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黑龍江尚志暴雨災害丨昨日消防官兵徒步15公里,抬出一名受傷災民!

2017-07-22 黑龍江晨報

尚志市局部區域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後,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搶險突擊隊派立即趕赴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21日8時50分,8名消防官兵徒步使用擔架抬行一名腳部被釘子貫穿感染的村民15公里後,

借助1天前架設的滑索, 成功將傷者送到120急救車上, 此時家屬泣不成聲,一個勁地說著感謝。

20日中午13時, 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搶險突擊隊派出9人小隊使用滑索越過被河水衝垮的橋樑,

到達災區腹地紅石屯。

通過詢問當地村幹部瞭解到, 一隊安全, 三隊人跑到二隊集中避險, 二隊受災較重, 可能有人員被困和受傷需要救助。 從滑索落地點到二隊, 小隊徒步行軍近4小時。 這個過程始終降雨, 所有人的衣服都濕透了, 鄉間土路基本全被沖毀,

小隊成員們通過手把手趟水渡過, 個別處水深沒過膝蓋, 水流湍急。

17時左右抵達二隊, 救援人員發現一名被困群眾因躲避山洪腳部被釘子紮傷貫穿, 已經發生紅腫、出現感染現象, 受傷人員無法移動, 為了保證安全, 救援人員決定第二天將傷者轉運, 救援人員晚上就睡在了災民家。

突擊小隊隊長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戰訓處處長王貴軍和哈爾濱市公安消防支隊副參謀長張本鑫當即決定, 現場製作擔架, 將受傷人員立即向外轉移, 並第一時間和指揮部聯繫, 派醫療救護人員做好接受傷患準備。

由於現場沒有擔架, 隊員陳賡和孫渝德從現場找到兩根較為完整的碗口粗的樹幹, 用鐵絲把從老鄉家借來的絲袋子綁在樹幹上, 做好簡易擔架。 以四人手抬、兩人肩扛的方式把受傷人員向外轉移。

21日6時50分從當地出發, 10點到達滑索點。 由於20日夜間持續降雨導致水位上漲, 對轉移人員行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部分路段泥濘濕滑和高低落差, 有隊員滑倒, 但擔架始終未落地。

21日8點50分, 消防官兵在泥濘中徒步15公里到達滑索橫渡地點。 當傷患安全渡過急流後, 另一組官兵立即接手, 分成四批迅速將傷患送交120醫護人員手中。

消防官兵徒步15公里救出被困群眾,並使用索道安全接力營救

傷者的妹妹劉女士說,“當時我們就是逃生,哥哥的腳部被紮傷了,謝謝消防官兵徒步這麼遠把我哥哥抬了出來……”劉女士泣不成聲。同時,消防官兵還用滑索將多名移動通訊搶修人員送進受災核心區域。

另訊:19日下午,尚志大隊消防官兵到達災區,10裡屯處有7人被困石頭上非常危險,救援組攜帶衝鋒舟和繩索徒步趕赴現場將被困人員救出。

20日3時,消防官兵接到消息稱,沖河大橋後面還有兩個村失聯,以及小河南屯400多戶村民失聯。消防官兵趕到後組織村民有序疏散。救援人員在元寶屯瞭解到,有1名60多歲老人被困與養魚池旁的房屋,救援組立即尋找熟悉實地環境的村幹部,在其帶領下徒步繞道2.5公里、經過3個小河流之後到達被困老人身邊,把他從被困區域中救出。

消防官兵營救被困群眾

另一救援小組解救三合村8名被困群眾,其中2名老人行動不便,當時房屋毗鄰河流,隨時可能垮塌。消防官兵利用1輛皮筏艇,救生拋投器,大繩進行強渡。由於水量大,水速急,加之水中沖有沙石,在連續兩次強渡失敗後,突擊隊將救援地點改在相對較緩的下游100米處,涉水過河救援,經過幾個小時的營救,成功將被困群眾救出。

珍珠山鄉受災小姐妹:

安置點裡挺好的 謝謝叔叔阿姨送給我們零食

21日中午,記者來到珍珠山鄉政府附近的一處受災群眾安置點。院子裡的涼棚下,民政部門送來的食品、水,熱心商家送來的麵包、水果碼放整齊。

安置點的走廊裡,因避險匆忙來不及攜帶足夠衣物的村民,正在領取愛心市民捐助的衣服。安置點裡,一對家住榆林村前河屯的王姓小姐妹正跟著媽媽和奶奶午休,其中僅有4、5歲的小妹妹對著記者的鏡頭甜甜地笑了,她說:“今天上午來了好多叔叔、阿姨,他們送來了麵包、西瓜,還有好吃的零食,我和姐姐都喜歡他們!”小姐妹的媽媽周琴仙告訴記者,她們一家是20日來到安置點的。

當日暴雨過後,一家人被困在了大水包圍的家裡,直到20日中午,武警將她們從屋中救出,並乘衝鋒舟轉運到了安全地帶。當晚她帶著老人和孩子,在安置點裡睡得特別放心,她說:“昨天一晚上睡得特別舒服,前幾天一直下雨,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死,只有昨天是睡得最好的。今天早上有人給我們送來了早餐,中午吃的有葷有素,還有水果,伙食很好。雖然家裡遭了災,但卻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心裡特別踏實!”

