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給吳亦凡和成龍電影找配樂月入200萬,音樂版權的新市場有待開發

個人音樂領域水深火熱, 對手成群, 商業音樂版權領域長期存在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交易管理成本高等問題。 作為一家為商業客戶“找音樂”的平臺, V.Fine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實現盈利?

本文共計2869個字, 閱讀時間5分鐘。

文 / 劉娜

專案要點:

V.Fine為音樂版權購買方提供版權服務和定制服務兩種業務, 客戶量龐大, 目前已經實現盈利。

95後的V.Fine CEO唐子禦目前是光華管理學院本科在讀學生。 創始團隊目前35人, 核心團隊來自于北大、清華和中國傳媒大學。

V.Fine日前獲得600萬元天使投資, 由星瀚資本領投, 水木基金、真格基金等跟投, 其中星瀚資本是幾個月前V.Fine的180萬元種子輪投資方。

有這樣一家公司, 他們給吳亦凡的電影《爵跡》找來了音樂, 給New Balance的新廣告找來了主題音樂, 但你們都不知道這家公司, 因為這家公司做的多數是2B業務, 所以相對低調。

如今音樂版權領域可謂是風聲鶴唳,

前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 音樂存量市場已被巨頭瓜分, 後有豆瓣電臺、荔枝FM、企鵝FM等大小電臺試圖蠶食剩下的一杯羹。

個人音樂領域水深火熱, 對手成群, V.Fine和它剛滿20歲的創始人看到了商業音樂版權領域的處女地, 該領域長期存在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交易管理成本高等問題。 作為一家為商業客戶“找音樂”的平臺, 他們填補了這一空白, 並實現盈利。

創業契機:消除音樂版權資訊不對稱

V.Fine的CEO唐子禦出生於1995年, 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沉穩和低調, 他曾是一支樂隊的主唱。 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年, 同齡人正充滿好奇地對大學生活開始探索的時候, 他選擇了創辦V.Fine公司。 選擇在音樂的版權領域創業, 是因為唐子禦是想改變該領域長期的商業資料缺失, 交易管理成本較高、嚴重的資訊不對稱等等問題。

一部院線類電影的音樂預算小到80萬-150萬, 大一些投資製作的電影200萬-300萬不等;甚至有些電影找久石讓的明星製作團隊來製作電影配曲和主題曲, 要花費600萬人民幣。 在音樂版權領域,

這是一比相對可觀的數字, 其利潤也還未被挖掘。

對於商業音樂版權購買方, 一般是將極其昂貴的音樂預算直接交給工作室, 或者打包購買幾萬首素材包的版權。 前者來說, 如果是沒有合作的工作室, 其結果是不可控也不可預知的, 並且製作週期長要價高昂。 後者在篩選音樂上的時間成本非常非常高。

如果提供給版權購買方一個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一個音樂平臺, 上面的版權都是可購買的, 也是降低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消除資訊不對稱一種方式。

商業使用者找音樂難, 出品方找客戶也難。 對於音樂製作人來說, 即使音樂做的非常有格調, 但如果音樂人或者音樂團隊自身不出名, 那麼音樂的版權能夠賣掉的概率小之又小。

小型製作方很多時候是免費提供音樂, 還不一定會被看到或者採用。

所以唐子禦成立了V.Fine, V.Fine成立早期主要是一個音樂版權的交易平臺, 樂隊、樂手和工作室可以把成本放在平臺出售使用版權。

唐子禦表示, “對於音樂人來說, 在沒有V.Fine之前只能把歌曲上傳到網易雲, 對於新樂手來說是沒有版權費的。 V.Fine不一定說能幫音樂人賺多少, 但即使是10%的利潤, 那也是從0到了10%。 對於行業來說, 也是一個改變的過程, 新銳音樂人能得到更多賞識。 ”

