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速食愛情時代的你,有沒有渴望“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 馬, 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01

正和閨蜜愛琳窩在沙發上, 一人捧著半個西瓜, 看著《中國新歌聲》嘖嘖稱讚時,

愛琳突然不說話了, 然後啜泣, 繼而嚎啕大哭。

是的, 葉炫清的一首《從前慢》, 改變了這個愉快的週末夜晚。

“我們在一起4年了, 1460多個日日夜夜, 他居然說分手就分手!”

愛琳口中的他名叫蘇赭, 兩人是高中同窗的青梅竹馬, 彼時也曾經歷過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甜蜜時光。

俗套的愛情故事裡永遠不會缺少幸福的味道。 高中畢業時在知道愛琳報考的學校之後, 蘇赭悄悄的填了同樣的志願, 雖然著實冒了一番風險, 但在開學典禮上相遇的他們, 天知道會有多快樂, 於是兩人順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02

沒成想, 多少甜美的夢想都會有醒來的那一天。

你曾認真想過要陪伴一世的那個人, 現在卻認真的說“想跟你分手”。 你仔細想看清楚對方的眼睛裡是不是有玩笑的意味, 卻想不到他眼裡的認真居然跟當年對你說想“一直照顧你”時是一樣一樣的。

是的, 就是這種“認真”, 讓愛琳很絕望。

這種感覺大約就像《我的前半生》裡陳俊生在咖啡店裡對羅子君說“他愛上了別人”一樣的絕望吧?羅子君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認識到,

她整個人生夢裡的愛人陳俊生, 再也不會回來了。

愛琳也是。

她知道, 無論她多麼懷念自己的愛情, 和兩個人在愛情裡曾經幸福的模樣, 他們都再也回不去了。

電視裡的葉炫清還站在那裡唱著, 歌裡淺吟低唱的, 既是關於愛情的承諾, 也是對於一段感情關係的忠貞。

其實最讓愛琳傷心的並不是分開, 而是對於這段在她看來珍貴萬分的感情, 蘇赭並沒有一點想要修復和挽回的意思。

過去的東西壞了, 人們總想著修一修, 等一等, 再堅持堅持。 而現在的人們呢?“以舊換新”不僅是商場打折的常用語, 也變成了生活中的便利貼。

從前的愛情, 好像更多的是執著到執拗的“傻氣”, 可就是這份"傻氣",卻是現在極珍貴的。

因為從前慢, 慢到一生只能愛一個人。

03

同事阿超是個大齡單身青年, 傳說中的每到過節必被虐的單身狗。 我曾經把一個初中時的好朋友娜娜介紹給他。

約會第二次之後, 娜娜就打電話來找我訴苦, 她說阿超一大早捧著一束花在他家樓下嚷嚷著求婚,

問她要不要嫁給他。

“我連他長相混在人群裡都還不是太能分得清, 他問我要不要嫁給他?”電話那頭的娜娜的語氣裡充滿了匪夷所思。

後來, 兩人慢慢的斷了聯繫。 我好奇, 追問阿超明明都要求婚的人, 為何會放棄。 阿超是這麼回答的:

“也不算是求婚啊, 我就是想問問, 她有沒有可能嫁給我, 如果沒有意向, 那咱們也不用浪費時間在彼此身上了呀”。

04

What?

浪費時間?跟一個還沒答應嫁給你的姑娘約會在現代人眼中都變成了浪費時間麼?

許是看到了我眼中的不可思議, 阿超趕緊又解釋了幾句, 可在我眼中, 這些解釋的言辭更是可笑到了極點。

“我也不是說跟她約會是浪費時間, 可是你看, 我平時多忙你也知道, 咱約會也是擠出來的時間。所以能成不能成,總得先表個態啊你說對不對?”

怎麼能把這麼欠揍的理論說的這麼理直氣壯?聽到這話時的我心裡唯一的念頭就是,“特麼的活該你一輩子單身,下輩子最好也單著吧您呐。”

05

在速食麵流行的日子裡,這好像也變成了一個速食愛情的年代。

男孩子追女生需要一個“表態”,一段不能確定關係的感情,如果沒有了“表態”這個環節,就意味著約會的錢和時間成本都有可能打了水漂。

如此斤斤計較“戀愛成本”的年代,哪還能有那種遞一封手寫的情書,都會羞紅了臉的單純與質樸?

