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東南三省閩浙蘇省會旅行地探秘,全是福州杭州南京旅遊精華!

一張車票, 一個背包。 從福建到浙江到江蘇, 沿海三省看不盡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 缺的是你這顆說走就走的心。

福州, 別稱榕城,

簡稱“榕”, 福建省省會, 建城於西元前202年, 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也是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必須推薦一下福州倉山, 堪稱福州的鼓浪嶼, 可以說這裡是福州最有故事的地方, 這裡的每一棟建築, 每一條街道, 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福州被定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倉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景觀條件而為外國勢力所盤踞, 截至光緒23年(1903年), 先後有美國、法國、英國、荷蘭、瑞典等17個國家在福州倉山設領事館, 建立了十餘座教堂, 開設了兩所神學院和近十所學校, 加上電報公司、郵局、洋行、銀行、海關宿舍、西式別墅和原有的傳統民居,至今倉山還保存著眾多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築和數十座中式園林古厝, 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1、福建師範大學

陶淑女子學校舊址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舊址

福建師範大學, 位於老倉山歷史風貌區的邊緣, 音樂學院主體建築便是1903年英國安立間會募捐籌建的陶淑女子學校, 校部則是美國基督教會於1908年創辦的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舊址。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是20世紀上半葉美英基督教差會在中國建立的16所教會大學之一。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8號

2、美國駐福州領事館舊址

曾經這裡的17個領事館如今只有美國領事館還保存完好, 俄國領事館存有一棟建築, 其他大都已被拆除。 美國駐福州領事館, 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 在此之前美國的一切僑務由英國領事館代辦,該建築是目前福州地區領事館建築保存最好完好的一幢,現是郵政宿舍,不少居民還住在裡面。

地址:福州市倉山樂群路15號(今麥園路25號)

3、俄國駐福州領事館舊址

現僅存磚木結構,表面刷灰的東歐式樓房1幢,為福州第九中學校友樓。

地址:福州市倉山公園路福州九中內

4、可園

可園,建於民國(約1928年前後),1928年8月,著名建築學家、作家林徽因與梁思成婚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行前回福州探母曾暫住過這裡。這是祖籍福州出生于杭州的林徽因唯一一次踏上故土福州。 可園早期主人是華僑鐘景竹,曾任清末至民國鹽務系統官員。繼林徽因之後近現代許多著名文化人都曾在可園居住。

如今這裡生活氣息十分濃厚。康山裡小巷裡,分佈著密集的西洋建築群落,可園周邊還有以園、夢園、愛廬等,建設時間與建築風格均很接近。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康山裡5號樓

5、石厝教堂

原名聖約翰堂,是一座哥特式石頭教堂,俗稱“石厝教堂”。教堂建於1856年~1861年,由僑居福州的英國僑民集資籌建,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樂群路22號

6、泛船浦天主教堂

泛船浦天主教堂,全名“福州聖多明我主教座堂”,因位處閩江畔的泛船浦菖蒲墩,故又俗稱“泛船浦天主堂”。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國22年(1933年)重建,至今仍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總堂。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新民街54號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西元1138年,南宋定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饅頭山社區一帶就是當年的天子腳下。整個社區遍佈著眾多老建築和老鐵路,為杭州最破舊但又最有生活氣息的社區街道。

八卦田

八卦田,原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已有上千年的開墾歷史。八卦田遍種油菜,每到暖春時節,油菜盛開,是杭州主城區油菜花開得最美的地方。

現今,八卦田種植著八種不同的莊稼,一年四季,八種莊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非常壯觀。每年3月中旬左右,八卦田的油菜花滿田盛開,美不勝收。

3. 吳山夜市

如果在杭州城裡票選一個最有市井氣、最有煙火味的地方,吳山夜市絕對要算一個,而且絕對是排名前三的一個。

吳山夜市是杭州最草根的夜市,也是當地最早的一批夜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吳山夜市還在吳山路,主要賣古董、字畫;到後來發展到仁和路、惠興路一帶,賣舶來品和潮品。再後來,在這裡吃吃喝喝軋馬路買東西,可以打發一個晚上。

4.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坐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是浙江省的最高學府。在解放前,這裡原為之江大學的所在地,1958年浙江大學組建核子物理系後,之江大學劃給浙江大學,原校址作為浙大之江校區使用至今。

之江校園內保留著完好的紅磚老教學樓,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濃重的民國風情和濃濃的書卷氣息。同時,由於獨特的歷史建築風情,這裡也是影視作品的熱門取景地,電影《唐山大地震》、電視劇《左耳》等諸多作品都在此校區取景拍攝。

5. 九溪煙樹

九溪煙樹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壟下,1947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兩次到這裡作冰川考察,發現古代冰川遺跡,認為距今二三百萬年前第四紀時,杭州西湖尚為一片冰雪世界,當時下龍井是一處儲水盤谷,承受大量冰雪,經九溪十八澗東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澗峻險地段。

九溪與十八澗一路重巒疊嶂,峰迴路轉,經歷數道山屏,雞犬相聞,密林中透出青瓦粉牆簷影,著名茶鄉龍井村就在眼前,身歷其境,更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6. 杭州天主堂

杭州天主堂,原名無原罪聖母堂,迄今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對教堂有一種執念,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去看看不知有沒有小夥伴和我一樣!)

