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古代禪讓制背後的暗箱操作和以權謀私

相傳在我國上古時代的中原黃帝部落, 人們共同推舉有才能、品德好、大家都信任的人為部落首領, 當這樣首領去世後, 便把統治權讓給(通常是自願的)已經通過考察, 更有賢德的人(這個人通常是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外姓人)來繼承自己的權力, 成為新一代的部落首領, 這樣世世代代更替傳承下去的方式就是禪讓制。

堯舜禪讓

著名的華夏始祖首領堯舜禹便是以這種方式來當上部落首領的。

禪讓制通常是自願的, 也應該是自願的, 不過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有所謂的禪讓皇位的, 不過這是強迫的,

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強迫漢獻帝讓位, 還有西漢的王莽篡權, 這也是禪讓的一種, 因為不是以血緣關係為依據來繼承權利的, 不過都不是自願的, 所有就不算真正的禪讓。

禪讓制的方式理論上讓所有部落的成員都有機會當部落首領, 只要自己足夠優秀, 名聲足夠好就行, 看上去是一種非常民主的選舉方式, 所有儒家非常推崇這種方式, 認為這是天下一統, 萬姓一家的最民主的方式,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不可靠的權力繼承方式, 因為這是以品德為標準的選舉方式, 但是品德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不可靠的衡量手段, 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標準, 所以很容易暗箱操作, 來謀取私利,

而且缺乏權力的監督機制。 最重要的是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品德就能治理國家也是非常不可取、不可靠的。

禪讓制的特點

禪讓制看起來很美好, 因為表面看起來人人都有機會當部落首領, 也可以選舉自己看中的首領, 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禪讓制研究

而且這種制度是以品德為選擇依據的, 而不是以血緣為標準的, 也就是說要想當上部落首領首先要有一個好名聲, 至少要讓大家都知道你才行, 這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也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這看起來很美好很公平很民主的制度, 其實蘊藏著很大的不公平, 因為實際上部落的管理權掌握在少數貴族元老手中, 他們通過部落聯盟會議來選舉部落首領, 實際上權力只在少數範圍內流傳,

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機會參與選舉與被選舉的, 這也預示著禪讓制的崩潰。

而且禪讓制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 因為那時候社會生產力很低下, 人口也少, 人們為了生存, 只能以部落聯盟的形式聚居在一起, 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有才能、有品德的人來管理部落的各種事物, 而且以品德來衡量一個人本身也是有風險的, 因為這個標準很模糊, 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 部落裡所以的財產都是公共的, 沒有人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私有財產, 這就為禪讓制創造了物質基礎。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私有制出現了, 那些通過各種途徑佔有足夠多生產資料的人便可以通過雇傭沒有財產的人為他勞動,

就可以生存下去, 階級出現了, 部落聯盟裡的成員變得不平等了, 禪讓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