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一地兩用,上可發電,下可養蝦,這是什麼操作?

廣 · 告

防城港:一邊發電一邊養蝦, 年產值達1億元!

“近日, 記者在港口區光坡鎮80mwp、石斑魚等, 預計年產對蝦250萬公斤、魚產品10萬公斤, 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元。

廣西:比普通池塘增加8-10倍以上經濟效益!

近日, 位於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欄沖村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成功並網發電。

據介紹, “漁光互補”是將光伏發電和對蝦工廠化養殖有機結合, 將光伏組件立體佈置於對蝦工廠化養殖車間上方,

採用車間室外發電、室內養殖的模式, 減少屋頂重複投資, 實現工廠化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的雙贏, 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工廠化養殖項目投入1500萬元配備原水處理系統、養殖用水迴圈利用系統、污水生態處理和迴圈利用系統、養殖基地互聯網線上監測系統, 引進工廠化迴圈水養殖裝備和技術, 養殖全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該項目是廣西首個“漁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防城港市首個“漁光互補”集中型光伏電站和工廠化迴圈水養殖基地。

“漁光互補”項目實現了“一地兩用、漁光互補”優化模式, 對蝦養殖由1年養殖2造增加到3-4造, 每造每畝對蝦產量可達4000-5000公斤, 比普通池塘增加8-10倍以上經濟效益。

該專案是由某養殖公司與廣東海洋大學合作,

研發、示範推廣清潔養殖模式和清潔養殖新技術, 採取生態處理廢水技術, 優化養殖環境, 改變了長期集中、單一放養一個品種的養殖方式, 減少養殖環境污染, 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另外, 該項目正在建設集吃、住、遊一體的服務內容, 打造濱海休閒漁業特色, 確保基地可持續發展。

漁光互補專案兩大難題

對於漁光互補專案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難題, 為主的就是如何餵養和如何防止缺氧的問題!對於漁民來說如何解決呢?

先說如何餵養?裝有光伏電站的池塘, 都是一根根支架樹立在那裡, 如果依靠過去的餵養模式, 肯定是費時費力費成本, 現在針對漁光互補專案, 專家對於餵養進行了改進,

在光伏板下鋪設管道, 然後再用風把餌料吹送到光伏板下麵的池塘裡。 在江蘇射陽陳女士的魚塘就是這麼操作的, 效果很好, 在當地已經大面積推廣使用。

再說如何應對缺氧?光伏板覆蓋下陽光無法射進池塘, 水中氧氣溶解量減少, 造成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

水中含氧量下降, 在當下炎熱的夏季魚類時常出現缺氧問題, 嚴重時候還會出現大批量魚類因為缺氧而死亡。 陳女士採用的是在一定距離內安裝增氧機來解決魚類缺氧的問題, 大大減少了魚類出現缺氧的次數。

“漁光互補”專案分析

1

“漁光互補”需要考慮哪些區位條件?

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水域面積較廣地區,便於設置更多太陽能光伏板;太陽輻射能豐富且常規能源短缺地區,電能需求量大;經濟發達,資金雄厚地區、科技較為發達的地區。

2

“漁光互補”模式對當地帶來的有利影響

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水域上面設置,一地兩用,既不浪費也減少了陸地上的占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緩解能源緊張狀況(太陽能發電可以提供電力資源);改善當地的環境品質(太陽能為綠色清潔能源);增加經濟效益(多餘的電量可以併入國家電網);改善魚蝦類生存環境(光伏板可以遮陰)。

3

“漁光互補”模式為何可供喜陰涼的水產養殖

太陽輻射到達河面之前,受到光伏板的阻擋,到達河面的太陽光照面積減少;由於到達河面太陽輻射較小,河面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因此河面溫度較低,適合喜陰涼的魚蝦生長。

END

1

“漁光互補”需要考慮哪些區位條件?

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水域面積較廣地區,便於設置更多太陽能光伏板;太陽輻射能豐富且常規能源短缺地區,電能需求量大;經濟發達,資金雄厚地區、科技較為發達的地區。

2

“漁光互補”模式對當地帶來的有利影響

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水域上面設置,一地兩用,既不浪費也減少了陸地上的占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緩解能源緊張狀況(太陽能發電可以提供電力資源);改善當地的環境品質(太陽能為綠色清潔能源);增加經濟效益(多餘的電量可以併入國家電網);改善魚蝦類生存環境(光伏板可以遮陰)。

3

“漁光互補”模式為何可供喜陰涼的水產養殖

太陽輻射到達河面之前,受到光伏板的阻擋,到達河面的太陽光照面積減少;由於到達河面太陽輻射較小,河面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因此河面溫度較低,適合喜陰涼的魚蝦生長。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