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最新發現:這種細菌能夠製造出24克拉,99.9%的純金!

你在照片中看到的金子並非來自河流或礦山。 據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 這是由一種細菌產生的, 它們可以在極端的毒性環境中生存,

並創造出24克拉的金塊。 純金!

這聽起來可能像一個生物化學家的童話故事, 但它確實是真實的,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剛剛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 描述了該過程的機理。

這種細菌叫做代爾夫特食酸菌(Delftia acidovorans)。 事實證明,

其這種轉換行為是自衛機制的一部分。 溶解在水中的金離子是有毒的, 所以當細菌感覺到它們時, 就會釋放出所謂脫纖維蛋白A的蛋白質。 該蛋白質可作為細菌的遮罩物, 將有毒離子變成積聚在細胞外的無害顆粒。

雖然代爾夫特食酸菌釋放的金數量很少(約25-50納米的粒子), 但未來人們也許可以利用這種細菌或蛋白質用於從水中析出黃金或幫助人們識別含有礦物的河流和溪水。

有人或許已經在聯想, 也許這些小東西可以幫助我們拯救全球經濟危機?

當然不會, 但是至少可以讓研究人員富裕那麼一點點, 如果按照目前以科研目的的產量來說。

凱西菲和布朗兩位教授創建了小型實驗室, 利用細菌耐金屬貪銅菌(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將氯化金(一種可以在自然中發現的有毒化學液體)轉化為99.9%純金。

對於凱西菲來說, 他們正在做“微生物煉金術”, 把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轉化為貴重的金屬。 (實際上, 他們使用的有毒物質也需要會花錢。 雖然沒有黃金貴, 但也花費不少)

細菌對這種有毒元素是非常很強耐受性的, 其耐受能力這比人們以前想像的要強25倍。 在被研究人員稱之為“金屬愛好者的傑作”的小工廠裡, 他們給細菌“餵養”氯化金。 大約一個星期之後, 這些細菌就完成了工作, 將所有這些垃圾加工成貴重金屬。 這一過程基本是自然會發生的。

所以, 這些細菌可以吃掉毒素, 並排出金塊。

這有點像中世紀煉金術士尋找的哲學之石——那是種可以將鉛變為金子的魔法元素。 然而現在, 科學家發現的並不是什麼礦物或石頭, 而是一種活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