獻在正堂的白神或是護法神的跟前,當作家裡的寶唄!

初一的習俗、還要注意什麼?

初一的一早天還沒亮,便開始煨桑敬神,婦人們要到溪邊去背回吉祥福水,喂飽牲畜,隨後喚醒家人,以前在民間是以說唱老人祝福吉祥的"紮嘎"聲中被叫醒(現在多用答錄機播放)迎來藏曆新年。

這時按照輩分坐好,長輩(或由全家最大的孩子)端來五穀鬥【切瑪】(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和人參果的鬥櫃,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製作的彩花板)敬大家紮西德勒”。受祝福的人端坐在卡墊上,首先抓【切瑪】裡幾粒東西,順手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著抓一點送進自己的嘴裡,同時回答說:“紮西德勒蓬鬆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

儀式過後,吃羊肉煮的麥片土巴,藏話叫“截突”,這就是藏曆年大年初一的早飯。在餐桌上長輩會祝大家"紮西德勒",晚輩回賀"祝你身體健康,永遠幸福"。

這天各家各戶把祝願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賽"(油榨果)、"隆過"(羊頭)、"切瑪"(五穀豐收鬥)、各種糖果擺于佛龕或藏櫃上,全家人換上新衣,按輩序坐在嶄新的卡墊上喝酥油茶,吃"吉祥飯"。吉祥飯也稱為【規顛】,『規顛』是用熱青稞酒加上塊狀甜奶渣、人參果、紅糖拌好後,徐徐加上糌粑,均勻攪動煮成。

初一這天每個家庭基本上是閉門歡聚,鄰里互不走訪(前往拜訪他人是犯了大忌)。初二才會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這種拜年的活動可持續半個月之久。

初一的中午,可以吃菜、麵條或手抓羊肉、抓糌粑。

初一的晚上,吃“香寨”,也就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塊,加上熱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塊一起煮,連汁放在米飯上吃。這種“咖喱飯”是藏族群眾最喜愛的食品之一。飯後大家互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甜茶,吃油炸果子。

一般來說,藏族們過年吃的內容,也就是上述所說的方式。

有時候有些地方還會在今天延續【古恰】的活動,把沒有打掃乾淨的屋內屋外、廚房、院子、院外各個地方,徹底打掃乾淨。

藏曆年的穿著

藏族在大年初一會穿上最漂亮的服裝,以拉薩的中年婦女來說,在過年的日子裡,外面愛穿一件無袖長袍,罩著裡面的皮袍,領口、袖頭則翻出裡面天藍、紫色等素色襯衫。腰上圍一條彩虹般的“幫典”,腳上蹬一雙家作的高腰氆氌鑲呢藏鞋(稱為:爽巴哈姆)。頭上戴著紅珊瑚做的“巴珠”,耳環、戒指、“口烏”,全副“武裝”,煞是好看。老年婦女不戴首飾,卻要穿上大紅的襯衣。不論中年還是老年婦女,一概都梳著兩根系著“紮秀”的辮子。

年輕的未婚姑娘不圍“幫典”,編著單獨的辮子“紮秀”,穿著的顏色更鮮豔,襯衣的花色也五花八門。城裡的姑娘不僅愛穿“爽巴哈姆”,她們還要穿一雙式樣較好、擦得閃亮的皮鞋。

男人們喜歡頭戴“次仁根果”的帽子,次仁根果也就是前後各有一大沿,頂上是綉花緞子的藏式帽子,或解放皮帽,身穿大袍。只不過隨年齡的增加,加深袍子的顏色罷了。過去男人還會紮辮子、戴耳環!腳下一般是長統皮靴,也有人穿小腿肚上系帶的黑色金絲絨靴。

不可錯過的盛會

雖然默朗欽莫要從 初三才開始舉行,但年初二開始就有許多藏胞前來大昭寺朝拜禮佛,因此大昭寺一年一度的【卓瑪】盛會,就此悄悄的展開,卓瑪就如同內地的朝拜觀音盛會,會有許多人來朝拜祈福轉經,也是新年最熱鬧的祈福活動。

【卓瑪】盛會:這天將近有數十萬人同時在大昭寺的八角街繞佛轉經,盛況絕對是空前,由於難得的過年期間,所以每人都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出來,場面讓人感覺好像是服裝發表會,所以您可以在此看到各式各樣的華麗西藏民族服裝,有的衣服價值超過百萬的人民幣,有些樣式也是您從來沒有看過的喔!也是您來參加西藏年最有價值的活動之ㄧ。

默朗欽莫節

默朗欽莫俗稱傳召大法會又稱大祈願法會,是發願、祈願的意思,是西藏藏傳佛教傳統的節日,也是宗喀巴大師宣導的四大佛事之ㄧ。藏曆年正月初三~二十四日間舉行,從明朝永樂七年開始(1409年),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屆時哲蚌寺、沙拉寺、甘丹寺、僧眾及衛藏、安多地區的信徒,都會雲集到大昭寺來作法是活動。

主要活動有迎接護法神、誦經、辯經、燃放酥油燈、舉行(欠拉)大供奉,迎請彌勒佛、進行送鬼儀式等活動,在這期間,一切權利歸哲蚌寺的鐵棒喇嘛接管。

傳召大法會,只是默朗欽莫節慶活動內容之ㄧ:也是格魯派舉辦格西學位(藏傳佛教博士學位)會考(辯經)的日子,但這個活動(辯經)已經停止舉辦十幾年了,據說今年(2005年)的藏曆過年,要恢復舉辦傳召大法會,日期從國曆02/15日到02/23日,屆時如有比較正確的消息,將隨即公佈在網頁上,到時大昭寺如能恢復舉辦傳召大法會的話,相信是全世界喜歡藏族文化者的一大福音,也是您不可錯過的盛會喔。

默朗欽莫期間大昭寺每天法號長鳴、經頌聲朗朗、供燈閃爍、香煙繚繞,寺外也是經幡飄揚、香火不斷,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