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桂林推進採石場生態複綠工程 灕江兩岸山體傷疤披綠裝

桂林紅豆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7月21日, 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及桂林市環保局等有關部門獲悉, 根據環保部掛牌督辦通知要求和自治區領導的批示精神, 去年以來, 桂林市積極推進灕江流域採石場破壞生態問題整治工作。 目前, 該市採石場生態複綠工程投入資金約2.332億元, 已完成21家關閉採石場生態修復面積136萬平方米, 灕江兩岸山體裸露的“傷疤”重新披上了“綠裝”。

灕江兩岸, 青山環繞。 然而,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 土地和礦產資源開發後在這些青山上留下“傷疤”, 既影響城市形象, 也造成環境污染。 為讓這些荒棄的採石場重披綠裝,

在時間緊迫、任務艱巨、資金緊缺、技術難度高的情況下, 桂林市各職能部門按照“一場一策”的要求, 因地制宜制定生態複綠方案, 全方位指導、協調和監督21家關閉採石場生態修復工作。

陽朔縣對每個採石場細化了生態修復方案, 呈現出破損石山生態修復多樣模式——葡萄鎮諸葛長芝石灰廠在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時, 種植三角梅、爬山虎、扁柏和石山榕等, 花化、彩化和綠化相得益彰;福利鎮楓林村莫保順採石場利用石山破損橫截面處加厚土層, 種植毛竹、蒲葵, 平面和緩坡處鋪草皮, 凸顯複綠層次。

而靈川縣的真實採石場、大圩安泰採石場和鯉魚山採石場集中連片, 且破損面較大。 針對這些特點,

工作組將其整合分成4個區按照不同的工程隊、不同的破損程度、不同的施工量進行複綠, 促使複綠工作有序開展。

除上述採石場外, 目前桂林市其它採石場的生態修復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全面鋪開。

據悉, 自整治工作啟動以來, 桂林市先後對各重點整治採石場下達停工通知書, 強制停止開採, 收回全部採礦許可證, 依法按程式撤銷、撤回、登出採礦許可證;對於非法開採的依法取締;對採石場規範管理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 全市採石場新立必須經市級審查備案, 採石場新立、延續、變更(擴大)審批登記前, 必須組織環保、漓管、安監、公安、旅遊、林業等有關部門充分論證, 各部門達成一致意見後方可辦理審批登記。 桂林市國土資源局統計數字顯示,

自環保部對該市灕江流域採石場生態破壞問題掛牌督辦以來, 全市未辦理一宗採石場採礦權新立、延續、轉讓等審批手續, 所有採石場未新開作業面、未新開山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