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每月只賺75塊的中學老師到上市公司掌門人,她把一家花店變成了製造金山銀山的發動機

關注「盛景商業評論」, 挖掘更多精彩內容!

西施生態科技公司董事長 張衛

來源 | 盛景商業評論(ID:sjwl360)

文 | 小崔 編輯 | sunny

“你好, 我是張衛。 我是生在岳陽,

長在益陽, 發展在深圳, 嫁到臺灣, 然後再回湖南創業。 ”

在盛景孵化中心採訪西施生態的張衛時, 甫一坐定, 這位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第一股的創始人就主動打開話匣子, 快人快語之間, 透露著一股濃濃的湘辣味。

姐妹花店的故事

時光回到27年前。 當時的張衛還只是湖南益陽的一名普通中學英語老師, 每月收入75塊錢。 但天生有股衝勁兒的她, 懷著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 在參加工作不到5年, 就和很多追尋夢想的年輕人一樣, 隻身拎著一只用繩子捆綁的木箱, 一路向南, 奔向了當時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

在深圳, 張衛來到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 月薪漲到了2000元。 與之前的微薄的收入相比, 這份收入給了張衛體面的生活,

也讓她成了一名標準的白領。

但張衛天生是一個做企業的人。

有一次, 出差兩個月回到深圳的她驚奇發現, 一位同學送她的那盆無土栽培花不但沒有死, 而且還生長得非常茂盛。 敏銳的她一下子就發現了這裡面的商機, 於是她和另外一個姐妹決定各出資5000元, 從廣州進貨然後在深圳銷售。 沒想到一單生意下來, 她們淨賺了5000塊。

花卉裡的商機打動了她們, 於是, 在1997年, 一家叫做 “姐妹花店”的新公司誕生了, 張衛和她的好友也由此從白領變成了老闆, 踏上了創業之路。

開花店並沒有聽起來那麼浪漫。 雖然產品很棒, 但是客戶需要一個一個地去做、去跑, 沒有任何經商經驗的她們就一點點的去學習、去積累。 同時, 要把花從廣州運送到深圳,

還要清理花土, 張衛除了長時間在路途奔波外, 自己還得在花園裡從事體力勞動。

“花叢裡到處都是蚊子, 把手咬的全都是包, ”張衛說, 有一次她們被員警攔住, 員警看見了她們的手, 還因此懷疑她們是吸毒的。

花店生意蒸蒸日上, 懂英文的張衛覺得原先“姐妹花店”這個名字不太洋氣, 於是就根據姐妹的英文(sisters), 將花店的名字改成了“西施德”。

到2000年時, 合作夥伴因為覺得經營辛苦而選擇退出, 於是張衛一個人來打理“西施德”。 她把“德”字從花店名字中去掉, 裝在心中, 留下“西施”兩字, 作為公司的新名稱。 過了一年, 她又收購了廣州那位同學的無土栽培專利, 同時也逐步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 到如今, 如果從1997年那家姐妹花店算起,

張衛的創業之路已整整走過了20年的春秋。

西施轉型

2016年, 西施生態成功登陸新三板, 成為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第一股(股票代碼:836158), 也就是在這一年, 西施生態的市值達到了8個億。

從最初的賣花, 到後來的園林綠化, 再到最新的礦山生態修復, 張衛用20年的時間實現了商業模式從1.0到3.0的升級。 表面上看, 她事業的成長, 順風順水, 但實際上, 這背後有很多只有張衛一個人知道的波折和艱辛,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你能夠想到的困難, 你想不到的困難, (我)都經歷過。 ”

2000年之後, 張衛開始嘗試從賣花和花卉出租等轉向業務的多元化。 這種多元化雖然為西施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但是這不但沒有讓張衛感到滿意, 反而讓她產生了更多的困惑。

“我每天平均工作十幾個小時, 也沒有不良嗜好, 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利潤, 但總覺得資金運營緊張。 ” 承接園林工程, 做陽臺小生態, 培育苗木, 種植油茶樹, 甚至還做過餐飲, 同時做這麼多業務, 讓張衛覺得很辛苦, 但是錢也似乎沒多賺到, 她經常自問, 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對?