成立了三年, V.Fine現在擁有35人的小團隊, 核心團隊來自于北大、清華和中國傳媒大學。 聯合創始人李權就讀於清華大學, 品牌負責人崔家揚擁有3年獨立服裝品牌設計總監經驗, 資料負責人金雷曾就職於聯想資料分析部, 團隊還在不斷壯大中。

與之相似的是去年成立的雲萊塢,它是一家劇本、故事等文字版權交易平臺,主要客戶也是影視領域,其出發點和模式與V.Fine類似,但業務相對較窄。V.Fine在城裡三年的不斷反覆運算產品的過程中,還挖掘了使用者定制服務、盜版全網追責等其他業務,後者主要根據音樂人的長期痛點。雲萊塢現在已經完成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具體數額未披露。

截至目前,這還是一條孤獨的賽道,音樂版權領域並沒有已知的同類競爭者。

左一為V.Fine聯合創始人李權、左二為CEO唐子禦

產品模式:商業音樂版權平臺

V.Fine是一家音樂版權的線上交易平臺,同時也為音樂版權的購買方提供定制服務。未來,V.Fine還會對平臺上的音樂內容提供版權管理服務。

不同于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音樂播放機,V.Fine是一個2B的商業平臺,對接音樂人與電影、廣告、遊戲等商業音樂使用方。致力於幫助這些購買者用最短的時間找到合適的、中意的音樂。

V.Fine主要幫助平臺用戶主要達成三件事。第一,在該平臺電影、遊戲、廣告、紀錄片、個人等音樂使用方可以直接購買平臺上的音樂使用版權。在這方面,V.Fine有一套自己的演算法:先為標籤化的音樂版權建立資料庫,方便買賣雙方更有效率的找到想要的音樂。

第二,V.Fine為一些大客戶提供定制音樂服務,一方面彌補匹配不成功的空白區,另一方面可以達成大客戶的一些特殊要求。

第三,V.Fine還為對平臺上的歌曲提供版權管理服務。即幫助簽約版權方追究盜版等其他侵權行為,這件事未來也會成為V.Fine的主營業務之一。例如,周傑倫的歌有一定的版權,他本人和他的經紀公司可以規範其他大型播放機的使用版權,有地方同樣將歌曲投入商業用途,但並沒有被追究版權費用,V.Fine可以説明音樂人維權。

V.Fine的客戶包括吳亦凡主演的電影《爵跡》、《萬萬沒想到》、成龍主演的電影《功夫瑜伽》、《冒牌臥底》等;動畫片《火影忍者劇場版》《美少女戰士Crystal》《進擊的巨人》《哆啦A夢:伴我同行》等;以及富豪、New Balance、中信紅權益、必勝客、美圖、易到用車、中國移動手機等廣告和宣傳片配樂。

為了更好的達成使用者體驗,説明客戶更快的找到合適風格的音樂,V.Fine平臺上的音樂一半由人打標籤,一半由人工智慧打標籤。

通過AI為音樂分類未來將會用在所有音樂上。其原理是不同風格的歌曲波的圖形不同,通過波段的圖形,可以教會電腦通過深度學習來區分音樂的風格。未來,V.Fine將更多的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替音樂打標籤以提升效率。

“以前3000首歌我可以自己去分類,現在平臺上3萬首歌,”唐子禦說,“未來平臺上30萬首,300萬首歌的時候,我不可能再去通過人力分類歌曲。如果某款遊戲要找一個歡快的、電子音樂的,我希望平臺客戶可以很快鎖定一批適合他需求的音樂。”此外,V.Fine在資料的分類和管理上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

目前,V.Fine已經為成型的技術申請了專利。

商業模式:定制音樂和非定制音樂版權

V.Fine的主要客戶分佈在影視遊戲和廣告行業,目前的利潤主要來自於非定制音樂版權和定制音樂,供版權管理服務開發成熟後也會成為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V.Fine的盈利模式主要分為兩點:一、出售版權曲庫裡的成品IP,一些音樂製作人會將自己的原創IP交給V.Fine託管,出售後進行分成(V.Fine也有可能直接買走音樂製作人的IP進行孵化);二、V.Fine通過向客戶收取諮詢服務費,提供音樂定制服務。

