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溶血的護理措施 有待瞭解!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溶血的護理措施有哪幾種?很多患者都不是特別瞭解,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溶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遭到破壞‘壽命縮短、超過骨髓造血代償能力時發生的一組貧血。 臨床上的主要的表現是貧血, 脾大。 黃疸, 網織紅細胞增高及骨髓紅系造血細胞代償性增生。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能力6-8倍的代償能力。 當紅細胞破壞增加而骨髓的造血能力足以代償時, 可以不出現貧血。 稱為溶血性疾病。

溶血的護理措施有哪幾種?

1、對於溶血性貧血病人的護理上首先要做好病情的監察, 密切的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神智、自覺症狀的變化, 注意貧血黃疸有無加重, 尿量, 尿色有無變化, 同時還需要記錄24小時的出入水量。 及時的瞭解實驗室的監察結果, 如血紅蛋白的濃度, 網織紅細胞的計數, 血清膽紅素的濃度等等。

2、給與飲食上的指導, 避免進食一些可以加重溶血的食物或是藥物, 鼓勵病人多喝水, 勤排尿, 促進溶血後所產生的毒性物質的排泄, 同時也有助於減輕藥物所引起的不良反應, 如:環磷醯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

3、輸液和輸血的護理, 遵醫囑靜脈輸液, 以減輕和稀釋血液中因溶血而產生的毒性物質, 增加尿量, 促使毒物迅速的排除體外, 若需要輸血, 血液取回後就應該立即輸注, 不宜久置或是加溫處理。 因為血液溫度超過37攝氏度, 紅細胞就會變形’破壞而至溶血, 輸血前需要認真的核對患者的資訊, 輸血的過程中需要嚴密的觀察患者的各項情況。

5、針對病因的保健, 預防核黃疸的發生。

(1)實施光照療法和換血療法,

並做好相應護理。

(2)遵醫囑給予白蛋白和酶誘導劑。

(3)糾正酸中毒, 以利於膽紅素和白蛋白的結合, 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4)合理安排補液計畫, 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滴速, 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兕物, 以免血腦屏障暫時開放, 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也進入腦組織。

6、合理餵養, 黃疸期間常表現為吸吮無力, 納差, 應耐心餵養, 按需調整餵養方式如少量多次、間歇餵養等, 保證奶量攝入。

7、禁止進食酸性食物和苭物(針對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的病人)。

8、服用苭物護理, 注意監測血糖的變化及大便情況。

9、為病人提供各種醫學資訊, 使病人得到希望, 積極配合治療。

10、腰背部及四肢酸痛的護理, 臥床休息, 協助病人滿足生活需要,

局部可熱敷。

11、黃疸的護理, 注意伴隨的症狀及有無出血傾向, 囑病人不要搔抓皮膚, 保持皮膚清潔。

12、合併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護理, 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護理常規執行。

13、合併膽石症的護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