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航太專家遭美拒簽 美學者:現行政策損害科學之例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華淩)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3月21日報導, 因被美國駐華大使館拒簽, 負責我國月球和火星開發計畫的中國月球和空間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國斌, 無法出席原定於3月19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行的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 並在“microsymposium 58”研討會上做關於中國開發月球和火星計畫的主題演講。

據該研討會組織者、布朗大學地質科學教授吉姆·海德表示, 經過中國政府審批同意, 于國斌被授權允許在此次研討會上提供中國月球和火星發送計畫的“重要更新”內容。 然而, 美大使館卻拒絕向他發放赴美簽證。

他說, 美使館至今尚未回復3月19日詢問拒簽原因的電子郵件。 不過, 來自中國高校、科研院所的其他約20位科學家沒被拒簽。

報導稱, 海德教授曾在訪華時與中國科學家會面, 並概述了自己的探測研究工作。 他認為, 中國的“計畫非常有力度”。 下一個重要里程碑是中國今年11月底計畫發射嫦娥五號, 從月球帶回採樣結果。 中國有可能提前完成人類在2020年或2030年在月球極地地區採集樣本並帶回。 中國還將啟動2020年登陸火星的計畫, 以及正在研究的約2030年從火星採樣返回的任務。 過去中國沒有出現主要的月球和行星科學團體, 但近十年發展迅速。

儘管存在拒簽和其他合作中的障礙, 如NASA近年的撥款法案中有限制與中國雙邊合作的規定,

但海德教授表示, 非常期待未來能與中國有更大的合作。 他還提及自己曾與俄羅斯和前蘇聯科學家一起工作近45年, 即使在冷戰期間也克服了技術轉移和其他障礙, 科學界只有合作和協作才能獲得巨大的進步。

另據外媒稱, 當時一位與會人員凱薩琳·曼特對此也表達了不滿, 認為“這(拒簽)對研討會而言是恥辱, 因為該會是一次關於空間探索的重要合作。 ”另一位與會人員艾倫·R指出, “中國月球和空間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國斌遭美國拒簽, 而不能來做主題演講。 這是另一個現行政策損害科學之例。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