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同裡、退思園:深藏江南的水墨畫

“ 碧柳黃鶯啼早春, 古橋淨水醉紅塵。

晚來誰處漁家曲, 翠色輕煙一徑深。 ”

--- 杜甫 《同裡春·七絕》

同裡,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同裡舊稱“富土”, 唐初改為“銅裡”, 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 始建于宋代, 已有千年歷史, 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

同裡處於五湖環抱之中, 鎮內街巷逶迤, 河道縱橫, 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 在同裡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

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

蘇州同裡花間堂·麗則女學

退思園

珍珠塔

松石悟園

同裡古鎮

沿退思園北牆的南濠弄往外走, 青石板路上灑滿樹葉中透過的縷縷陽光。

同裡古鎮

退思園北牆上爬滿了爬山虎, 粉牆, 朱窗, 綠藤, 光影。

同裡古鎮

沿河走來,頗有一些有特色的客棧和小店。

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

掛滿古鎮的燈籠充滿了俗氣,但是如果沒有的話,似乎店面又缺少些招搖客人的感覺。

同裡古鎮

河中船來船去,岸上人來人往。

同裡古鎮

對岸沿河的民居,碼頭,些許行人給落日之前的古鎮添了一絲寧靜悠閒。适才樹蔭後半開著的木門慢慢掩上,沒有遊人的門內恢復了昔日的安靜。

同裡古鎮

王紹鏊故居前碼頭上淘米汰菜的老人在悠閒之中又悄悄加入一把生活的柴火。

同裡古鎮

見多了各地的水雲間,遇見你。。。,不知有誰真的在意窗外的雲卷雲舒和門前的盈盈一水間?

同裡古鎮

沿河往前是古鎮有名的“三橋”。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三橋呈“品”字型,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 。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

長慶橋

同裡古鎮

吉利橋

同裡古鎮

黃昏時分,漫步在古鎮的石板小路上,夕陽給石板塗抹上一層金黃。

同裡古鎮

悠長的巷子,斑駁的磚牆。

同裡古鎮

歸來的人兒走在歲月的青磚上。

同裡古鎮

逛了一圈,天色將暗,夫人的同學過來一起吃晚飯,在承恩堂庭院私房菜 。

飯店位於花間堂北邊的一個小小的庭院中,適合用餐的環境,典型的本地菜。

夜未央,庭燎有輝。

同裡古鎮

晚飯後,一路走去“三橋”,邊走邊消食,順便欣賞一下古鎮的夜景。

吉利橋

同裡古鎮

人語驛邊橋。

同裡古鎮

長慶橋

同裡古鎮

長慶橋

同裡古鎮

太平橋,橋邊有店名“花木蘭”, 色彩濃厚。

同裡古鎮

泰安橋

同裡古鎮

華燈初上,夜未央;歌舞笙簫,古橋旁。

同裡古鎮

入夜了, 夏日水鄉,燈影迷醉,明媚了一世芳華。 沿河而坐,點幾個小菜, 來一壺米酒, 三五好友談笑,時間過得飛快。

同裡古鎮

夜漸深,街道複寧靜。

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

沿河走來,頗有一些有特色的客棧和小店。

同裡古鎮

同裡古鎮

掛滿古鎮的燈籠充滿了俗氣,但是如果沒有的話,似乎店面又缺少些招搖客人的感覺。

同裡古鎮

河中船來船去,岸上人來人往。

同裡古鎮

對岸沿河的民居,碼頭,些許行人給落日之前的古鎮添了一絲寧靜悠閒。适才樹蔭後半開著的木門慢慢掩上,沒有遊人的門內恢復了昔日的安靜。

同裡古鎮

王紹鏊故居前碼頭上淘米汰菜的老人在悠閒之中又悄悄加入一把生活的柴火。

同裡古鎮

見多了各地的水雲間,遇見你。。。,不知有誰真的在意窗外的雲卷雲舒和門前的盈盈一水間?

同裡古鎮

沿河往前是古鎮有名的“三橋”。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三橋呈“品”字型,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 。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

長慶橋

同裡古鎮

吉利橋

同裡古鎮

黃昏時分,漫步在古鎮的石板小路上,夕陽給石板塗抹上一層金黃。

同裡古鎮

悠長的巷子,斑駁的磚牆。

同裡古鎮

歸來的人兒走在歲月的青磚上。

同裡古鎮

逛了一圈,天色將暗,夫人的同學過來一起吃晚飯,在承恩堂庭院私房菜 。

飯店位於花間堂北邊的一個小小的庭院中,適合用餐的環境,典型的本地菜。

夜未央,庭燎有輝。

同裡古鎮

晚飯後,一路走去“三橋”,邊走邊消食,順便欣賞一下古鎮的夜景。

吉利橋

同裡古鎮

人語驛邊橋。

同裡古鎮

長慶橋

同裡古鎮

長慶橋

同裡古鎮

太平橋,橋邊有店名“花木蘭”, 色彩濃厚。

同裡古鎮

泰安橋

同裡古鎮

華燈初上,夜未央;歌舞笙簫,古橋旁。

同裡古鎮

入夜了, 夏日水鄉,燈影迷醉,明媚了一世芳華。 沿河而坐,點幾個小菜, 來一壺米酒, 三五好友談笑,時間過得飛快。

同裡古鎮

夜漸深,街道複寧靜。

同裡古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