西元1643年,義大利衛匡國神父到杭州傳教,當時浙江的巡撫佟國器的夫人是教友,因瞭解衛神父的一路艱辛,加之教堂十分簡陋,於是說服佟國器在天水橋附近劃了塊地給教堂,並出資幫助重建新堂,取名無原罪聖母堂,也就是現在中山北路的天主教堂。

南京,簡稱“甯”,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朱自清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

去過南京很多次,也是在近幾次才發現原來南京有很多小眾但有意思的地方。如果厭倦了在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等熱門景點人擠人,那以下這些充滿歷史韻味的文藝的地方,就一定不能錯過拉。

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是歷史的存留,都蘊含著值得探索的故事。

民國郵政博物館

民國郵政博物館,位於陵園新村郵局舊址上,郵局始建於1934年,民國時期是為出入陵園新村的民國達官貴人提供郵政服務的專用郵局。現郵局修繕後改建為民國郵政博物館,集中展現了中華民國時期郵政行業的發展風貌。

民國郵政博物館散發著濃郁的民國風味,一個獨特的“八角亭”,仿古式的綠色琉璃屋頂,鑲有梅花和卷草紋飾的中式柱欄,還有一座仿古山門式的拱門。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區內

浦口火車站

中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之一,是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也是國內首個完整保留歷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近代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此,孫中山靈柩運達南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鏡頭皆發生在這裡。2004年永久性停運,近年來逐漸成為以民國為背景的電影及電視劇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等民國題材影視均在取景。

地址:南京市浦口區津浦路30號(近義和莊村)

江寧愛情隧道

江寧愛情隧道,是一條廢棄鐵路的其中一段。數百米的鐵路兩旁,繁茂濃密的樹林由於過往火車的削磨,形成直直的“牆壁”,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綠色隧道,猶如著名的烏克蘭愛情隧道一般。據說來過愛情隧道的情侶,他們的感情都會像這無限遠的鐵軌一樣,向前一直延伸下去......

地址:江甯區銀杏湖大道與正方中路之間

金陵大學舊址

金陵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也是當時“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解放後教會大學悉數被收歸國有,金大也不例外,現今南京主要的大學幾乎都有金大的血脈,例如,現在的南京大學就是原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的文、理學院合併發展而來的。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內)

國立中央大學舊址

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大學與金陵大學、交通大學等校有關院系合併調整,衍生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等12所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舊址,現今是東南大學的四牌樓校區,校園內還保留著許多有價值的民國建築。校園內有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禮堂、老圖書館、體育館、中大院和南高院等,多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地址:南京市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內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金陵女子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曾被美國人稱為“東方最美的校園”。學校創立於1913年,1922年開始在隨園校區建校,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和中國建築師呂彥直共同設計,校內的7幢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以及圖書館和大禮堂至今保存完好。

時至今日,金女大舊址,已經成為現南京師範大學的隨園校區。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122號(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國立美術陳列館舊址

國立美術陳列館舊址,1936年建成, 是中國歷史上建造的第一座美術館。民國建立伊始,諸多文化名流如魯迅、蔡元培等就開始倡議設立國家美術館。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早期美術教育家、著名畫家也為之四處奔走,呼籲呐喊。在強大的社會輿論推動下,1935年3月,國民政府終於正式開始籌建。 1936年建成的國立美術陳列館,直至新中國成立的十多年間,這裡只舉辦過一次美術展覽——1937年4月開幕的“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新中國成立後,逐漸恢復了這座藝術殿堂所應有的社會功能。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長江路266號

聖保羅教堂

聖保羅教堂,於1923年落成,是當時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會長季盟濟牧師建造,距今已有90餘年的歷史,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也是南京基督教現存最早的民國建築之一。

教堂典雅精緻,外觀是典型的羅馬哥特式建築,內在結構則採用中國傳統的構架,在堂內兩側的牆上,每邊各砌有5塊白玉石經文碑刻,為珍貴文物。

地址: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396號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原名正儀街,俗稱“一字街”,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歷經明、清兩代500多年的不斷建設,現在的高淳老街東西全長約500多米,明清時期的高淳縣衙就設在這裡,是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被稱為“金陵第一古街”。

