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閉症家長如何調節自身的心理問題?

停止指責, 感同身受

我們都知道憤怒或者指責的背後是什麼, 是一種無力和沮喪。

在無力和恐慌的狀態裡, 我們會越憤怒, 因為憤怒可以讓我們有力量, 所以在這個情形下你就可以去理解, 為什麼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當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東西無能為力的時候, 我們對對方的期望就越高, 就越失望, 這個時候指責就變得很有道理。

你會發現有些家庭一遇到問題相互指責越厲害, 因為大家都處在一種無力的狀態裡邊, 這個時候越要去理解對方也跟你一樣, 處在這種焦慮害怕恐慌之中, 他指責是因為他害怕。

帶著理解和瞭解的心, 能夠去感受對方, 有一些指責就會停止了, 相互抱怨也就停止了。 但是往往我們在恐慌的時候, 自己都顧不來自己, 還顧你?開玩笑。

你應該為我怎麼樣, 你應該怎樣是對的, 你應該怎樣對待我, 我們對外人會有一些不合理的期待產生,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時候, 爸爸很痛苦, 媽媽也很痛苦。

這個時候如果大家有力一起使, 包括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用一種相互之間夫妻同心的感覺, 那麼這個時候可能更好的解決之道就在發生了。

理解你現在恐慌的東西, 對方也正在經歷著, 這叫感同身受。

遵循自閉症孩子的自然發展

暴力對待暴力, 只會讓暴力升級。 化解這種暴力唯一的方式, 就是極大的溫柔。

溫柔, 代表著你能夠很好地感受他、接納他、抱持他這種狀態。 不止自閉症孩子, 很多家長會發現到了孩子五六歲的時候, 家長就特別焦慮,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能力已經發展蠻好了, 他會跑, 他對一切事物有粗淺的理解,

他會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自閉症孩子也是如此, 他們也會感受, 他知道痛, 也知道難過。 有些孩子他力量大了會怪叫了, 很多媽媽認為是不是因為孩子處於一個黃金恢復期, 所以自己才變得特別焦慮呢?其實不是。

當他失控的時候,

她特別想去掌控他, 但是往往挫折感就越高, 越高就有點像惡性循環, 要去理解他自然發展的過程。

天要下雨, 有一些人:天啊, 怎麼又下雨?一天到晚下雨煩都煩死了!他想跟規律去鬥爭, 這樣的人是不是一直處在抱怨中?他沒有去想任何解決方案。

而另一些人:又下雨了, 我打把傘, 但是我要去做的事情還要去做的。 我要去見一個很重要的朋友, 他會忽略下雨這個東西, 只是打把傘走到那個地方, 去享受跟朋友之間的快樂。

他認為下雨這是規律啊, 這是要遵循的東西, 但有些人無意識當中希望去改變這個事件, 很多人他一直沒有弄明白自己其實是想改變規律, 一直在抗爭鬥爭。

媽媽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來源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人際關係是合作模式,

我們跟這個世界也是如此合作。

有些人的人際關係是對抗的, 跟這個世界對抗, 因為世界太可怕了, 我們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 你看對面走過來一個人, 你看他的神情不太好, 他身上有紋身, 他一定是個壞人, 如果他傷害我怎麼辦?然後惡狠狠地盯著對方, 對方被他盯得很難受, 走過來問他你幹嘛盯著我?

這個世界是否安全, 是媽媽帶給他的, 因為嬰兒出生的時候, 媽媽就是他的天和地, 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如果媽媽給予他的照顧是足夠好的, 那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但有些媽媽不是,孩子在哭,理都不理他,有些媽媽因為沒有能力照顧到孩子,所以她胡亂照顧一通,所以一個人的安全感在他零到八個月的時候全部形成,決定他的世界觀,決定他的安全感,然後也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注力,他能做什麼事情?因為只有他感覺到安全的時候才可以去專注一件事情。

只有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時候,你對這個世界才會好奇,你才會去探索,你才會主動積極地去接近這個社會。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有一天摘帽,那是一個驚喜,但這個驚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所以客觀存在那裡,我們去接受它,讓他去恢復一部分的功能。

當我們無法讓他徹底變成你想要的那個孩子,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接受了再去想辦法,讓他變得更好一些。

理解自閉症,幫助自閉症

有一個媽媽跟我說他們的鄰居非常好,他的孩子經常跑到鄰居家裡去搗亂,一開始很多鄰居不理解,然後就去跟媽媽說你的孩子在我家把我家弄亂了。

後來媽媽就很勇敢地告訴對方說,因為我的孩子是個自閉症。

對自閉症有所瞭解的鄰居說:沒事,以後你孩子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很好地看護好他,不會讓他受到傷害。

她發現,原來鄰居沒有歧視我的孩子,也沒有可憐我,因為家長不希望有人可憐他,如果你是作為一個圈子以外的人,去可憐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媽媽,我相信很多媽媽她是不願意接受的。

我們應該對自閉症孩子多點理解,多點寬容,多點支持,多點幫助。

但有些媽媽不是,孩子在哭,理都不理他,有些媽媽因為沒有能力照顧到孩子,所以她胡亂照顧一通,所以一個人的安全感在他零到八個月的時候全部形成,決定他的世界觀,決定他的安全感,然後也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注力,他能做什麼事情?因為只有他感覺到安全的時候才可以去專注一件事情。

只有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時候,你對這個世界才會好奇,你才會去探索,你才會主動積極地去接近這個社會。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有一天摘帽,那是一個驚喜,但這個驚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所以客觀存在那裡,我們去接受它,讓他去恢復一部分的功能。

當我們無法讓他徹底變成你想要的那個孩子,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接受了再去想辦法,讓他變得更好一些。

理解自閉症,幫助自閉症

有一個媽媽跟我說他們的鄰居非常好,他的孩子經常跑到鄰居家裡去搗亂,一開始很多鄰居不理解,然後就去跟媽媽說你的孩子在我家把我家弄亂了。

後來媽媽就很勇敢地告訴對方說,因為我的孩子是個自閉症。

對自閉症有所瞭解的鄰居說:沒事,以後你孩子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很好地看護好他,不會讓他受到傷害。

她發現,原來鄰居沒有歧視我的孩子,也沒有可憐我,因為家長不希望有人可憐他,如果你是作為一個圈子以外的人,去可憐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媽媽,我相信很多媽媽她是不願意接受的。

我們應該對自閉症孩子多點理解,多點寬容,多點支持,多點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