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華東地區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藏在臨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桃渚風景區內

桃渚風景區:由抗倭古城桃渚, 天下奇觀珊瑚岩, 小雁蕩武坑, 海濱浴場等眾多景觀組成, 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有200多個景點。 宋代文天祥稱其為“海上仙子國”, 清代馮庚雪贊為“風景直冠東南”。 景區集峰、洞、石、瀑、灘為一體, 譽為“五絕” 風光。

渚抗倭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 城高二丈一尺, 周圍二裡七十步, 是明代浙江東南沿海用於抗倭的四十一個衛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個。 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此屢敗倭寇, 戰績輝煌。 古城內外, 古跡眾多, 風景優美。 後所山上有“眺遠”、“鎮海”題刻, 有抗倭亭, 最高處有敵臺, 烽火臺。

城內有抗倭陳列館, 古城一條街等。 城南二裡許為石柱峰, 桃江十三渚, 再南是武坑風景區, 連接著芙蓉、白岩山。 集明代古城、億年火山和田園風光為一體。

漁業示範園區

漁業示範園區

浙江巨集野海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4月, 註冊資金880萬元, 注冊商標“宏野”牌。 位於臨海市桃渚鎮下沙(朱門), 主導產品是南美白對蝦, 兼養梭子蟹、青蟹、石斑魚、貝類等。

公司擁有員工200多人, 其中正式職工95人,

大學本科學歷、中專學歷及職稱人才15人, 臨時工和季節性工人近100人。 現有土地總面積3000畝, 其中可建高位池面積2200多畝, 目前總投資達1.3億元。 一期已投資3000多萬元, 建成面積235畝、36口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傘式鋼索保溫大棚。 2011年, 被浙江省政府授予“現代農業園區南美白對蝦精品園”。 “十二五”期間, 公司繼續擴大規模, 加大投入。 2011年7月, 向桃渚鎮政府通過招拍掛形式, 租賃洞港廢鹽灘面積2200多畝, 租賃年限20至30年。 整個園區將分期三期實施, 從2012年開始建設, 完成2200多畝的廢鹽灘改造, 近3年已投資1.03億元, 至今銀行無貸款, 其中2012年已投資4399萬元, 2013年投資3416萬元, 2014年投資2500萬元, 建設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傘式保溫棚、南美白對蝦養殖高位池108口, 建設試驗圓池16口。
並輔以水迴圈再利用系統、水質監測系統、加溫增氧系統等國內先進的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設施。 同時建設面積400餘平方米的研發中心, 實行傳遞窗相連, 配備有抽樣室、顯微鏡室等。 是目前國內設計、設備最先進的研發中心。 與加拿大水產公司合作開發的智慧化迴圈水養殖專案, 全套設備從加拿大進口。 它集現代工程、機電、生物、環保、飼料等多學科為一體, 運用最新科技手段, 在陸上營造出適合魚、蝦、貝類生長、繁殖的良好水體環境, 實現工廠化養殖。 到2016年, 公司計畫總投資2億元。 整個園區建成後, 將形成年產值1.5億元的規模。 2011年11月, 又被列入浙江省現代漁業主導產業示範區創建點。 規模化、設施化程度華東最大, 國內領先。

浙江宏野水產養殖先導區,為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採用生態海水養殖模式,做強做大宏野品牌。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實施國內先進的高位池傘式溫棚“常年多茬養殖”和“高密度常年分級養殖”技術,平均單茬畝產3000公斤,畝產值12萬元。公司還擁有高位池多茬養殖推廣基地,位於三門縣小雄鎮下欄塘,總面積3000畝,其中高位池面積70多口,共18口,其它均為高標準精養塘。

園區已通過省級無公害基地認定,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和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獲農業部養殖示範場,評為“浙江名牌”產品,商標獲“浙江著名商標”,6次獲國家、省農業博覽會金獎。企業獲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GAP認證,通過浙江省清潔生產驗收。經理黃元明助理工程師職稱,在公司獲國家7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分別獲台州市、浙江省勞動模範稱號。

宏野先導區的宗旨是:著眼於污水減排和達標排放,通過生物淨化等先進處理技術,年迴圈利用養殖廢水2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50噸、氮13噸、磷3噸,減少養殖廢水中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含量後進行回用,形成養殖用水由水源處理到達標排放的迴圈利用體系,實現養殖廢水達標排放,有效緩解台州近海海域的養殖水污染問題。2014年,公司先後投資500萬元,與加拿大水產公司合作開發的智慧化迴圈水養殖專案,全套設備從加拿大進口。採用汙水處理迴圈利用的生產模式,集現代工程、機電、生物、環保、飼料等多學科為一體,實現工廠化養殖。通過顆粒有機物由固液分離設備及時濾除,收集發酵成有機肥再利用,溶解性有機物用活性藻汙水處理技術後進行回用,生產過程只需補充少量原水,控制污水排放。達到清潔養殖進水、清潔養殖方式、清潔養殖出水,實現生態化養殖及迴圈養殖體系,保證水環境安全及水產品類食品安全。總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佈局合理,面積800餘平方米的宏野研發中心和監控中心。研發中心實行傳遞窗相連,配備有抽樣室、顯微鏡室、 CI室、實驗室等。除了滿足常規實驗檢測外,還能滿足與科研密切相關的綜合性實驗要求。監控中心將整個園區的水、電、水中含氧量、餌料投放量進行全方位線上監控。全套系統由公司自主研發,是目前國內設計、設備最先進的研發、監控中心。