不像過去那些從筆尖落到紙上的一字一句,都輾轉著寫信人的柔腸千回百轉,滿溢出無法言語成文的相思意。

當然,也不是要評價快與慢的情意孰輕孰重。

關鍵是,太容易獲得的回復和情分,總不如細水長流,經過時光醞釀的情緒來的更加穩妥與厚重。

也正是因為我們走的太快了,所以才會在一不經意之間,發現很多明明不久前還在身邊的人,走著走著卻散了。

你可能都還不知道兩個人的腳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步調不一致,也來不及調整自己的步伐去適應對方。

就像愛琳這樣,只能被動的接受“分開”的結果。也如阿超一般,根本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找到匹配自己的節奏。

06

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那段——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魯迅寫給許廣平的那段——

“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要慢一點。”

即便跨越了時空,伊人早已遠去,這些字句讀來卻依然齒頰留香,溫暖異常。因為我們透過這些文字,看到了一顆真切的心。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通訊工具越來越先進,即便身處天涯,兩個人亦可傳情於咫尺之間。可是我們為什麼卻越來越羡慕那些“慢下來”的從前呢?

原因或許很簡單,因為在那些慢下來的時光裡,只有用一顆顆不浮躁的心,方能在質樸的歲月裡,打磨出驚豔了時光的故事。

作者簡介 | 三少

用信念碼字,靠天賦奔跑。

信仰純真美好的傳媒界老司機,文藝圈小清新。

一群老司機,

既有故事還有酒,

你可願意跟著走?

文中配圖視頻均出自網路,

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本文歡迎轉載,

記得注明出處喲。

咱約會也是擠出來的時間。所以能成不能成,總得先表個態啊你說對不對?”

怎麼能把這麼欠揍的理論說的這麼理直氣壯?聽到這話時的我心裡唯一的念頭就是,“特麼的活該你一輩子單身,下輩子最好也單著吧您呐。”

05

在速食麵流行的日子裡,這好像也變成了一個速食愛情的年代。

男孩子追女生需要一個“表態”,一段不能確定關係的感情,如果沒有了“表態”這個環節,就意味著約會的錢和時間成本都有可能打了水漂。

如此斤斤計較“戀愛成本”的年代,哪還能有那種遞一封手寫的情書,都會羞紅了臉的單純與質樸?

不像過去那些從筆尖落到紙上的一字一句,都輾轉著寫信人的柔腸千回百轉,滿溢出無法言語成文的相思意。

當然,也不是要評價快與慢的情意孰輕孰重。

關鍵是,太容易獲得的回復和情分,總不如細水長流,經過時光醞釀的情緒來的更加穩妥與厚重。

也正是因為我們走的太快了,所以才會在一不經意之間,發現很多明明不久前還在身邊的人,走著走著卻散了。

你可能都還不知道兩個人的腳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步調不一致,也來不及調整自己的步伐去適應對方。

就像愛琳這樣,只能被動的接受“分開”的結果。也如阿超一般,根本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找到匹配自己的節奏。

06

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那段——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魯迅寫給許廣平的那段——

“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要慢一點。”

即便跨越了時空,伊人早已遠去,這些字句讀來卻依然齒頰留香,溫暖異常。因為我們透過這些文字,看到了一顆真切的心。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通訊工具越來越先進,即便身處天涯,兩個人亦可傳情於咫尺之間。可是我們為什麼卻越來越羡慕那些“慢下來”的從前呢?

原因或許很簡單,因為在那些慢下來的時光裡,只有用一顆顆不浮躁的心,方能在質樸的歲月裡,打磨出驚豔了時光的故事。

作者簡介 | 三少

用信念碼字,靠天賦奔跑。

信仰純真美好的傳媒界老司機,文藝圈小清新。

一群老司機,

既有故事還有酒,

你可願意跟著走?

文中配圖視頻均出自網路,

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本文歡迎轉載,

記得注明出處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