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解析三叉神經痛

哈醫大四院疼痛科周華成主任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 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 有人稱其為天下第一痛, 該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繼發於腫瘤、脫髓鞘等明確病變的三叉神經痛, 大約占總患病率的1%-5%。 大多數患者屬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其原因目前尚無令人滿意的解釋。

典型症狀

1.發作性 發作樣“閃電”或“觸電”樣疼痛, 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

2.扳機點 面部特別是口周輕度觸覺刺激即可誘發三叉神經痛。

說話、咀嚼、刷牙等都可誘發。

3.間歇性 發作期間大多有數周到數月的間歇期, 隨著病情的發展, 間歇期越來越短。

4.單側性 幾乎所有的三叉神經痛均在單側發生。

5.對卡馬西平及神經阻滯的治療效果良好。

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

卡馬西平 首選藥物, 飯後服用, 100mg每日2次開始, 以後每日增加100mg, 直至疼痛緩解或消失(可增至200-400mg, 每日3次), 維持2-3周, 然後逐漸減少。 副反應:眩暈、藥疹等, 長期使用可發生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損害。

(二)神經阻滯

神經阻滯治療因其治療效果不佳及療效維持時間短等缺點, 目前隨著手術技術的越發成熟, 神經阻滯治療主要作為一種術前的測試手段而存在。

(三)手術治療

目前比較確切的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微血管減壓術, 主要適用於有明確血管壓迫或腫瘤壓迫的病人, 屬於全麻開顱手術。 但因其相對風險較大、費用較高等缺點, 患者不易接受。

另一種是微創的三叉神經射頻消融術, 是一種安全、簡單、患者易於接受的治療方法。 通俗的理解就是通過微創靶點技術, 在影像引導下對責任神經進行射頻消融, 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經內的痛覺纖維, 而保留觸覺纖維。 阻斷三叉神經外周的痛覺信號向中樞傳遞, 從而不產生疼痛的感受, 療效確切, 可達95%以上的有效率, 對人體損傷微乎其微。

哈醫大四院疼痛科以微創治療為特色, 多項核心技術水準居於國內前列地位。 在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面,

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較常規手術相比, 射頻消融術具有無出血, 創傷小(如針眼大小), 無疤痕, 疼痛小, 安全性高, 住院時間短等優勢。 適用於病程長, 口服藥物療效差, 反復發作並疼痛劇烈的患者, 尤其是基礎病較多的高齡患者的首選治療手段。

明日主題:花季少女遭腰痛折磨脊柱側彎, 椎間孔鏡一天助少女挺直腰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