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信長之野望:大志》PC版高清截圖 武將新立繪公開

光榮於近日, 公佈了預定今年冬季發售的《信長之野望》系列最新作, 《信長之野望:大志(Nobunagas Ambition: Taishi)》(PS4/PC)的最新情報。 遊戲將導入全新變革的「內政」與「外交」等遊戲系統。

圖為本作PC版的遊戲畫面。 玩家可以體驗到操作簡易, 但極富深度的遊戲性。

「評定」與「方策」蘊育出國家發展的獨特變化

在本作中, 與每月收支報告不同, 每季有「評定」用以決定勢力發展的方針。 在「評定」的過程中, 家臣們會對身為大名的玩家提出各種提案,

透過採用提案, 勢力可以獲得「施策力」。 消耗施策力, 就可以實行強化勢力的「方策」。

評定時的畫面。 部下會提供各種提案, 但採用的數量有所限制

方策有農業、商業、軍事等種類, 為了實行方策, 對應各種種類的施策力是必須的。 要優先發展哪個領域,

是玩家的自由。 此外, 依據每位大名的「志」, 能夠採用的方策是不同的, 所以對應「志」, 玩家可以體驗到發展各種各樣的勢力。

家臣們的提案, 不只會獲得施策力, 也有能即時發揮效果的「追加效果」。 採用家臣的提案時, 是要優先考慮高施策力,

以追求長期的強化, 還是要採用擁有即效性的追加效果, 需要玩家們慎重地判斷。 一邊思考目標, 一邊取捨選擇家臣的提案, 就能打造出夢想中的國家。

系列首度以「商圈」為基礎的「商業」系統

在《信長之野望 大志》中, 各大名會雇用一些御用商人, 他們在全國各地的「商圈」行商。 因為部分收益歸勢力所有, 所以支持他們的行商、增加自身勢力的商圈, 與增強國力息息相關。

商圈有「普通商圈」與「特殊商圈」兩種。 普通商圈是在全國數量較多的發展中商圈, 玩家可以利用「進出」開始商業行為。 雖然許多勢力進出的普通商圈的發展速度會變快, 但因為各勢力間會瓜分收益,造成收入變少。

在自身勢力內的商圈進行「投資」,提高自身勢力的影響力,就能夠把其他勢力趕出商圈以進行「獨佔」。此外,為了增加自身可以進出的商圈,需要和接鄰勢力締結邦交,或是攻打其他勢力以擴張領土。

在「普通商圈」中,有時須與其他勢力進行商業競爭。雖然市場的成長很快,但自身勢力能得到的金額會減少

特殊商圈則是在一個地域內發展起來的巨大商業組合的商圈。每個勢力可以從自身勢力內的特殊商圈收到一定的月額,想要進出、獨佔特殊商圈是困難的,但勢力獨佔後能從特殊商圈中得到各種優惠,能有利於跟其他勢力之間的經濟戰爭。

雖然商圈能擴展到自身勢力範圍外,但為此必須與其他勢力締結邦交。如果外交無法解決,就只有戰爭一途

還有,部分大名根據其「志」,可以發展與其他勢力不同的獨特經濟,例如蓋「樂市樂座」。在與其他勢力展開經濟戰爭的過程中,如何發展、保衛全國的商圈網路,是玩家的一大商業課題。其中也蘊涵著上升至軍事衝突的可能。

內政與軍事平衡的要點「人口」與「募兵」

在本作中,重點是增加領民(據點的人口),以及思考如何分配任務給他們。如果分配在農地中,使之成為農民,就能增加兵糧收入;如果給予薪俸,使之成為步兵,就能提高軍事力。

因此增加領民是內政發展的目標之一。人民傾向追求平和安定的土地,所以沒有戰爭又富饒的土地較容易聚集人口。此外,每個據點的「民忠」也是人口移動的重要因素。民忠會根據農業、商業等內政的發展與合戰的勝利而提高。

領民大致上分成「農民」、「農兵」、「雜役」、「流民」,玩家可在「募兵」中管理比例。如果讓農民變成農兵的話兵數會增加,但半農半士的狀態下可以得到的兵糧會比純農民時期少。

雜役可以透過雇用流民而增加。雖然他們不直接影響兵糧收入,但要給月錢做為俸祿,經濟能力是必須的。

如何分配「農民」、「農兵」、「雜役」、「流民」的比例,符合勢力特徵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即使金錢收入不多,但有廣闊農地的話,就以農兵為主體保衛國家。即便農地狹小,若商業很強的話,也能用金錢雇用雜役,所以關鍵是如何制定符合各個勢力的方針,藉以提高軍事能力。

季節不同,指令會產生變化!更追求規劃性的「農業」

農業發展能為自身勢力帶來「兵糧收入增加」、「農地擴大」、「提升民忠」等「人口增加」的各種恩惠,也是創造軍事基盤的重要要素。例如,因為行軍中的部隊經常要消耗兵糧,在增加兵力的同時必須確保兵糧。

