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地出臺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 這7類人收入看漲

近期, 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發佈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 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七大重點群體推出激勵計畫, 出臺了不少促進居民增收的實招、硬招。

多地出臺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

國務院去年公佈了《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 提出實施七大群體激勵計畫, 並要求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 研究制定本地區促進居民增收的具體辦法, 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工作機制, 對重點群體實施精准激勵。

近期, 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出臺了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 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隊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七大重點群體, 提出有針對性的激勵計畫。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 目前已經對外公佈相關實施方案或工作方案的至少有廣東、甘肅、雲南、安徽、河北、浙江、福建、天津等地。

在專家看來, 上述七大群體代表了勞動者中的大多數和關鍵少數, 增收潛力大, 帶動能力強, 對這些群體的有效激勵, 就是牽住了“牛鼻子”, 能夠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全體城鄉居民增收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諸多實招激勵七大重點群體增收

梳理可見, 上述已經出臺方案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 提出了諸多促進居民增收的實招、硬招。

如, 對於技能人才, 浙江、廣東、甘肅等地要求, 對重點領域緊缺的技術工人在城市落戶、購租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雲南也提出, 清除緊缺技術工人在全省大中城市落戶、買房、子女就學等方面的障礙。

對於新型職業農民, 河北提出, 到2020年, 全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浙江明確, 支持大中專學校辦好涉農專業, 培育一批“農創客”“新農人”。 到2019年底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10萬元薄弱村。

對於科研人員, 廣東明確, 經所在單位同意, 科研人員可到企業等兼職、高校教師可開展多點教學並獲得合法收入;甘肅明確,

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批准, 可離崗從事各類創新創業活動, 創業期間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

對於小微創業者, 河北提出, 開展減費讓利, 嚴格限制對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諮詢費等, 對發展前景好但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 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準;安徽提出, 加大創業扶持力度, 提高創業成功率。 對創業失敗的失業登記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並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

對於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浙江要求, 強化民營企業家創業激勵, 落實市場准入和企業投資專案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切實消除各類隱性壁壘;安徽也提出, 強化民營企業家創業激勵。 取消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的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

不得設置或提高民間資本准入門檻。

對於基層幹部隊伍, 浙江、安徽等多地提出, 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性收入中的比重, 落實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廣東還提出, 改善基層教師待遇, 逐步提高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

對於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 福建明確, 對實現就業的低保對象, 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 可按其就業收入或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20%~30%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廣東明確, 到2018年底, 實現有職業技能提升意願且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100%得到免費技工教育或技能晉升培訓。

避免誤區:增收激勵不是簡單漲工資

記者注意到,很多人看到“增收”這個詞語時,會關心這是不是意味著要漲工資了?

對此,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其核心是激勵導向,不是簡單漲工資或提高福利,而是通過有效激勵,一方面激發創收創富的內生動力,一方面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

“實施七大群體激勵計畫,就是要分群體施策,找准各自的重點,”上述負責人稱,比如技能人才關鍵要實現技高者多得,新型職業農民關鍵是推進職業化,小微創業者關鍵是降低創業成本,科研人員關鍵是實現工資性收入、專案激勵、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重激勵,企業家關鍵是解決產權保護法治化,基層幹部隊伍關鍵是完善工資制度,困難群體關鍵是提升人力資本。

避免誤區:增收激勵不是簡單漲工資

記者注意到,很多人看到“增收”這個詞語時,會關心這是不是意味著要漲工資了?

對此,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其核心是激勵導向,不是簡單漲工資或提高福利,而是通過有效激勵,一方面激發創收創富的內生動力,一方面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

“實施七大群體激勵計畫,就是要分群體施策,找准各自的重點,”上述負責人稱,比如技能人才關鍵要實現技高者多得,新型職業農民關鍵是推進職業化,小微創業者關鍵是降低創業成本,科研人員關鍵是實現工資性收入、專案激勵、成果轉化獎勵等多重激勵,企業家關鍵是解決產權保護法治化,基層幹部隊伍關鍵是完善工資制度,困難群體關鍵是提升人力資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