高淳老街分佈著成片的明清建築群,這些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這裡還吸引了許多熱門影視在此取景,如電影《黃橋決戰》《將軍的抉擇》《張文祥刺馬》《銀樓》等,電視連續劇《大江風雷》《紅與黑2000》《風雨中國心》等,都在這裡拍攝過。

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西南角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稱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民宅,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

甘氏是金陵望族,最早可追溯到戰國的秦丞相甘茂,其後甘羅、甘甯、甘卓等都是著名人物,還有甘貢三和他的兒子甘南軒、甘濤、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藝界的名人。著名的演員海清也是甘家的後人,她媽媽是甘濤先生的侄女。

現今,甘家大院整修恢復原貌的有南捕廳十五、十七、十九號,已開闢為南京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400號熙南裡街區南捕廳(升州路口)

在此之前美國的一切僑務由英國領事館代辦,該建築是目前福州地區領事館建築保存最好完好的一幢,現是郵政宿舍,不少居民還住在裡面。

地址:福州市倉山樂群路15號(今麥園路25號)

3、俄國駐福州領事館舊址

現僅存磚木結構,表面刷灰的東歐式樓房1幢,為福州第九中學校友樓。

地址:福州市倉山公園路福州九中內

4、可園

可園,建於民國(約1928年前後),1928年8月,著名建築學家、作家林徽因與梁思成婚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行前回福州探母曾暫住過這裡。這是祖籍福州出生于杭州的林徽因唯一一次踏上故土福州。 可園早期主人是華僑鐘景竹,曾任清末至民國鹽務系統官員。繼林徽因之後近現代許多著名文化人都曾在可園居住。

如今這裡生活氣息十分濃厚。康山裡小巷裡,分佈著密集的西洋建築群落,可園周邊還有以園、夢園、愛廬等,建設時間與建築風格均很接近。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康山裡5號樓

5、石厝教堂

原名聖約翰堂,是一座哥特式石頭教堂,俗稱“石厝教堂”。教堂建於1856年~1861年,由僑居福州的英國僑民集資籌建,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樂群路22號

6、泛船浦天主教堂

泛船浦天主教堂,全名“福州聖多明我主教座堂”,因位處閩江畔的泛船浦菖蒲墩,故又俗稱“泛船浦天主堂”。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國22年(1933年)重建,至今仍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總堂。

地址:福州市倉山區新民街54號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西元1138年,南宋定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饅頭山社區一帶就是當年的天子腳下。整個社區遍佈著眾多老建築和老鐵路,為杭州最破舊但又最有生活氣息的社區街道。

八卦田

八卦田,原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已有上千年的開墾歷史。八卦田遍種油菜,每到暖春時節,油菜盛開,是杭州主城區油菜花開得最美的地方。

現今,八卦田種植著八種不同的莊稼,一年四季,八種莊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非常壯觀。每年3月中旬左右,八卦田的油菜花滿田盛開,美不勝收。

3. 吳山夜市

如果在杭州城裡票選一個最有市井氣、最有煙火味的地方,吳山夜市絕對要算一個,而且絕對是排名前三的一個。

吳山夜市是杭州最草根的夜市,也是當地最早的一批夜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吳山夜市還在吳山路,主要賣古董、字畫;到後來發展到仁和路、惠興路一帶,賣舶來品和潮品。再後來,在這裡吃吃喝喝軋馬路買東西,可以打發一個晚上。

4.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坐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是浙江省的最高學府。在解放前,這裡原為之江大學的所在地,1958年浙江大學組建核子物理系後,之江大學劃給浙江大學,原校址作為浙大之江校區使用至今。

之江校園內保留著完好的紅磚老教學樓,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濃重的民國風情和濃濃的書卷氣息。同時,由於獨特的歷史建築風情,這裡也是影視作品的熱門取景地,電影《唐山大地震》、電視劇《左耳》等諸多作品都在此校區取景拍攝。

5. 九溪煙樹

九溪煙樹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壟下,1947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兩次到這裡作冰川考察,發現古代冰川遺跡,認為距今二三百萬年前第四紀時,杭州西湖尚為一片冰雪世界,當時下龍井是一處儲水盤谷,承受大量冰雪,經九溪十八澗東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澗峻險地段。

九溪與十八澗一路重巒疊嶂,峰迴路轉,經歷數道山屏,雞犬相聞,密林中透出青瓦粉牆簷影,著名茶鄉龍井村就在眼前,身歷其境,更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6. 杭州天主堂

杭州天主堂,原名無原罪聖母堂,迄今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對教堂有一種執念,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去看看不知有沒有小夥伴和我一樣!)

