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這屆遊客不行?

7月23日紅網刊發了《呼籲千次不如“捆綁處罰”遊客一次》一文。 作者寫道:“期待監管部門‘捆綁處罰’遊客的規定早日落地, 因為, 在抵制‘不合理低價’遊這個問題上,

呼籲千次, 其效果不如‘捆綁處罰’遊客一次。 ”

文章針對如何抵制所謂的“不合理低價遊”, 提出了“捆綁處罰”遊客的主張, 令人大為咋舌。 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無疑走向了對問題理解的誤區, 無疑是本末倒置的荒唐說理, 無疑是弄錯了可能發生違法行為的物件。 這種論點和所謂的“這屆觀眾不行”的推諉責任的說辭如出一轍。

難道是這屆遊客不行麼?針對問題和文章觀點, 我有以下三問:

什麼是“不合理低價”?文章指出, 背離市場價值規律、低於經營成本、以不實價格招攬遊客、以不實宣傳誘導消費、以不正當競爭手段擾亂旅遊市場, 滿足這些條件的就是“不合理低價”。 可是實際上, “不合理低價”是偽命題。

提出低價線路的旅行機構早就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算盤, 意圖在強制購物方面拿到足夠的利潤。 對於商家而言, 這本就是“合理價格”。 對於消費者而言, 一旦與旅行社達成協議, 就必須要遵守契約精神, 而不是討論旅行安排到底值不值這個價, 難道價格不合理, 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就要失效?就是不合理的?

遊客為何不能選擇“不合理低價”的服務?文章認為, “一個巴掌拍不響”, 通過“捆綁處罰”的方式, 讓幻想把“陷阱”當“餡餅”的遊客吃點苦頭, 長點記性, 做會思考的“上帝”。 貌似很有道理, 實則滑稽。 “上帝”一直會思考, 人民群眾大有智慧。 選擇“不合理低價”實則是相信法律, 相信社會的公平正義。 如果明知道參加了“不合理低價遊”就會受到謾駡、強迫,

還有幾個人會選擇它呢?“上帝”無不是信仰著我們國家的公平正義, 相信旅遊協議, 相信就算不購物, 旅行社也會按照協議辦事, 同時自己也省了錢, 何錯之有, 何罪之有?

“捆綁處罰”遊客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旅行公司違法, 要被侵害利益的遊客來共同承擔責任, 道理何在?不能辨別奸商陷阱, 不選擇所謂“價格合理”的旅行團就是違法行為麼?縱然有部分旅客貪圖便宜, 但難道過日子省錢也是錯?

胡舒立女士曾經採訪劉強東, 她問道京東如何才能沒有假貨?劉強東不假思索就說:“很簡單, 價格明顯低於商品價值的, 肯定就是假的。 ”然而胡舒立女士反問道:“那要是假冒商品價格與真正商品價格一樣, 消費者的處境不是更加危險?”

問題關鍵顯而易見, 監管部門不能視而不見, 評論者也不能存有偏見。

“捆綁處罰”遊客的相關政策一直無法落地, 就是因為這種做法有違情理和法理, 實質上是縱容不良商家, 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監管到位了, 維權容易了, 不良商家的企圖自然就失敗了, 旅遊市場的價格和秩序自然會回歸正常。

文/抑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