在2017年上半年,這個30多人的年輕團隊已經完成了1500萬人民幣的收入,主要來自於非定制音樂以及定制音樂,其中非定制音樂占比更多,這也是創始團隊想要看到的比例。

其中,定制音樂的客單價較高,每單20萬、30萬、50萬不等,視需求而定。但實際上,對於客戶來說,已經是時間和經濟上的節省,因為電影和遊戲定制音樂往往是幾百萬元的預算。非定制音樂,也就是平臺音樂版權的客單價在3000-5000元之間。

“今年的下半年的利潤應該能超過上半年不少,明年的目標是實現1個億的營業額。”唐子禦說。

不久前,V.Fine已經獲得600萬元天使投資,由星瀚資本領投,水木基金、真格基金等跟投,其中星瀚資本是幾個月前V.Fine180萬元種子輪的投資方。

“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把這個模式做到線上的公司,未來也會把這個模式繼續發展下去,”唐子禦表示,但是目前V.Fine並不打算做APP,“起步是PC端還是APP,可能並不那麼重要,與其一味追求繁複的功能和用戶量,不如先切實解決用戶的需求,讓使用者和音樂人真正受益。如果有一天我會做App,那肯定是因為它實現了某種特殊的功能,成為鑲嵌在音樂生產環節裡必需品”。

最後,V.Fine的主營業務是説明完成音樂版權的交易、商業音樂定制服務以及説明追究盜版侵權行為,在達成良好用戶體驗的過程中採用AI幫音樂標籤以及資料分析等技術手段來達成。目前來看這家公司還在穩健成長中,長遠來看,其盈利模式動力誰的乳酪,會不會切割一定傳統行業的利潤而被反擊;大型音樂公司等介入這一市場;互聯網巨頭如網易音樂等的介入,都可能是V.Fine將來需要面對的挑戰。

對音樂版權這門生意有什麼看法?留言來與尋叔討論吧~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團隊還在不斷壯大中。

與之相似的是去年成立的雲萊塢,它是一家劇本、故事等文字版權交易平臺,主要客戶也是影視領域,其出發點和模式與V.Fine類似,但業務相對較窄。V.Fine在城裡三年的不斷反覆運算產品的過程中,還挖掘了使用者定制服務、盜版全網追責等其他業務,後者主要根據音樂人的長期痛點。雲萊塢現在已經完成千萬級別Pre-A輪融資,具體數額未披露。

截至目前,這還是一條孤獨的賽道,音樂版權領域並沒有已知的同類競爭者。

左一為V.Fine聯合創始人李權、左二為CEO唐子禦

產品模式:商業音樂版權平臺

V.Fine是一家音樂版權的線上交易平臺,同時也為音樂版權的購買方提供定制服務。未來,V.Fine還會對平臺上的音樂內容提供版權管理服務。

不同于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音樂播放機,V.Fine是一個2B的商業平臺,對接音樂人與電影、廣告、遊戲等商業音樂使用方。致力於幫助這些購買者用最短的時間找到合適的、中意的音樂。

V.Fine主要幫助平臺用戶主要達成三件事。第一,在該平臺電影、遊戲、廣告、紀錄片、個人等音樂使用方可以直接購買平臺上的音樂使用版權。在這方面,V.Fine有一套自己的演算法:先為標籤化的音樂版權建立資料庫,方便買賣雙方更有效率的找到想要的音樂。

第二,V.Fine為一些大客戶提供定制音樂服務,一方面彌補匹配不成功的空白區,另一方面可以達成大客戶的一些特殊要求。

第三,V.Fine還為對平臺上的歌曲提供版權管理服務。即幫助簽約版權方追究盜版等其他侵權行為,這件事未來也會成為V.Fine的主營業務之一。例如,周傑倫的歌有一定的版權,他本人和他的經紀公司可以規範其他大型播放機的使用版權,有地方同樣將歌曲投入商業用途,但並沒有被追究版權費用,V.Fine可以説明音樂人維權。

