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重壓下:小米空調難殺出一條血路?

小米空調會有戲嗎, 未來能代理還是經銷?是像小米電視、小米淨水器那樣在市場上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還是會在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等巨頭重壓之下,

殺出一條血路?

賀揚||撰稿

最近半個月, 小米空調要上市的消息不只是攪動媒體圈和粉絲圈的關注, 更在已經快15年沒有出現過一個新銳品牌的空調圈, 引發一片熱議。

有支持者稱, 終於可以在格力美的等品牌之外擁有新的選擇, 期待小米給空調帶來新的體驗;有看空者, 稱小米空調完全沒有機會, 只是為了完成自己家庭生態鏈的佈局, 產品很難突破。

無論是看好, 還是看空, 對於小米空調來說, 都必須要正視幾個現實:

首先, 當前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四大品牌在空調市場的占比總量已經高達八成, 其它二三線品牌、外資洋品牌加起來, 搶奪其它不足兩成的份額, 市場競爭已經是異常激烈。

雖然從去年底開始, 空調市場再現不少山寨、投機品牌, 對於小米來說進入空調其實很容易, 要想立足並佔據一席之地, 並不容易。 過去很多企業在空調市場遭遇“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癥結所在。

其次, 小米窺視空調市場的蛋糕已經有四年多, 卻遲遲沒有邁出實質性步伐, 業界不斷傳出與一些空調企業的合作消息, 均無疾而終。 背後正是空調市場看似門檻低、實則隱性門檻高, 其難度已經超出小米此前進入的空淨、淨水、電視等領域。 此次媒體曝光的小米空調也只是由長虹空調代工的一款變頻空調, 這並不意味著小米空調已經準備好。 接下來, 小米在空調市場至少要準備3-5款的精品, 覆蓋大小臥室和客廳等不同場所,

時間不會太短。

再者, 小米過去在手機業積累的產業鏈、物流鏈和服務鏈等資源和優勢, 無法在空調業快速複製和落地。 當前小米最大的優勢是品牌知名度較高、互聯網行銷推廣手段活躍, 同時找到了一條“新設計低價格”國貨路線;但是對於空調這種耐用家電, 小米的上游供應鏈, 下游分銷鏈和物流鏈均需要重新建立。 更為重要的是, 空調的耐用品屬性不會因為小米而改變, 小米必須要從過去手機快消品、輕資產通道中走出來, 建立一套自己掌控的物流、服務重資產運營之路, 小米是否做好了相應準備。

此外, 從手機起家的小米, 相繼跨界進軍電視、淨水、空淨、飯煲、冰箱、廚電等多個家電領域, 市場整體表現可以說是“參差不齊”,

並未釋放出小米在手機行業應有的能力和姿態。 在電視、冰箱兩個大家電領域, 小米在市場上還處在“只知其有不知其所”的推廣初期;在飯煲、空淨、淨水等小家電領域, 雖然開局勢頭不錯, 後期表現卻是兩極分化, 除了空淨以低價搶市表現尚可, 在淨水和飯煲上均陷入商業泥潭亂戰中。 問題在於小米雖然佈局產業廣, 而且採取的是極致性價比路線, 但產品不精、管道不廣、推廣乏力。

所以, 當前一款小米空調產品資訊的曝光, 並不代表小米很快會在空調市場有所作為, 也不代表小米真的想在空調行業展開全面佈局。 即便接下來加速進軍, 對於小米空調來說, 很可能會像小米電視一樣, 處在一個:先進入這個行業試水,

再伺機尋找規模或突破的徘徊階段。

筆者認為, 業界不要高估小米空調可能帶來的行業影響和商業衝擊, 眾多的空調經銷商們也很難在小米空調的盤子裡分一杯羹。 當務之急, 還是抓住當前的空調市場主流品牌的機會!

====

家電圈(cheaa007):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