公司重視與高校和科研院所橫向聯合,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先後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等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專案等合作。承擔了 “梭子蟹溫棚越冬育肥技術研究”、“南美白對蝦育苗”、“農業標準化推廣示範”、“海水養殖創新團隊專案南美白對蝦種苗繁育試驗”等10多項省市級技術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又與《湖南農大》、《寧波大學》創辦大學生實習基地,建立起畢業生就業體系,為畢業生提供雙向選擇。使企業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現代企業。同時《寧波大學》產、學、研合作平臺,《寧波大學》海水分子監測技術中心,中國計量學院水質線上監測裝備研發中心,都在2014年11月在公司授牌。

整個先導區建成後,將形成產品、技術、規模、品牌等“四大優勢”;在技術上實現“四大突破”:南美白對蝦規模化人工繁育在浙江本地的技術突破;養殖環境和病害防治及監控體系的技術突破;同一高位池實行常年分級流水線養殖技術的突破;對蝦設施養殖示範應用技術的突破。達到年產南美白對蝦2600噸、貝類300噸、魚類15噸、水生蔬菜115噸的生產規模。起到農民增收、促進就業、示範效應好的效果,為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對東南沿海養殖業起到推動和示範帶動作用,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養殖的現代設施漁業樣板。我們一直在為“生態、健康、迴圈、集約”的生活方式而努力著………………

圖為總面積3000畝,近3年投資1.1億元的宏野省級主導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成為華東地區設施化、規模化、工廠化程度最高、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

國內領先。

浙江宏野水產養殖先導區,為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採用生態海水養殖模式,做強做大宏野品牌。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實施國內先進的高位池傘式溫棚“常年多茬養殖”和“高密度常年分級養殖”技術,平均單茬畝產3000公斤,畝產值12萬元。公司還擁有高位池多茬養殖推廣基地,位於三門縣小雄鎮下欄塘,總面積3000畝,其中高位池面積70多口,共18口,其它均為高標準精養塘。

園區已通過省級無公害基地認定,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和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獲農業部養殖示範場,評為“浙江名牌”產品,商標獲“浙江著名商標”,6次獲國家、省農業博覽會金獎。企業獲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GAP認證,通過浙江省清潔生產驗收。經理黃元明助理工程師職稱,在公司獲國家7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分別獲台州市、浙江省勞動模範稱號。

宏野先導區的宗旨是:著眼於污水減排和達標排放,通過生物淨化等先進處理技術,年迴圈利用養殖廢水2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50噸、氮13噸、磷3噸,減少養殖廢水中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含量後進行回用,形成養殖用水由水源處理到達標排放的迴圈利用體系,實現養殖廢水達標排放,有效緩解台州近海海域的養殖水污染問題。2014年,公司先後投資500萬元,與加拿大水產公司合作開發的智慧化迴圈水養殖專案,全套設備從加拿大進口。採用汙水處理迴圈利用的生產模式,集現代工程、機電、生物、環保、飼料等多學科為一體,實現工廠化養殖。通過顆粒有機物由固液分離設備及時濾除,收集發酵成有機肥再利用,溶解性有機物用活性藻汙水處理技術後進行回用,生產過程只需補充少量原水,控制污水排放。達到清潔養殖進水、清潔養殖方式、清潔養殖出水,實現生態化養殖及迴圈養殖體系,保證水環境安全及水產品類食品安全。總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佈局合理,面積800餘平方米的宏野研發中心和監控中心。研發中心實行傳遞窗相連,配備有抽樣室、顯微鏡室、 CI室、實驗室等。除了滿足常規實驗檢測外,還能滿足與科研密切相關的綜合性實驗要求。監控中心將整個園區的水、電、水中含氧量、餌料投放量進行全方位線上監控。全套系統由公司自主研發,是目前國內設計、設備最先進的研發、監控中心。

公司重視與高校和科研院所橫向聯合,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先後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等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專案等合作。承擔了 “梭子蟹溫棚越冬育肥技術研究”、“南美白對蝦育苗”、“農業標準化推廣示範”、“海水養殖創新團隊專案南美白對蝦種苗繁育試驗”等10多項省市級技術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又與《湖南農大》、《寧波大學》創辦大學生實習基地,建立起畢業生就業體系,為畢業生提供雙向選擇。使企業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現代企業。同時《寧波大學》產、學、研合作平臺,《寧波大學》海水分子監測技術中心,中國計量學院水質線上監測裝備研發中心,都在2014年11月在公司授牌。

整個先導區建成後,將形成產品、技術、規模、品牌等“四大優勢”;在技術上實現“四大突破”:南美白對蝦規模化人工繁育在浙江本地的技術突破;養殖環境和病害防治及監控體系的技術突破;同一高位池實行常年分級流水線養殖技術的突破;對蝦設施養殖示範應用技術的突破。達到年產南美白對蝦2600噸、貝類300噸、魚類15噸、水生蔬菜115噸的生產規模。起到農民增收、促進就業、示範效應好的效果,為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對東南沿海養殖業起到推動和示範帶動作用,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養殖的現代設施漁業樣板。我們一直在為“生態、健康、迴圈、集約”的生活方式而努力著………………

圖為總面積3000畝,近3年投資1.1億元的宏野省級主導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成為華東地區設施化、規模化、工廠化程度最高、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