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人體自身有大藥,“口中醴泉”少不了

什麼是“口中醴泉”?李時珍說:“人舌下有四竅, 兩竅通心, 兩竅通腎氣。 心氣流於舌下為靈液。 道家語之金漿玉醴, 溢為醴泉, 聚為華池,

散為津液, 降為甘露, 所以灌溉臟腑, 潤澤肢體。 故修養家咽津納氣, 謂之清水灌靈根。 ”

可見, “口中醴泉”也就是俗稱的口水、唾液。 李時珍指出唾液是由人體精氣上升而形成的, 它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溢、聚、散、降。 這就像自然界的風雲際會一樣, 水由下而上, 溢成氣, 聚成霧, 散為雲, 降為雨露, 滋潤大地萬物。 唾液也像自然界的雨露一樣, 升降迴圈, 滋潤著人的五臟六腑。 中醫認為唾和液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黃帝內經》中說:“脾為涎, 腎為唾。 ”脾液為涎, 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口水、哈喇子。 腎液為唾, 腎是先天之本, 脾是後天之本, 而唾液就來源於人的這兩個根本。

《本草綱目》轉錄了其他醫書對唾液的功能之說:“《瑞應圖》說:常飲醴泉, 令人長壽。

《東觀記》說:常飲醴泉, 可除痼疾久病。 ”這就是古人的養生方法中的“咽津”一法, 諸養生學家稱其有“令人軀體光澤, 津潤力壯, 有顏色”的作用, 並有詩贊曰:“津液頻生在舌端, 尋常嗽咽入丹田。 於中暢美無凝滯, 百日功靈可駐顏。 ”可見古時的養生學家對“咽津”十分推崇。

本草綱目(中醫養生治病的知識根基) 中醫學古籍 李時珍 中藥材藥方養生保健經典讀物 ¥37.5 購買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糖尿病在中醫裡叫“消渴症”。 為什麼叫消渴症呢?糖尿病是因為脾腎功能不好, 不能產生足夠的津液, 臟腑得不到灌溉和滋潤, 虛火上升, 患者就會經常感覺口幹、口渴, 所以又叫消渴症。 唾液是與生命密切相關的天然補品, 你吐掉一口感覺不要緊,

其實需要你買好幾盒補品才能補回來。 所以我們不要隨地亂吐口水, 這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 還是養生之大忌。 正確的做法是經常咽口水, 不僅可以治病, 還可以延年益壽。

咽津的姿勢可以採取站、坐、臥, 平心靜氣, 輕輕吐氣三口, 閉口咬牙, 好像含著什麼東西一樣, 用兩腮和舌頭做漱口動作, 漱十幾次。 這個時候口內就會生唾液, 等唾液滿口時, 分3次把唾液徐徐送下。 初練時可能唾液不多, 久練自增。 每天早晚各練一次, 每天3~4次更好。 別小看了這個簡單的養生法, 只要你堅持下去, 就會受益匪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