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積人口僅為高要一半的高明,GDP是高要2倍,找差距全力追!

高明和高要, 同源而出、山水相連, 在歷史上曾是一家人。

高明和高要, 同處西江西岸, 無論是區位條件、發展基礎都很相似, 也都有著強烈的“發展”願望。

高明, 總面積和人口數量僅為高要一半, 卻是高要對標先進和追趕發展的物件。 1995年, 高要的GDP是58.7億元, 是高明當時的2倍, 而在20年後的2015年, 高明的GDP已接近高要的2倍。

“珠西先進製造高地、嶺南美麗田園新城”。 近年來, 高明區加快走引領式、差異化、效益型的高明之路,

引進一批以裝備製造、新材料、旅遊文化、商貿流通為主的新興產業項目, 培育出一批國內外知名的骨幹龍頭企業。

3月9日下午, 高要區四套班子成員、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 赴高明區參觀考察。

▲圖為黎曉華(右二)到高明區西江新城考察。


“對標高明, 高要不但是發展的速度有差距, 效益和品質也有差距。 高明緊緊抓住了產業的發展, 高要雖然也有一定的產業基礎, 但更應從高起點上謀劃產業的佈局和發展。 ”

高要區委書記黎曉華說, 當前, 高要正按照肇慶市委的工作部署, 大力開展“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 大力推動“園區建設年”、“招商引資年”活動, 高明推進發展的成功經驗讓考察團深受啟發, 是高要對標先進和追趕發展的物件。

"此次帶隊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借鑒高明區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基礎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對標先進找差距, 解放思想促發展。 高要熱切期待未來與高明在產業、交通、環保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深入交流, 促進雙方共贏發展。 "

"當前, 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在深入實施, 兩地在產業上如果形成互相配套和產生集聚效應, 將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希望兩地能夠以此次交流為契機, 進一步加強兩地在交通、產業、生態、城市等領域的合作發展, 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 更好地抓住珠三角核心區產業等資源轉移的良好發展機遇。 ”高明區委書記徐東濤說。

黎曉華在高要區開展“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指出, 當前, 高要“發展之困”, 歸根到底還是“思想之困”“作風之困”, 更深層次是我們思想觀念上的差距, 思想不夠解放, 缺乏珠三角意識、憂患意識和領跑意識。

有問題就要解決, 有短板就要補齊, 有差距就要追趕。

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對標先進, 找准問題, 找到差距, 全力追趕發展, 高要的發展才能更快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