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穆斯林想到伊斯蘭教勝地,開搞定這張表格

文/山鬼

朝拜宗教聖物、遺跡等行為, 是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存在的情況, 在這些朝拜活動中尤其以全球穆斯林信徒每年伊斯蘭教曆的12月份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進行的朝覲儀式最為浩大, 也最為隆重。 據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官網統計, 在2016年, 全世界前往麥加朝聖的信徒共186萬餘人, 其中來自中國的就有14500餘人。

圍繞著天房叩拜的穆斯林

很多人都明白, 驅使著上百萬人在短時間內湧入麥加城的是信仰的力量, 在伊斯蘭教中, 維繫著基本教義的穆斯林修行的“五功”, 或被稱為“五樁天命”中最神聖的一條就是每個穆斯林, 在有生之年, 都應當去往麥加朝見克爾白一次。 克爾白是位於麥加大清真寺中的一座白色立方體的房子, 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是安拉的居所, 所以朝見了克爾白也就意味著朝拜了安拉, 而去過聖地的穆斯林也會被人們尊稱為“哈吉”,

意為朝覲者。

如此重要的事情, 對於任何信仰虔誠的穆斯林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 但隨著穆斯林在全世界的流散, 絕大多數人因為經濟或其他原因都不能前往麥加朝聖, 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 伊斯蘭教法也規定, 朝覲並不強求, 沒有能力就不用承擔朝覲的義務。 為此在伊斯蘭教中特地為朝覲定下來8條法規, 大致總接起來有三項最為重要:

1.朝覲人員必須是成年人。

2.身體健康, 無論生理還是精神上都沒有疾病。

3.必須有獨立的經濟基礎, 不能為了朝覲而去借債。

麥加大清真寺也叫作“禁寺”

只有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的人才有資格前往麥加朝聖, 而在中國最著名的穆斯林朝聖者就是明朝七下南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宣德八年, 即西元1433年, 鄭和的船隊達到了紅海東岸的“秩達”, 隨後他在這裡停船派遣了他船隊中信仰伊斯蘭教的七位通事, 代表他前往麥加朝聖, 並且還為鄭和帶回來了“天房圖真本”, 也正是因為鄭和虔誠的信仰, 中國的穆斯林都叫鄭和為“馬回回”(馬是鄭和本姓),

他的墓地所在也被人稱為回回山。

很可惜在鄭和之後, 中國人就停止了向遠洋探索是步伐, 所以中國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海上之路也被斷絕, 因此明清時期, 很多前往麥加朝聖的穆斯林, 都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一路向著聖地出發的。 但在當時, 交通不便, 沿途環境惡劣, 並且朝聖的穆斯林多是單獨行動, 所以很多時候只見去程, 不見歸途, 從此就消失在了西去麥加的旅途中,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才有所改善。

1953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四年之後, 在北京成立了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中國的穆斯林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組織日常教務工作和辦理朝覲事宜的團體。 其實早在伊斯蘭教協會成立之前的1952年,

中國就曾經組織過一次穆斯林的朝覲活動, 當時全國16名穆斯林代表組成的團隊, 在達浦生阿訇(回族)以及以明·馬合蘇木大毛拉(維吾爾族)的帶領下, 準備經過香港前往麥加。 但因為當時國際上對中國的封鎖、不瞭解和排斥, 最終此次朝覲計畫未能成行。

不能前往聖地朝覲,這是中國穆斯林心中最為著急的事情,而關於朝覲的轉機一直到1955年的萬隆會議之後才出現。當時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和埃及的納賽爾以及沙特當時的國王費薩爾在不斷的磋商下,最終在當年,由達浦生阿訇帶領的第一批20人的穆斯林團隊踏上了麥加聖城的土地。第二年當中國的穆斯林代表團再次到達的時候,團員們不但親吻了克爾白,還獲得了曾經蒙在天房上的幔帳。但由於當時世界局勢的影響,沙烏地阿拉伯能夠給予中國穆斯林的簽證極少,從1955年到1964年,總共只有132人成功的朝覲了克爾白。

隨著動盪十年的到來,掃蕩一切牛鬼蛇神的旋風也阻擋了中國穆斯林朝聖的腳步,一直到1979年10月19日,中國穆斯林才又一次開啟了朝覲之旅。世界格局變了,中國的經濟水準也開始增長了,所以在隨後的時間裡,中國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人數也逐漸多了起來,從2014年以來,每年中國穆斯林的朝聖人數都保持在14500餘人左右,並且在穩步增長。

