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著高度文明的亞特蘭蒂斯是傳說?一夜間覆滅

亞特蘭蒂斯神秘消失之謎是最能撥弄人們玄思遐想的。 千百年來, 人們一直懷著濃厚的興趣, 孜孜以求, 尋找著它的蹤跡。 時至今日, 關於亞特蘭蒂斯的下落仍是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西元前350年, 柏拉圖在他著名的言論集中寫道:遠古時代, 海峽彼岸有島, 人稱其為“大力神天柱”。 島的面積比小亞細亞和利比亞之和還大……島名亞特蘭蒂斯, 島上有一個偉大而美好的王國。 後來, 亞特蘭蒂斯島遇到飛來橫禍, 經過整一個可怕的白天和黑夜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終於被大海吞沒了。

網路配圖

如果真像柏拉圖所描繪的那樣, 大海吞沒了亞特蘭蒂斯島, 難道就沒有一點一滴可供稽考的遺跡嗎?儘管目前對這個問題還不能作肯定的回答, 但某些令人費解的自然之謎, 卻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是歐洲鰻魚的奇怪回游習慣;其次, 遠隔重洋的埃及金字塔和中南美洲的金字塔在結構上,

何其相似!更令人尋味的是, 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南美洲的瑪雅印第安人之間又為什麼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更引人注目的是, 自從有了海洋學, 人們才對海底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發現整個大西洋海底被一條9000英尺高的海底山脊分割成兩部分。 這條海脊的北部從冰島開始, 蜿蜒南下, 它的南部直抵南極大陸架。 但在亞速爾群島附近, 它變得寬闊廣大, 巍然隆起, 由東至西的寬度幾乎達250英里, 南北長達678英里, 在這一段海底山脊的北部, 有不少海底火山, 其中有些火山的山峰戳破海面, 突兀而出, 形成了現在的亞速爾群島。 海面之下的這塊亞速爾高原, 無論其大小還是形狀, 都與柏拉圖筆下的亞特蘭蒂斯島極其相似。
而從海底800米深處取出的岩芯表明, 在12000年前, 亞速爾海底高原是一個陸地。

因此, 史學家墨克大膽地設想:柏拉圖所說的亞特蘭蒂斯島, 可能就是現在的亞速爾群島下面的海底亞速爾高原;他所說的海峽, 那就是現在的直布羅陀海峽根據這個設想, 墨克對上述自然之謎進行了較為圓滿的解答。

歐洲鰻魚奇怪的回游習慣, 是因為當時亞特蘭蒂斯島離馬尾藻海最近, 島上的淡水河流為這些鰻魚提供了免遭海獸襲擊的天然安全地帶。 於是, 它們就紛紛遊到這裡來避難, 久而久之, 養成一種天性。 儘管亞特蘭蒂斯島早已沉沒, 但這些鰻魚卻在天性的驅使下, 一如既往, 順著墨西哥灣流, 千里迢迢去尋找避難的天國,

竟不知遊到了遙遠的歐洲。 埃及金字塔和南美金字塔以及巴斯克人與瑪雅印第安人的驚人相似, 那是因為地處歐美之間的亞特蘭蒂斯島在當時起著交流兩大洲文化的樞紐作用。

然而, 對於亞特蘭蒂斯島的地理位置, 在學術界仍有爭議,

有的說它在瑞典, 有的說它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島, 有的說它在南非, 有的說它在拉丁美洲的巴哈巴群島, 還有的把它說成在亞洲的斯里蘭卡, 而且各種觀點又各有其依據, 因此, 亞特蘭蒂斯究竟在哪兒, 人們仍在探索著。

根據柏拉圖的記載, 亞特蘭蒂斯島是在一晝夜之間, 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 最終被大海吞沒的。 那麼, 是什麼原因使這麼大的海島在24小時內沉沒的呢?

1930年, 在對;比美大西洋沿岸進行的一次航空測量中, 發現南卡羅來納州查理斯頓市附近的海岸, 酷似一個彈痕累累的戰場, 地面上斑斑點點, 佈滿了大約3000個圓形和橢圓形的洞口, 它們很像是來自西北方上空的許多巨礫襲擊的結果。 另外, 從海底地形上發現,在波多黎各島附近有兩個深達30000英尺,方圓277000平外,從海底地形上發現,在波多黎各島附近有兩個深達30000英尺,方圓277000平方英里的凹陷地帶,地理上稱其為波多黎各地溝。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海底地溝和那數以千計的凹陷痕跡呢?

墨克大膽地把這些凹陷、地溝與柏拉圖的記載聯繫了起來。他認為大約11000年以前,阿多尼斯星組是一組沿著極不正圓的軌道,危險地繞著太陽運轉的星團。這個星團中有一顆小行星A突然脫離星團,它像一枚巨型火箭,以雷霆萬鈞之勢,從西北方向撲向地球。根據波多黎各地溝的大小,估計這顆魔鬼般的小行星A,直徑大約有6英里。就是這個小行星A給地球帶來了無數災難:地震、全球氣候變化、洪水以及亞特蘭蒂斯的沉沒。

人類大約經過3000年的時間,才從小行星A所造成的這場浩劫中恢復過來。到西元前4000年左右,當人類重建文明的時候,柏拉圖粗陋記載中的亞特蘭蒂斯島,變成了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名字,它所創造的科學、藝術和語言的痕跡,早已蕩滌殆盡。於是,亞特蘭蒂斯島就成了歷史的啞謎。

這塊在遙遠的過去突然失蹤了的陸地,隨同它光輝燦爛的文明,究竟到哪裡去了?看來,人類需要艱苦地積累用來探索海洋深處和發現天體中出軌的行星所依據的科學知識。到那時候,亞特蘭蒂斯沉島之謎方能真正揭開。

從海底地形上發現,在波多黎各島附近有兩個深達30000英尺,方圓277000平外,從海底地形上發現,在波多黎各島附近有兩個深達30000英尺,方圓277000平方英里的凹陷地帶,地理上稱其為波多黎各地溝。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海底地溝和那數以千計的凹陷痕跡呢?

墨克大膽地把這些凹陷、地溝與柏拉圖的記載聯繫了起來。他認為大約11000年以前,阿多尼斯星組是一組沿著極不正圓的軌道,危險地繞著太陽運轉的星團。這個星團中有一顆小行星A突然脫離星團,它像一枚巨型火箭,以雷霆萬鈞之勢,從西北方向撲向地球。根據波多黎各地溝的大小,估計這顆魔鬼般的小行星A,直徑大約有6英里。就是這個小行星A給地球帶來了無數災難:地震、全球氣候變化、洪水以及亞特蘭蒂斯的沉沒。

人類大約經過3000年的時間,才從小行星A所造成的這場浩劫中恢復過來。到西元前4000年左右,當人類重建文明的時候,柏拉圖粗陋記載中的亞特蘭蒂斯島,變成了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名字,它所創造的科學、藝術和語言的痕跡,早已蕩滌殆盡。於是,亞特蘭蒂斯島就成了歷史的啞謎。

這塊在遙遠的過去突然失蹤了的陸地,隨同它光輝燦爛的文明,究竟到哪裡去了?看來,人類需要艱苦地積累用來探索海洋深處和發現天體中出軌的行星所依據的科學知識。到那時候,亞特蘭蒂斯沉島之謎方能真正揭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