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迷失于人造森林之中|美圖

* 圖文選自《穀物·如何擁有一片森林》

GARDENS BY THE BAY

PROJECT FUTURE

———

新加坡市中心東邊不遠處的島嶼南端, 是投資高達 10 億新加坡元(約 50 億元人民幣)的濱海灣花園項目所在地。

這一包括生態系統和大型溫室在內的工程設施坐落於新加坡濱海灣(Marina Bay)。

新加坡的濕潤空氣以及空氣中彌漫的懶散氣息, 讓悠閒的散步成為疲憊的跋涉。

沿著寬闊的海濱大道行走, 樹木夾道, 蔚然成蔭, 我們途經了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 )華麗的階梯和雅致的拱形遊廊。

儘管酒店雪白而豐饒的建築一如海明威和吉卜林頻繁造訪其長吧(Long Bar)時的樣子, 如今卻顯得更像是殖民時代的一處遺跡, 尤其有違濱海灣發展所帶來的“嶄新的新加坡”形象。

這片區域閃耀著未來城市建築的光輝。

從盤旋捲曲的雙螺旋橋(Helix Bridge)到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建造的蓮花狀的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

海灣邊的一切都宣告了新加坡政府通過巨額投入重塑市中心景觀的決心。

假如萊弗士酒店代表的是 20 世紀末遺留下來的古跡, 那麼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Bay Sands Hotel )則象徵著當代的極致奢華。 有資料表明, 這家耗資 71.6 億新加坡元( 約353億元人民幣)興建的酒店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建築。 酒店由三棟摩天大樓構成, 最引以為豪的是樓頂的一座面積約1.2公頃的熱帶空中花園, 遊客們可以在此一覽新加坡海峽水藍色背景下整個獅城的盛景。

沿著新加坡河岸散步, 濱海灣顯得無比寧靜。 零星的晨跑者踏著輕盈的步伐從我們身邊經過, 預示著這個巨大的商貿樞紐開始從夜晚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日光被商業區的玻璃窗反射到水面上, 形成了粼粼波光。

將目光移向對岸, 我們第一次見到了濱海灣花園。 從薛爾思橋(Benjamin Sheares Bridge )下望過去, 圓弧形的溫室從對岸拔地而起, 線條十分流暢, 它們的結構筋條隨著太陽上升、日光不斷加強, 化為光之箭矢。

2006年, 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顯龍開啟了一輪建築競賽, 讓新加坡從一座“花園城市”變成了“ 城市花園”。 這個項目的靈感來自肯辛頓屋頂花園、萊奇沃思花園等 19 世紀和 20 世紀英國園藝設計, 占地面積約 101 公頃, 將提升維多利亞花園風格到當代水準。 這個雄心勃勃的工程最終交由兩家英國建築公司—大聯營公司(Grand Associates)和威爾金森·艾爾公司(Wilkinson Eyre)—設計完成。 在雙方的通力合作下, 一座集自然、科技、生態管理和奇思妙想於一體的迷宮誕生了。

除南極洲以外,地球上每一塊大陸上的植物都彙集在這裡,並受到細緻的呵護。由於這個項目志在展示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所以其中一座玻璃房模仿了乾燥的地中海氣候,而另一座則重現了寒冷濕潤的雲霧森林的環境。

穿過黑暗、逼仄的入口通道,我們進入了內部極其廣闊的雲山(Cloud Mountain)溫室。迎面而來的是高達 35 米的瀑布,散發著彩虹色的光芒,響聲震耳欲聾。玻璃房的穹頂上,一團霧氣嫋嫋地穿過雨林進入附近的人造峽谷,我們的衣服很快便被瀑布飛濺的水霧濕透了。

呼吸著冷冽的山間空氣,欣賞著大束大束的自然光透過玻璃穹頂從樹冠縫隙中傾瀉下來,我們不禁驚歎於設計的簡潔質樸。沿著圍繞主體部分蜿蜒上升的鐵質走廊,我們從山腳爬上了山頂。靠近觀看,可見這一碩大的植物體是由種類繁多的熱帶蕨類植物和鮮花構成的。

和雲山溫室一開始單條上升的路徑不同,在毗鄰的花房( Flower Dome )溫室裡,遊客們可以在石林中自由穿行。在雲山,我們曾被引入了熱帶雨林的深處,而這第二座溫室裡卻種滿了南歐的植物,並講述著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那些區域的物種正在迅速瀕臨滅絕的故事。這個 10100 平方米的空間裡了種滿了形色各異的植物,走在薰衣草田和橄欖樹林間,人們仿佛來到了氣候幹熱的希臘、義大利大陸和薩丁島。

有些人批評這個項目不夠環保,認為這些溫室的耗電量遠大於這座城市裡的一般商用建築,花園的存在也不過是吸引遊客和投資者的一個噱頭。即便如此,此地卻令我深深著迷。

單就景觀奇異性和視覺衝擊力來說,僅將它視為一種概念建築的實驗來欣賞也未嘗不可。如果我們要批評它溫室的能源消耗,可以對比誇讚附近的巨木森林( Supertree Grove ),這個公園主要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應熱水,維持運營,剩餘所需能源來自周圍樹木和灌木叢的斷枝殘葉放入生物鍋爐發的電。