一個偶然的機會, 張衛讀到了彭志強的《商業模式的力量》一書, 裡面的“六式”商業模式讓她深受觸動。 她開始深思, 問題可能就出在自己的盲目多元化, 於是毫不猶豫就來到北京, 報名盛景的諮詢課程。 到了盛景後, 張衛終於發現, 自己以前的模糊認知是不對的, 盲目的多元化造就了問題的根本所在。 雷厲風行的她迅速對業務進行了梳理, 砍掉了不少不關聯的業務,迅速將目光聚焦到了礦山生態修復這個細分市場。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實際運營時,張衛承認,自己的確被許多業務的表面機會所誘惑,“幾度又開始偏離方向”。這中間,她用了不少的勁兒,幾經周折,才真正下定決心,轉向礦山生態修復這項主業。

聚焦的效果是明顯的。2013年,西施生態一年的利潤還只有幾百萬,到了2014年,公司的利潤就突破千萬大關,2015年則接近兩千萬。雖然今年的公司年報尚未公佈,但根據前三季度的報告,預計今年的業績將再創新高。這種勢頭到目前仍在持續,張衛說,“2017年公司仍然將快速發展。”

張衛這次到北京,是專門參加盛景的諮詢課。“再忙也要來參加。”張衛說,因為她覺得,這個課對她來說很重要。過去這幾年,西施生態和盛景的合作正變得越發緊密。今年,西施生態還會以中國新經濟典型代表企業的身份,參與盛景的“新經濟商機大會”,對接中國各地各行業的客戶資源。

在交談中,張衛還透露了她的另一個計畫。“今年下半年公司將考慮轉版,衝刺IPO。” “未來三年,我們的計畫是成為一家具有百億市值的公司。”

張衛的願景

儘管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利潤也在快速提升,但在張衛看來,這已經並非是她唯一的人生願景。與提及企業賺了多少錢相比,現在的張衛更願意告訴別人西施生態所獲得的那些數不勝數的各項榮譽,她說,她這麼做並不是想炫耀什麼,而只是想說明自己的那份初心。

在西施生態登陸新三板之前,曾經有一家上市公司提出用2個億現金加上市公司8-10%的股份收購整個公司,但被張衛拒絕了。張衛說,她需要的是一份事業,而不是錢,她想得更多的是跟著她打拼了十幾年的西施員工,她要帶領他們夢想開花。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和綠色植物打了20年交道的張衛,現在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中國創造更多的綠水青山。

西施生態是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第一股。所謂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治理,恢復原來的生態。過去幾十年,礦產的開採、礦山的開發成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巨大推動源泉,但與此同時,無序過度的開發利用給礦山及其周邊留下了嚴重的生態問題甚至是災難。隨著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的強化,大批礦山的關停,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成為了當前中國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之一。

但中國的礦山修復仍任重而道遠。根據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資料,截至目前,中國的10萬餘座礦山中,綠色礦山僅占0.6%,另外,目前中國的礦區土地複墾率只有15%,而在國際上,這一指標則是50%—70%。

與前些年相比,企業和政府對礦山修復的需求都比以往迫切,但礦山修復之所以仍進展緩慢,是因為這是一項涉及到技術、資金以及修復後如何再利用等多方面問題的複雜工程。

張衛希望西施生態能夠在這幾個方面做得更好。 如今,西施生態掌握了100多項生態修復技術和產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復系統。此外,公司也在創新性的通過BOT、PPP、土地流轉等方式從政府或礦企取得污染土地,通過國家專項資金、企業民營資本、治理專項基金、資本市場等多管道解決資金投入的問題。而在修復的土地利用方面,西施生態則以土地出租,以建設礦山生態公園、綠色隔離帶、生態修復示範基地等形式延伸價值和公司服務。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進入礦山生態修復這一行業,這也是張衛所樂見的,因為在她看來,這肯定能加速這一行業的進步,也能客觀上推動中國環境的改進。至於這種競爭是否會挑戰西施的行業地位,她倒是一點不在意,畢竟她帶的是一支有超過15年經驗,既懂綠化又懂生態修復的隊伍。

“礦山生態修復是環保,也是綠化。但如今進入這個行業的很多環保公司並沒有植物修復產品和資源,而傳統園林綠化企業難以掌握土壤生態修復的核心技術。” 她說,自己相信公司在這方面的實力。

長期以來,張衛積極投身於各種環保公益、社會公益和扶貧幫困活動,以“弘揚主旋律、推動正能量”為己任,盡自己最大能力回報社會、服務群眾。

張衛喜歡用“鏗鏘”兩個字來形容她過去二十年的夢想與苦累。也許在很多人眼裡,她其實就像那首著名的《鏗鏘玫瑰》所唱到的那朵帶著驕傲花蕊的玫瑰,因為她們縱使追逐夢想“百轉千回”,也總是“無怨無悔,從容面對。”

願以畢生的精力“讓開礦造成污染廢棄的‘山水林田湖’變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是張衛所追求的美好願景,並是一生為之奮鬥的崇高目標!

