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殲20戰機性能到底怎麼樣?張召忠這次說出了大實話

圖為軍事專家張召忠

【思遠軍事第199期】近日,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文章稱, 中國殲20戰機已經開始批量服役, 不過, 作為中國當前最先進的國產戰機,

殲20所擁有的核心技術, 並不是隱身性能, 而是可以搭載射程超過300千米的超遠端空對空導彈, 這一點讓很多白宮官員感到不能再忍了, 因為, 殲20具備打擊空中預警機的作戰能力。 軍事專家張召忠曾表示, 殲20戰機部分性能已經超俄趕美, 中國人終於打了個翻身仗。

首先, 殲-20最大作戰優勢無疑是隱身性能。 從外形上看, 殲-20採用了隱身戰機特有的氣泡式座艙、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以及隱身塗層和吸波複合機身材料。 正因為採用了這些獨特的隱身結束, 外界普遍認為, 殲-20前半球的雷達反射截面可能在0.2平方米左右, 而F-22為0.01平方米, F-35為0.1平方米, 殲-20已經基本達到了國際頂尖的隱身水準。

圖為殲20隱身戰機

【思遠軍事第199期】當然, 殲-20的隱身性也有一些缺陷, 比如:由於後部發動機噴口並未做任何技術處理, 機身後部下方的腹鰭是一個較大的電磁波反射體, 因此殲-20後半球的雷達反射截面應該較大。 不過, 考慮到殲-20可能主要用於遠距截擊, 殲-20主要在遠距離上發射遠端空對空導彈而後撤離,

而不像F-22那樣用於近距格鬥, 因此, 殲-20後半球較大的雷達反射截面並不是不可接受的。

再者, 殲-20的氣動設計也比傳統三代戰機更加優異。 眾所周知, 不像F-22、蘇-35那樣安裝有高性能渦扇發動機和推力向量噴口, 殲-20只能依靠氣動設計來提高其飛行性能。 殲-20採用了全動鴨翼和雙垂尾, 可以說, 這種翼面設計若再配以一款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足以拉近與F-22、蘇-35氣動性能的差距。 自2011年公開露面, 殲-20已經有至少8架原型機用於技術驗證和工程試裝。

圖為疑似殲20換裝渦扇15發動機模型

【思遠軍事第199期】其中就有試裝俄羅斯AL-31FN-M1或渦扇-15改, 這表明發動機還是中國軍方對殲-20主要顧慮因素。 預計隨著中國空軍接收蘇-35S, 中國航空單位可借鑒其上的117S推力向量發動機來改進渦扇-15, 從而使殲-20的氣動性能更上一層樓。 最主要地, 殲-20還具有強悍的遠端打擊能力。

由於殲-20的尺寸在已經面世的五代機中數最大, 因此其內部空間也很大, 這就為在機內部署更多的載油、載彈空間提供了必要條件。

預計殲-20不掛副油箱的作戰半徑與蘇-27相當, 即1500千米。 此外, 殲-20還可以在翼下掛4個副油箱並可以進行空中輸油來增加航程。 總之, 殲-20在隱身性、氣動性和遠航性方面都超過中國現有軍機, 這些特殊性能使其成為中國空軍未來空中戰場的“撒手鐧”裝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