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座墜入凡間600年的世外桃源,你還不知道嗎?

瀟賀古道始建于秦朝, 最早是一條自秦國國都咸陽到廣州的水路相連的貨運通道, 通聯南北的貨運道路促進了商品的交易與多樣文化的交融。

古時候的馬幫經瀟賀古道翻越山嶺, 進入廣西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就是岔山村。 久而久之, 岔山村也就成了往來馬幫歇腳的重要驛站。

遠望岔山村, 在群山環抱下農人忙碌于田間, 戴著頭笠披著雨衣擔著自家種的菜, 一步步走遠,

如仙境般怡然自得。 接下來就讓麒大寶帶大家踏著寫滿歷史的青石板路尋找這如夢境般的古村吧~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 ”

岔山村始建於明代初期, 興於明中期, 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瑤漢古村落。 該村由孟、何、楊三個姓氏組成。 根據族譜記載, 孟姓祖先為了躲避北方戰亂, 從山東的青島南遷, 沿瀟賀古道來到這裡後, 看見此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 特別是因為這裡處在瀟賀古道邊上, 來往的商旅很多, 利於謀生, 就在此定居, 繁衍生息。 明代初期, 何姓、楊姓先後遷到這裡定居。

走進岔山村, 你會發現不需要有人引導, 一條被歲月打磨過的青石板路一直延伸至巷尾, 一座座飽經滄桑的民居, 房上的青苔, 似乎向過往的客人述說當年發生過的一切。 雖年代久遠, 但依稀還可以看到當年的模樣。

岔山村保留下來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很多, 如:古民居、古門樓、古祠堂、古廟宇、古戲臺、古風雨橋、古道、古井等。

古民居的建築特色和民居內的木雕、石雕、壁畫, 充分佐證了岔山建寨百年來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的歷史, 是難得的文化遺產。

加了薑的油茶, 本是住在高山上的過山瑤為祛除濕氣而做的特色食品,當瀟賀古道漸漸繁榮起來,過山瑤搬到了古道旁邊,變成了平地瑤,但喝油茶的習俗卻一直沒變。久而久之,油茶就成了岔上村的特色美食。

制做油茶先將茶葉摘下炒幹,然後放入鍋裡用水煮,伴以大量的生薑,添加油、鹽等佐料,一邊煮,一邊用特製的木錘輕輕敲打茶葉燒煮而成。打油茶時力氣越大煮出來的油茶味道就越濃也越苦。瑤家人對打油茶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

喝油茶時還會在裡面放一些炒米花、花生、油炸麻花、蔥花、煎粑等伴著吃。但要說到岔山油茶的最佳搭配,就非梭子粑莫屬了,當地人說只有加上梭子粑的油茶才算完整。

梭子粑一般分為甜鹹兩口,把炒熟的芝麻花生磨成粉加上糖,就成了甜味餡料;用肉餡、豆干、蘿蔔等食材炒出的則是鹹味餡料。將餡料做好後,包進口感黏糯的粉團中,梭子粑就製成了。在當地,甜口的梭子粑是作為和油茶搭配的早點小吃,有肉有菜的鹹口的梭子粑則是當成主食來吃。

遙想當年車馬勞頓,奔波至此的馬幫商人們,喝上一碗祛濕暖身的油茶,再吃上幾口美味營養的梭子粑,一顆風塵僕僕的心,也能在此得到片刻的安寧。

過去,瀟賀古道邊上商賈行人川流不息,店鋪茶肆鱗次櫛比。但隨著其它官道的修通,瀟賀古道逐漸蕭條,岔山村也漸漸被人遺忘。統計顯示,全村244戶居民中有99戶是貧困戶,貧困發生率將近36.6%。

依託新媒體的傳播和傳統媒體的關注,岔山村迅速“火”了起來。每逢節假日,村口都停滿了懸掛廣西、湖南、廣東等地車牌的遊客車輛,甚至沿著村路一直排放到鄰村。2016年下半年,岔山村接待遊客量突破7萬人次。昔日堆柴放草的老房子被整修打掃,變成了油茶館、農家樂、涼粉店。

在岔山村,遊客還可以免費參觀民俗體驗館、瀟賀古道文化展示館、知青館、岔山村博物館等多個景點,端午節期間,供遊客免費休息的讀書吧也建成開放了。“我們要不斷打造新的亮點,讓遊客每次來到這裡都有新的體驗。”汪溪泉說。

夜幕降臨,遊客漸漸散去,古道山村重歸寧靜。不過村民們還顧不上休息,他們還要打掃店面,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及餡料。不一會,花生和芝麻的香氣便開始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彌漫開來。如桃花源般安逸恬靜的岔山村在暮色中期待各位的到來~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本是住在高山上的過山瑤為祛除濕氣而做的特色食品,當瀟賀古道漸漸繁榮起來,過山瑤搬到了古道旁邊,變成了平地瑤,但喝油茶的習俗卻一直沒變。久而久之,油茶就成了岔上村的特色美食。

制做油茶先將茶葉摘下炒幹,然後放入鍋裡用水煮,伴以大量的生薑,添加油、鹽等佐料,一邊煮,一邊用特製的木錘輕輕敲打茶葉燒煮而成。打油茶時力氣越大煮出來的油茶味道就越濃也越苦。瑤家人對打油茶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

喝油茶時還會在裡面放一些炒米花、花生、油炸麻花、蔥花、煎粑等伴著吃。但要說到岔山油茶的最佳搭配,就非梭子粑莫屬了,當地人說只有加上梭子粑的油茶才算完整。

梭子粑一般分為甜鹹兩口,把炒熟的芝麻花生磨成粉加上糖,就成了甜味餡料;用肉餡、豆干、蘿蔔等食材炒出的則是鹹味餡料。將餡料做好後,包進口感黏糯的粉團中,梭子粑就製成了。在當地,甜口的梭子粑是作為和油茶搭配的早點小吃,有肉有菜的鹹口的梭子粑則是當成主食來吃。

遙想當年車馬勞頓,奔波至此的馬幫商人們,喝上一碗祛濕暖身的油茶,再吃上幾口美味營養的梭子粑,一顆風塵僕僕的心,也能在此得到片刻的安寧。

過去,瀟賀古道邊上商賈行人川流不息,店鋪茶肆鱗次櫛比。但隨著其它官道的修通,瀟賀古道逐漸蕭條,岔山村也漸漸被人遺忘。統計顯示,全村244戶居民中有99戶是貧困戶,貧困發生率將近36.6%。

依託新媒體的傳播和傳統媒體的關注,岔山村迅速“火”了起來。每逢節假日,村口都停滿了懸掛廣西、湖南、廣東等地車牌的遊客車輛,甚至沿著村路一直排放到鄰村。2016年下半年,岔山村接待遊客量突破7萬人次。昔日堆柴放草的老房子被整修打掃,變成了油茶館、農家樂、涼粉店。

在岔山村,遊客還可以免費參觀民俗體驗館、瀟賀古道文化展示館、知青館、岔山村博物館等多個景點,端午節期間,供遊客免費休息的讀書吧也建成開放了。“我們要不斷打造新的亮點,讓遊客每次來到這裡都有新的體驗。”汪溪泉說。

夜幕降臨,遊客漸漸散去,古道山村重歸寧靜。不過村民們還顧不上休息,他們還要打掃店面,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及餡料。不一會,花生和芝麻的香氣便開始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彌漫開來。如桃花源般安逸恬靜的岔山村在暮色中期待各位的到來~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