此外,在確保以農兵為中心的兵力時,擴張農地以增加農民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另一方面,不依賴農兵,而是雇用雜役時,流民的增加也是必要的。民忠的維持與提升是一大課題,推廣農業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季節變化的農業,需要用中長程的視野來實施內政

本作的農業,除了透過「開墾」擴大農地以外,還準備了各種為了增加收穫的「支持」。每個據點都會以「肥沃度」、「產能」、「治水」等標示農業發展的程度,透過支持提升這些指標,就能增加收穫。

春天時給予農民品質良好的種子,讓他們「播種」,夏天要實行「灌溉」等,根據季節不同,能夠實行的政策會有變化,所以一年間有計畫地推進農藥是重要的。

此外,在「支持」中,每個項目的實行次數是有限制的,為了增加次數,需要使用專用的「方策」。例如為了實施方策,用以增加提高據點肥沃度的「肥料」的使用次數,就必須在領土內增加能夠有效取得原料的「漁港」或「馬產地」。

像這樣活用「評定」或「方策」,增加農業支持的手段,強化自身勢力。

勢力間的「利害」與「感情」交錯成「外交」

群雄割據的各大名,有基於自身的「志」所發展出來的外交方針,例如希望家名存續的大名會與周圍的大國聯手,有志於統一天下的大名則會與成為進京障礙的勢力敵對。

此外,本作中用「利害」與「感情」兩軸表示其他勢力的「心證」。利害狀況是對立還是一致,會根據「進攻路線不衝突」、「想攻擊共同勢力」等狀況而有所變動。

另一方面,感情表示某勢力對某勢力的好惡,玩家可以任命撮合勢力間關係的「奏者」來改善感情。藉由改善心證,可以與目前沒有關係的勢力締結邦交,建構外交關係。

和其他勢力的關係,用像雷達圖的圖表表示

有了邦交後,玩家可以進出其勢力領域內的商圈,增加了「交涉」要素。在「交涉」中,包括從同盟、停戰等外交關係的締結,到換取金錢物資,甚至是戰爭的講和與降伏等,各勢力間可以進行各種交換。

此外,面對我方的要求,對方也會提出交換條件,玩家可以享受交涉策略的樂趣。

多層次的交涉內容。有「金錢」、「通商」、「同盟」、「城割讓」等各種選項

另一方面,如果怠於外交,自身勢力就有被孤立的危險,不只會發生戰爭,在內政上,特別是對商業發展有不利影響。還有,我方要侵略的小國,也會對利害一致的強國尋求援助,造成不利於我方的局勢。

因此,時常注意與周圍勢力的關係,是邁向一統天下的捷徑。

登場武將超過2000名!本作更新武將新立繪

本作的登場武將中,有許多全新繪製的武將與公主。此外,部分武將有戰時與平時兩種圖像,目前公開了「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在本作中的立繪。

豐臣秀吉(戰時)

豐臣秀吉(平時)

德川家康(戰時)

德川家康(平時)

蜂須賀小六

堀秀政

瀨名姫(築山殿)

在更精細的3D全國地圖上描繪的名城

在前作中廣受好評的「3D全國地圖」,在本作中更加精細。無論是平原城市還是山城,在全國地圖上的城市模型都有表現出其詳細特徵,更加美麗、真實地描繪出戰國時代的日本。

但因為各勢力間會瓜分收益,造成收入變少。

在自身勢力內的商圈進行「投資」,提高自身勢力的影響力,就能夠把其他勢力趕出商圈以進行「獨佔」。此外,為了增加自身可以進出的商圈,需要和接鄰勢力締結邦交,或是攻打其他勢力以擴張領土。

在「普通商圈」中,有時須與其他勢力進行商業競爭。雖然市場的成長很快,但自身勢力能得到的金額會減少

特殊商圈則是在一個地域內發展起來的巨大商業組合的商圈。每個勢力可以從自身勢力內的特殊商圈收到一定的月額,想要進出、獨佔特殊商圈是困難的,但勢力獨佔後能從特殊商圈中得到各種優惠,能有利於跟其他勢力之間的經濟戰爭。

雖然商圈能擴展到自身勢力範圍外,但為此必須與其他勢力締結邦交。如果外交無法解決,就只有戰爭一途

還有,部分大名根據其「志」,可以發展與其他勢力不同的獨特經濟,例如蓋「樂市樂座」。在與其他勢力展開經濟戰爭的過程中,如何發展、保衛全國的商圈網路,是玩家的一大商業課題。其中也蘊涵著上升至軍事衝突的可能。