西元1643年,義大利衛匡國神父到杭州傳教,當時浙江的巡撫佟國器的夫人是教友,因瞭解衛神父的一路艱辛,加之教堂十分簡陋,於是說服佟國器在天水橋附近劃了塊地給教堂,並出資幫助重建新堂,取名無原罪聖母堂,也就是現在中山北路的天主教堂。

南京,簡稱“甯”,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朱自清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

去過南京很多次,也是在近幾次才發現原來南京有很多小眾但有意思的地方。如果厭倦了在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等熱門景點人擠人,那以下這些充滿歷史韻味的文藝的地方,就一定不能錯過拉。

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是歷史的存留,都蘊含著值得探索的故事。

民國郵政博物館

民國郵政博物館,位於陵園新村郵局舊址上,郵局始建於1934年,民國時期是為出入陵園新村的民國達官貴人提供郵政服務的專用郵局。現郵局修繕後改建為民國郵政博物館,集中展現了中華民國時期郵政行業的發展風貌。

民國郵政博物館散發著濃郁的民國風味,一個獨特的“八角亭”,仿古式的綠色琉璃屋頂,鑲有梅花和卷草紋飾的中式柱欄,還有一座仿古山門式的拱門。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區內

浦口火車站

中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之一,是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也是國內首個完整保留歷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近代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此,孫中山靈柩運達南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鏡頭皆發生在這裡。2004年永久性停運,近年來逐漸成為以民國為背景的電影及電視劇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等民國題材影視均在取景。

地址:南京市浦口區津浦路30號(近義和莊村)

江寧愛情隧道

江寧愛情隧道,是一條廢棄鐵路的其中一段。數百米的鐵路兩旁,繁茂濃密的樹林由於過往火車的削磨,形成直直的“牆壁”,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綠色隧道,猶如著名的烏克蘭愛情隧道一般。據說來過愛情隧道的情侶,他們的感情都會像這無限遠的鐵軌一樣,向前一直延伸下去......

地址:江甯區銀杏湖大道與正方中路之間

金陵大學舊址

金陵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也是當時“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解放後教會大學悉數被收歸國有,金大也不例外,現今南京主要的大學幾乎都有金大的血脈,例如,現在的南京大學就是原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的文、理學院合併發展而來的。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內)

國立中央大學舊址

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大學與金陵大學、交通大學等校有關院系合併調整,衍生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等12所學校。

國立中央大學舊址,現今是東南大學的四牌樓校區,校園內還保留著許多有價值的民國建築。校園內有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禮堂、老圖書館、體育館、中大院和南高院等,多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地址:南京市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內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金陵女子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14所教會大學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曾被美國人稱為“東方最美的校園”。學校創立於1913年,1922年開始在隨園校區建校,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和中國建築師呂彥直共同設計,校內的7幢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以及圖書館和大禮堂至今保存完好。

時至今日,金女大舊址,已經成為現南京師範大學的隨園校區。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122號(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國立美術陳列館舊址

國立美術陳列館舊址,1936年建成, 是中國歷史上建造的第一座美術館。民國建立伊始,諸多文化名流如魯迅、蔡元培等就開始倡議設立國家美術館。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早期美術教育家、著名畫家也為之四處奔走,呼籲呐喊。在強大的社會輿論推動下,1935年3月,國民政府終於正式開始籌建。 1936年建成的國立美術陳列館,直至新中國成立的十多年間,這裡只舉辦過一次美術展覽——1937年4月開幕的“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新中國成立後,逐漸恢復了這座藝術殿堂所應有的社會功能。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長江路266號

聖保羅教堂

聖保羅教堂,於1923年落成,是當時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會長季盟濟牧師建造,距今已有90餘年的歷史,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也是南京基督教現存最早的民國建築之一。

教堂典雅精緻,外觀是典型的羅馬哥特式建築,內在結構則採用中國傳統的構架,在堂內兩側的牆上,每邊各砌有5塊白玉石經文碑刻,為珍貴文物。

地址: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396號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原名正儀街,俗稱“一字街”,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歷經明、清兩代500多年的不斷建設,現在的高淳老街東西全長約500多米,明清時期的高淳縣衙就設在這裡,是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被稱為“金陵第一古街”。

高淳老街分佈著成片的明清建築群,這些古建築傍水而列,粉牆青瓦、飛簷翹角,配上精美的磚木石雕和傳統的書法牌匾,古樸典雅。這裡還吸引了許多熱門影視在此取景,如電影《黃橋決戰》《將軍的抉擇》《張文祥刺馬》《銀樓》等,電視連續劇《大江風雷》《紅與黑2000》《風雨中國心》等,都在這裡拍攝過。

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西南角

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又稱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民宅,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

甘氏是金陵望族,最早可追溯到戰國的秦丞相甘茂,其後甘羅、甘甯、甘卓等都是著名人物,還有甘貢三和他的兒子甘南軒、甘濤、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藝界的名人。著名的演員海清也是甘家的後人,她媽媽是甘濤先生的侄女。

現今,甘家大院整修恢復原貌的有南捕廳十五、十七、十九號,已開闢為南京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400號熙南裡街區南捕廳(升州路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