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觀點」孫家棟院士:以前總想著衛星上天 現在琢磨應用“落地”

“我搞了近60年的航太, 在這60年裡, 大部分時間想的是我們國家衛星怎麼上天, 或者每個應用衛星怎麼做。 ”近日孫家棟院士在談到北斗的應用時深有感觸, 他動情地說, “航太事業發展到現在, 關鍵的關鍵, 是地面怎麼把衛星用好。 ”

照片來自于網路

孫家棟, 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

1958年, 從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畢業, 並獲得全蘇史達林金質獎章, 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原創工作。 1960年, 擔任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 1967年, 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 1996年, 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9年, 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10年1月11日,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 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回憶往事, 孫家棟提到, 當年發射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是集中一切力量, 把衛星升到天上去, 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 之後, 國家就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搞航太不是單純地顯示綜合國力、顯示發展速度的,

更重要的是要儘快解決國家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搞測繪的人都知道, 這個面積是估出來的, 與實際相差多少, 在當時心裡是沒底的。 “於是, 第二顆衛星馬上搞返回式。 第一顆衛星剛上天, 第二顆衛星就搞返回式, 大家心理壓力相當大。 送上去容易, 但是叫它回來是相當難解決的。 那個年代沒有現在的遙感衛星, 天上照的照片都是光學照片, 一定把它收回來。 ”

照片來自於網路

可衛星返回到底要落到什麼地方呢, 大家打開地圖找, 可結果發現不是落在東南沿海地區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就是落在四川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最後還是中央下決心, 就往四川省落, 別的地方沒地方落。 當時在新疆阿勒泰最北邊設了一個地面控制站, 發信號到境外, 衛星從蘇聯上空就開始返回地球, 經過2000公里以後落在四川。 可四川這個站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大雪封山,

因此一定要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此次任務, 任務結束後才能撤出。

那次衛星返回控制做得很好, 正好落在四川。 事實上落在四川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那裡人口稠密, 既要保密, 不能跟老鄉講, 又得想一個辦法讓老鄉跑出屋子, 別砸著人。 於是地方政府就想辦法, 到衛星落下的那天, 敲鑼打鼓, 說國民黨特務來了, 大家出去抓特務。 最終衛星安全回收了……

“第二顆衛星就搞返回式衛星, 解決了國土的遙感。 ”

孫家棟說, 接著就是通訊衛星、氣象衛星等一顆顆衛星接連上天, 每一顆衛星都有明確的用戶, 這些衛星上天后, 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比如氣象衛星, 有了它, 氣象局的颱風就能報得很准, 氣象局一年報准幾次,

就能使得社會更安全, 給國家減災省下很多錢。 一算這筆賬就知道, 搞氣象衛星值得。 ”

“如果說以前的衛星用戶是一家, 比如氣象衛星是交給氣象部門來使用, 遙感衛星的用戶是國土資源部, 導航衛星的用戶是交通部, 但事實上, 一張圖片下來後, 任何一個人用的話都會產生非常大的效益。 ”

因此當代衛星的用戶群體是千千萬萬數量級的, 衛星上天以後, 真正的效益產生到底有多大, 關鍵是地面應用。

“北斗是國家天基的基礎設施。 ”孫家棟說, “什麼叫天基基礎設施?就像地面的電、水、交通、石油, 這是國計民生最基礎的東西, 北斗衛星上天以後國家要保證它長期運行, 不間斷地運行, 要確保對國民經濟長期持續地發揮作用。 ”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電話:010-68893411

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電話:010-68893411

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