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養兒防老,其實是父母強加給子女的霸王條款

小時候常聽到一個故事。 說一個四歲的小朋友, 把大梨子, 讓給了哥哥吃。 別人問為什麼。 他說:我年紀小, 應該吃小的。 大人們都拍手說:懂事!

長大後, 自己看書才知道, 這個小朋友越長大, 反而越不懂事。 成年後他和朋友聊天說: “老爹跟兒子, 其實也沒啥親不親的。 你爹生了你, 不過是因為安全套破了個洞;你媽生了你, 不過是因為沒法打胎, 只好讓你鑽出來了。 ”(“父之于子, 當有何親?論其本意, 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 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 出則離矣!”)

這位同學, 名叫孔融。 他的政敵曹操, 迅速以大逆不道、口出狂言為由, 將他砍了頭。

孝順這事在我國, 自古以來, 是不能隨便拿來開玩笑的。

無論如何, 細看歷史, 孔融除了說些吸睛的話, 並無不孝之舉。 他的一對兒女, 也因父親而被誅連殺害;臨刑前兩個孩子相互安慰:“如果死後有靈, 就可以和父母團聚, 不是很好嗎?”很難想像,

一個不孝敬自己父母的父親, 能教育出如此心態的下一代。

孔融的悲劇在於, 他生在一個道德觀念被政治權力綁票了的時代。 漢代的君主, 除了武力之外, 並無其他理由統治天下。 提倡儒學孝道, 弘揚正能量, 當然出自愚弄百姓, 加強合法性的私心。 毫不奇怪, 漢帝國宣佈提拔孝子做官, 立刻出現了一大堆割肉療親, 臥冰求鯉的真人秀。

清代流行的“二十四孝”故事中, 有孝子為省錢贍養年邁父母, 要把年幼的兒子活埋掉——這就是有名的郭巨埋兒的典故。 民國年間, 一位讀者看到這裡, 冷冷地寫下一句:“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 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 ”

生逢當代, 有一種聲音認為:弘揚孝道前所未有的緊迫必要。 你知道現在房子有多貴, 娃兒有多難帶嗎?沒有爹媽的支持, 有幾個年輕人有能力買房子, 有時間把娃帶大?父母一輩子積蓄, 大半輩子精力, 都給了你個龜兒子, 不光把你拉扯大, 還把你的崽子拉扯大, 你還矯情不盡孝?讓你做幾回孝子, 很過分嗎?

在我看來, 這種說法混淆了孝道在道德感受和行為義務兩方面的含義。 道德意義上的孝敬之情, 與法律層面上的贍養義務, 不可一概而論。 傳統儒家, 歷來更強調子女真誠自發的孝敬之情, 而非簡單地像家畜一樣餵養父母。 守法贍養老人的, 未必全是心甘情願的孝子。 而深愛父母的子女, 可能難有機會在膝下盡孝。

為養老而生育, 實質是父母單方面強加給子女的霸王條款——你在生娃之前, 並未諮詢過他們的意見, 更不曾在合同上簽字畫押。 既然是一廂情願的風險投資, 就該有點願賭服輸的冒險精神。 假如投資成功, 當然皆大歡喜。 一旦投資失敗, 血本無歸, 最先應該責備的, 恐怕是你自己。

如果養兒防老之計泡湯, 你是否覺得所有的付出, 依然都“劃得來”?你得捫心自問:你是否準備好從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幸福出發, 無私、不求回報地愛他們。 唯有這種愛, 才算得上最純粹的恩情;唯有這樣的父母, 才配得上儒家歌頌的、來自子女最純粹的孝敬。

更多養老大昌養老(Dachang-yanglao)←長按可複製

養老院預約參觀:13825186348

廣東甲子園養老:http://www.gz-yly.com

養老院預約參觀:13825186348

廣東甲子園養老:http://www.gz-y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