天房克爾白的大門

在2006年、2015年,麥加大清真寺在朝聖期間都發生了危險事故,最終造成了數百人的死亡,所以前往麥加朝聖也憑空增加了很大的風險,因此中國對於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信徒,還是採取了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舉措,國務院頒佈的《宗教事務條例》第十一條規定: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公民前往國外朝覲,伊斯蘭教全國性宗敬團體負責組織。

而且在審批朝覲人員的過程中,全國各地的宗教事務部門也多會注意把握朝覲人數的度,每年報給國家宗教事務局的申請限額數要有利於政府控制朝覲的主管道,實現有序朝覲,又要有利於給“朝覲熱”降溫,壓縮零散朝覲人數。由於麥加地理條件艱苦,再加上朝聖期間人數眾多,天氣炎熱,在2016年,除了自然歸真的6人外,在中國穆斯林團隊的努力維持下,還是有16人住院,145人中暑。

最後要勸告那些想要朝聖,但又不願意服從統一安排的穆斯林信徒,根據2012年2月20日起施行的《關於辦理妨害國(邊)境管理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因朝覲事宜“使用以虛假的出入境事由、隱瞞真實身份、冒用他人身份證件等方式騙取的出入境證件出入國(邊)境的”、“編造出境事由、身份資訊或者相關境外關係證明的”人員,均會按照國家相關刑法條例進行懲處。

愛教更要愛國,朝覲也需謹慎。

參考資料: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官網 http://www.chinaislam.net.cn

《朝覲帶隊人員培訓考試複習大綱》

《中國伊斯蘭教》 米壽江 尤佳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4年

不能前往聖地朝覲,這是中國穆斯林心中最為著急的事情,而關於朝覲的轉機一直到1955年的萬隆會議之後才出現。當時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和埃及的納賽爾以及沙特當時的國王費薩爾在不斷的磋商下,最終在當年,由達浦生阿訇帶領的第一批20人的穆斯林團隊踏上了麥加聖城的土地。第二年當中國的穆斯林代表團再次到達的時候,團員們不但親吻了克爾白,還獲得了曾經蒙在天房上的幔帳。但由於當時世界局勢的影響,沙烏地阿拉伯能夠給予中國穆斯林的簽證極少,從1955年到1964年,總共只有132人成功的朝覲了克爾白。

隨著動盪十年的到來,掃蕩一切牛鬼蛇神的旋風也阻擋了中國穆斯林朝聖的腳步,一直到1979年10月19日,中國穆斯林才又一次開啟了朝覲之旅。世界格局變了,中國的經濟水準也開始增長了,所以在隨後的時間裡,中國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人數也逐漸多了起來,從2014年以來,每年中國穆斯林的朝聖人數都保持在14500餘人左右,並且在穩步增長。

天房克爾白的大門

在2006年、2015年,麥加大清真寺在朝聖期間都發生了危險事故,最終造成了數百人的死亡,所以前往麥加朝聖也憑空增加了很大的風險,因此中國對於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信徒,還是採取了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舉措,國務院頒佈的《宗教事務條例》第十一條規定: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公民前往國外朝覲,伊斯蘭教全國性宗敬團體負責組織。

而且在審批朝覲人員的過程中,全國各地的宗教事務部門也多會注意把握朝覲人數的度,每年報給國家宗教事務局的申請限額數要有利於政府控制朝覲的主管道,實現有序朝覲,又要有利於給“朝覲熱”降溫,壓縮零散朝覲人數。由於麥加地理條件艱苦,再加上朝聖期間人數眾多,天氣炎熱,在2016年,除了自然歸真的6人外,在中國穆斯林團隊的努力維持下,還是有16人住院,145人中暑。

最後要勸告那些想要朝聖,但又不願意服從統一安排的穆斯林信徒,根據2012年2月20日起施行的《關於辦理妨害國(邊)境管理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因朝覲事宜“使用以虛假的出入境事由、隱瞞真實身份、冒用他人身份證件等方式騙取的出入境證件出入國(邊)境的”、“編造出境事由、身份資訊或者相關境外關係證明的”人員,均會按照國家相關刑法條例進行懲處。

愛教更要愛國,朝覲也需謹慎。

參考資料: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官網 http://www.chinaislam.net.cn

《朝覲帶隊人員培訓考試複習大綱》

《中國伊斯蘭教》 米壽江 尤佳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4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