我們迷失在這座人造森林的秘巷小徑裡,仿佛完全遠離了城市的紛擾。

關於 濱海灣公園

GARDENSBYTHEBAY.COM.SG 官網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由濱海南花園(Bay South)、濱海東花園(Bay East)和濱海中花園(Bay Central)三個風格各異的水岸花園連接而成。

GARDENSBYTHEBAY.COM.SG 官網

/ 濱海南花園 /

三個花園中最大的濱海南花園,於2012開業。其屢獲殊榮的冷卻溫室和標誌性的大樹,使新加坡花園登上國際舞臺。在花房(Flower Dome)溫室,不斷變化的花卉展示,包括鬱金香,蘭花,讓人們感受到植物的美好及多樣。

/ 濱海東花園 /

濱海東花園是第二大的花園,它為繁華的城市提供了一個寧靜休息的場所,濱海灣水岸鱗次櫛比的小花園,讓遊客與海濱親密接觸,欣賞金融區優美的天際線。

/ 濱海中花園 /

濱海中花園可以連接濱海南花園及濱海東花園。長達 3 公里的海濱長廊,步於其上,可將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地址:新加坡濱海灣路18 號,郵編 018953

官網:GARDENSBYTHEBAY.COM.SG

PHOTO | ROBBIE LAWRENCE

WORD | ROBBIE LAWRENCE

EDIT | VIOLET

-End-

編輯:楊夢迪 2017.07.23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除南極洲以外,地球上每一塊大陸上的植物都彙集在這裡,並受到細緻的呵護。由於這個項目志在展示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所以其中一座玻璃房模仿了乾燥的地中海氣候,而另一座則重現了寒冷濕潤的雲霧森林的環境。

穿過黑暗、逼仄的入口通道,我們進入了內部極其廣闊的雲山(Cloud Mountain)溫室。迎面而來的是高達 35 米的瀑布,散發著彩虹色的光芒,響聲震耳欲聾。玻璃房的穹頂上,一團霧氣嫋嫋地穿過雨林進入附近的人造峽谷,我們的衣服很快便被瀑布飛濺的水霧濕透了。

呼吸著冷冽的山間空氣,欣賞著大束大束的自然光透過玻璃穹頂從樹冠縫隙中傾瀉下來,我們不禁驚歎於設計的簡潔質樸。沿著圍繞主體部分蜿蜒上升的鐵質走廊,我們從山腳爬上了山頂。靠近觀看,可見這一碩大的植物體是由種類繁多的熱帶蕨類植物和鮮花構成的。

和雲山溫室一開始單條上升的路徑不同,在毗鄰的花房( Flower Dome )溫室裡,遊客們可以在石林中自由穿行。在雲山,我們曾被引入了熱帶雨林的深處,而這第二座溫室裡卻種滿了南歐的植物,並講述著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那些區域的物種正在迅速瀕臨滅絕的故事。這個 10100 平方米的空間裡了種滿了形色各異的植物,走在薰衣草田和橄欖樹林間,人們仿佛來到了氣候幹熱的希臘、義大利大陸和薩丁島。

有些人批評這個項目不夠環保,認為這些溫室的耗電量遠大於這座城市裡的一般商用建築,花園的存在也不過是吸引遊客和投資者的一個噱頭。即便如此,此地卻令我深深著迷。

單就景觀奇異性和視覺衝擊力來說,僅將它視為一種概念建築的實驗來欣賞也未嘗不可。如果我們要批評它溫室的能源消耗,可以對比誇讚附近的巨木森林( Supertree Grove ),這個公園主要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應熱水,維持運營,剩餘所需能源來自周圍樹木和灌木叢的斷枝殘葉放入生物鍋爐發的電。

我們迷失在這座人造森林的秘巷小徑裡,仿佛完全遠離了城市的紛擾。

關於 濱海灣公園

GARDENSBYTHEBAY.COM.SG 官網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由濱海南花園(Bay South)、濱海東花園(Bay East)和濱海中花園(Bay Central)三個風格各異的水岸花園連接而成。

GARDENSBYTHEBAY.COM.SG 官網

/ 濱海南花園 /

三個花園中最大的濱海南花園,於2012開業。其屢獲殊榮的冷卻溫室和標誌性的大樹,使新加坡花園登上國際舞臺。在花房(Flower Dome)溫室,不斷變化的花卉展示,包括鬱金香,蘭花,讓人們感受到植物的美好及多樣。

/ 濱海東花園 /

濱海東花園是第二大的花園,它為繁華的城市提供了一個寧靜休息的場所,濱海灣水岸鱗次櫛比的小花園,讓遊客與海濱親密接觸,欣賞金融區優美的天際線。

/ 濱海中花園 /

濱海中花園可以連接濱海南花園及濱海東花園。長達 3 公里的海濱長廊,步於其上,可將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地址:新加坡濱海灣路18 號,郵編 018953

官網:GARDENSBYTHEBAY.COM.SG

PHOTO | ROBBIE LAWRENCE

WORD | ROBBIE LAWRENCE

EDIT | VIOLET

-End-

編輯:楊夢迪 2017.07.23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