記者 肖勁彪 史天一文攝

武警黑龍江總隊高效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7月21日,洪峰過境第二天,伴隨著大雨停止,天空逐漸放晴,水位下降。根據聯指命令,武警黑龍江總隊迅速參與到災後重建的工作中,幫助受災群眾重新建設家園、重拾生活信心。

接到命令後,武警黑龍江總隊迅速進行部署,要求各級要把災後重建作為踐行軍隊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考場,要堅持救援、重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各分隊一方面持續做好搶險救援工作,另一方面全力組織道路疏通、廢墟清理、搶運糧食等任務。

午後的三道沖河畔,烈日炙烤著大地。官兵們不畏酷暑、揮汗如雨,力爭在最快時間內將救援物資送到一線災民手中,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推動災區生活秩序恢復。

消防官兵徒步15公里救出被困群眾,並使用索道安全接力營救

傷者的妹妹劉女士說,“當時我們就是逃生,哥哥的腳部被紮傷了,謝謝消防官兵徒步這麼遠把我哥哥抬了出來……”劉女士泣不成聲。同時,消防官兵還用滑索將多名移動通訊搶修人員送進受災核心區域。

另訊:19日下午,尚志大隊消防官兵到達災區,10裡屯處有7人被困石頭上非常危險,救援組攜帶衝鋒舟和繩索徒步趕赴現場將被困人員救出。

20日3時,消防官兵接到消息稱,沖河大橋後面還有兩個村失聯,以及小河南屯400多戶村民失聯。消防官兵趕到後組織村民有序疏散。救援人員在元寶屯瞭解到,有1名60多歲老人被困與養魚池旁的房屋,救援組立即尋找熟悉實地環境的村幹部,在其帶領下徒步繞道2.5公里、經過3個小河流之後到達被困老人身邊,把他從被困區域中救出。

消防官兵營救被困群眾

另一救援小組解救三合村8名被困群眾,其中2名老人行動不便,當時房屋毗鄰河流,隨時可能垮塌。消防官兵利用1輛皮筏艇,救生拋投器,大繩進行強渡。由於水量大,水速急,加之水中沖有沙石,在連續兩次強渡失敗後,突擊隊將救援地點改在相對較緩的下游100米處,涉水過河救援,經過幾個小時的營救,成功將被困群眾救出。

珍珠山鄉受災小姐妹:

安置點裡挺好的 謝謝叔叔阿姨送給我們零食

21日中午,記者來到珍珠山鄉政府附近的一處受災群眾安置點。院子裡的涼棚下,民政部門送來的食品、水,熱心商家送來的麵包、水果碼放整齊。

安置點的走廊裡,因避險匆忙來不及攜帶足夠衣物的村民,正在領取愛心市民捐助的衣服。安置點裡,一對家住榆林村前河屯的王姓小姐妹正跟著媽媽和奶奶午休,其中僅有4、5歲的小妹妹對著記者的鏡頭甜甜地笑了,她說:“今天上午來了好多叔叔、阿姨,他們送來了麵包、西瓜,還有好吃的零食,我和姐姐都喜歡他們!”小姐妹的媽媽周琴仙告訴記者,她們一家是20日來到安置點的。

當日暴雨過後,一家人被困在了大水包圍的家裡,直到20日中午,武警將她們從屋中救出,並乘衝鋒舟轉運到了安全地帶。當晚她帶著老人和孩子,在安置點裡睡得特別放心,她說:“昨天一晚上睡得特別舒服,前幾天一直下雨,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死,只有昨天是睡得最好的。今天早上有人給我們送來了早餐,中午吃的有葷有素,還有水果,伙食很好。雖然家裡遭了災,但卻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心裡特別踏實!”

記者 肖勁彪 史天一文攝

武警黑龍江總隊高效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7月21日,洪峰過境第二天,伴隨著大雨停止,天空逐漸放晴,水位下降。根據聯指命令,武警黑龍江總隊迅速參與到災後重建的工作中,幫助受災群眾重新建設家園、重拾生活信心。

接到命令後,武警黑龍江總隊迅速進行部署,要求各級要把災後重建作為踐行軍隊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考場,要堅持救援、重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各分隊一方面持續做好搶險救援工作,另一方面全力組織道路疏通、廢墟清理、搶運糧食等任務。

午後的三道沖河畔,烈日炙烤著大地。官兵們不畏酷暑、揮汗如雨,力爭在最快時間內將救援物資送到一線災民手中,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推動災區生活秩序恢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