內政與軍事平衡的要點「人口」與「募兵」

在本作中,重點是增加領民(據點的人口),以及思考如何分配任務給他們。如果分配在農地中,使之成為農民,就能增加兵糧收入;如果給予薪俸,使之成為步兵,就能提高軍事力。

因此增加領民是內政發展的目標之一。人民傾向追求平和安定的土地,所以沒有戰爭又富饒的土地較容易聚集人口。此外,每個據點的「民忠」也是人口移動的重要因素。民忠會根據農業、商業等內政的發展與合戰的勝利而提高。

領民大致上分成「農民」、「農兵」、「雜役」、「流民」,玩家可在「募兵」中管理比例。如果讓農民變成農兵的話兵數會增加,但半農半士的狀態下可以得到的兵糧會比純農民時期少。

雜役可以透過雇用流民而增加。雖然他們不直接影響兵糧收入,但要給月錢做為俸祿,經濟能力是必須的。

如何分配「農民」、「農兵」、「雜役」、「流民」的比例,符合勢力特徵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即使金錢收入不多,但有廣闊農地的話,就以農兵為主體保衛國家。即便農地狹小,若商業很強的話,也能用金錢雇用雜役,所以關鍵是如何制定符合各個勢力的方針,藉以提高軍事能力。

季節不同,指令會產生變化!更追求規劃性的「農業」

農業發展能為自身勢力帶來「兵糧收入增加」、「農地擴大」、「提升民忠」等「人口增加」的各種恩惠,也是創造軍事基盤的重要要素。例如,因為行軍中的部隊經常要消耗兵糧,在增加兵力的同時必須確保兵糧。

此外,在確保以農兵為中心的兵力時,擴張農地以增加農民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另一方面,不依賴農兵,而是雇用雜役時,流民的增加也是必要的。民忠的維持與提升是一大課題,推廣農業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季節變化的農業,需要用中長程的視野來實施內政

本作的農業,除了透過「開墾」擴大農地以外,還準備了各種為了增加收穫的「支持」。每個據點都會以「肥沃度」、「產能」、「治水」等標示農業發展的程度,透過支持提升這些指標,就能增加收穫。

春天時給予農民品質良好的種子,讓他們「播種」,夏天要實行「灌溉」等,根據季節不同,能夠實行的政策會有變化,所以一年間有計畫地推進農藥是重要的。

此外,在「支持」中,每個項目的實行次數是有限制的,為了增加次數,需要使用專用的「方策」。例如為了實施方策,用以增加提高據點肥沃度的「肥料」的使用次數,就必須在領土內增加能夠有效取得原料的「漁港」或「馬產地」。

像這樣活用「評定」或「方策」,增加農業支持的手段,強化自身勢力。

勢力間的「利害」與「感情」交錯成「外交」

群雄割據的各大名,有基於自身的「志」所發展出來的外交方針,例如希望家名存續的大名會與周圍的大國聯手,有志於統一天下的大名則會與成為進京障礙的勢力敵對。

此外,本作中用「利害」與「感情」兩軸表示其他勢力的「心證」。利害狀況是對立還是一致,會根據「進攻路線不衝突」、「想攻擊共同勢力」等狀況而有所變動。

另一方面,感情表示某勢力對某勢力的好惡,玩家可以任命撮合勢力間關係的「奏者」來改善感情。藉由改善心證,可以與目前沒有關係的勢力締結邦交,建構外交關係。

和其他勢力的關係,用像雷達圖的圖表表示

有了邦交後,玩家可以進出其勢力領域內的商圈,增加了「交涉」要素。在「交涉」中,包括從同盟、停戰等外交關係的締結,到換取金錢物資,甚至是戰爭的講和與降伏等,各勢力間可以進行各種交換。

此外,面對我方的要求,對方也會提出交換條件,玩家可以享受交涉策略的樂趣。

多層次的交涉內容。有「金錢」、「通商」、「同盟」、「城割讓」等各種選項

另一方面,如果怠於外交,自身勢力就有被孤立的危險,不只會發生戰爭,在內政上,特別是對商業發展有不利影響。還有,我方要侵略的小國,也會對利害一致的強國尋求援助,造成不利於我方的局勢。

因此,時常注意與周圍勢力的關係,是邁向一統天下的捷徑。

登場武將超過2000名!本作更新武將新立繪

本作的登場武將中,有許多全新繪製的武將與公主。此外,部分武將有戰時與平時兩種圖像,目前公開了「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在本作中的立繪。

豐臣秀吉(戰時)

豐臣秀吉(平時)

德川家康(戰時)

德川家康(平時)

蜂須賀小六

堀秀政

瀨名姫(築山殿)

在更精細的3D全國地圖上描繪的名城

在前作中廣受好評的「3D全國地圖」,在本作中更加精細。無論是平原城市還是山城,在全國地圖上的城市模型都有表現出其詳細特徵,更加美麗、真實地描繪出戰國時代的日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