V.Fine的客戶包括吳亦凡主演的電影《爵跡》、《萬萬沒想到》、成龍主演的電影《功夫瑜伽》、《冒牌臥底》等;動畫片《火影忍者劇場版》《美少女戰士Crystal》《進擊的巨人》《哆啦A夢:伴我同行》等;以及富豪、New Balance、中信紅權益、必勝客、美圖、易到用車、中國移動手機等廣告和宣傳片配樂。

為了更好的達成使用者體驗,説明客戶更快的找到合適風格的音樂,V.Fine平臺上的音樂一半由人打標籤,一半由人工智慧打標籤。

通過AI為音樂分類未來將會用在所有音樂上。其原理是不同風格的歌曲波的圖形不同,通過波段的圖形,可以教會電腦通過深度學習來區分音樂的風格。未來,V.Fine將更多的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替音樂打標籤以提升效率。

“以前3000首歌我可以自己去分類,現在平臺上3萬首歌,”唐子禦說,“未來平臺上30萬首,300萬首歌的時候,我不可能再去通過人力分類歌曲。如果某款遊戲要找一個歡快的、電子音樂的,我希望平臺客戶可以很快鎖定一批適合他需求的音樂。”此外,V.Fine在資料的分類和管理上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

目前,V.Fine已經為成型的技術申請了專利。

商業模式:定制音樂和非定制音樂版權

V.Fine的主要客戶分佈在影視遊戲和廣告行業,目前的利潤主要來自於非定制音樂版權和定制音樂,供版權管理服務開發成熟後也會成為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V.Fine的盈利模式主要分為兩點:一、出售版權曲庫裡的成品IP,一些音樂製作人會將自己的原創IP交給V.Fine託管,出售後進行分成(V.Fine也有可能直接買走音樂製作人的IP進行孵化);二、V.Fine通過向客戶收取諮詢服務費,提供音樂定制服務。

在2017年上半年,這個30多人的年輕團隊已經完成了1500萬人民幣的收入,主要來自於非定制音樂以及定制音樂,其中非定制音樂占比更多,這也是創始團隊想要看到的比例。

其中,定制音樂的客單價較高,每單20萬、30萬、50萬不等,視需求而定。但實際上,對於客戶來說,已經是時間和經濟上的節省,因為電影和遊戲定制音樂往往是幾百萬元的預算。非定制音樂,也就是平臺音樂版權的客單價在3000-5000元之間。

“今年的下半年的利潤應該能超過上半年不少,明年的目標是實現1個億的營業額。”唐子禦說。

不久前,V.Fine已經獲得600萬元天使投資,由星瀚資本領投,水木基金、真格基金等跟投,其中星瀚資本是幾個月前V.Fine180萬元種子輪的投資方。

“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把這個模式做到線上的公司,未來也會把這個模式繼續發展下去,”唐子禦表示,但是目前V.Fine並不打算做APP,“起步是PC端還是APP,可能並不那麼重要,與其一味追求繁複的功能和用戶量,不如先切實解決用戶的需求,讓使用者和音樂人真正受益。如果有一天我會做App,那肯定是因為它實現了某種特殊的功能,成為鑲嵌在音樂生產環節裡必需品”。

最後,V.Fine的主營業務是説明完成音樂版權的交易、商業音樂定制服務以及説明追究盜版侵權行為,在達成良好用戶體驗的過程中採用AI幫音樂標籤以及資料分析等技術手段來達成。目前來看這家公司還在穩健成長中,長遠來看,其盈利模式動力誰的乳酪,會不會切割一定傳統行業的利潤而被反擊;大型音樂公司等介入這一市場;互聯網巨頭如網易音樂等的介入,都可能是V.Fine將來需要面對的挑戰。

對音樂版權這門生意有什麼看法?留言來與尋叔討論吧~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