✡ 圖為:西施生態在京舉行新三板掛牌敲鐘儀式

✡ 圖為:2016年6月16日,西施生態在北京承辦了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荒漠礦業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選舉張衛擔任首屆專委會主任。

✡ 圖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秘莫妮卡.巴布(中)、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會長安豐傑(右)同西施生態董事長張衛的合影

楊 青

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資本研究院院長

今天很多民營企業普遍面臨兩個問題,一個叫做多元化,一個叫做同質化,多元化就是企業還沒有長得的時候,就貿然進入多個領域,同質化就是在自己的主營市場主營中,沒有形成核心能力,沒有亮點,很不幸我最早認識西施的張總的時候,西施這兩個問題都有,一方面又園林業務 還有珍稀苗木 還有油茶 這種多元化業務,而且在每個業務中沒有形成核心競爭能力,園林工程普遍面臨同質化競爭不斷的投標做工程然後收款 陷入這樣的迴圈。後來在我們的培訓諮詢輔導之下,也是在盛景方法論具體落地應用之下,西施找到了不同的客戶,在礦山這個領域實現生態修復這塊業務,所以我們一直強調找到不同的客戶,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是我們創新的原點。

掃碼/點擊閱讀原文 瞭解新經濟商機大會

砍掉了不少不關聯的業務,迅速將目光聚焦到了礦山生態修復這個細分市場。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實際運營時,張衛承認,自己的確被許多業務的表面機會所誘惑,“幾度又開始偏離方向”。這中間,她用了不少的勁兒,幾經周折,才真正下定決心,轉向礦山生態修復這項主業。

聚焦的效果是明顯的。2013年,西施生態一年的利潤還只有幾百萬,到了2014年,公司的利潤就突破千萬大關,2015年則接近兩千萬。雖然今年的公司年報尚未公佈,但根據前三季度的報告,預計今年的業績將再創新高。這種勢頭到目前仍在持續,張衛說,“2017年公司仍然將快速發展。”

張衛這次到北京,是專門參加盛景的諮詢課。“再忙也要來參加。”張衛說,因為她覺得,這個課對她來說很重要。過去這幾年,西施生態和盛景的合作正變得越發緊密。今年,西施生態還會以中國新經濟典型代表企業的身份,參與盛景的“新經濟商機大會”,對接中國各地各行業的客戶資源。

在交談中,張衛還透露了她的另一個計畫。“今年下半年公司將考慮轉版,衝刺IPO。” “未來三年,我們的計畫是成為一家具有百億市值的公司。”

張衛的願景

儘管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利潤也在快速提升,但在張衛看來,這已經並非是她唯一的人生願景。與提及企業賺了多少錢相比,現在的張衛更願意告訴別人西施生態所獲得的那些數不勝數的各項榮譽,她說,她這麼做並不是想炫耀什麼,而只是想說明自己的那份初心。

在西施生態登陸新三板之前,曾經有一家上市公司提出用2個億現金加上市公司8-10%的股份收購整個公司,但被張衛拒絕了。張衛說,她需要的是一份事業,而不是錢,她想得更多的是跟著她打拼了十幾年的西施員工,她要帶領他們夢想開花。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和綠色植物打了20年交道的張衛,現在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中國創造更多的綠水青山。

西施生態是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第一股。所謂礦山修復,就是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治理,恢復原來的生態。過去幾十年,礦產的開採、礦山的開發成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巨大推動源泉,但與此同時,無序過度的開發利用給礦山及其周邊留下了嚴重的生態問題甚至是災難。隨著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的強化,大批礦山的關停,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成為了當前中國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之一。

但中國的礦山修復仍任重而道遠。根據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資料,截至目前,中國的10萬餘座礦山中,綠色礦山僅占0.6%,另外,目前中國的礦區土地複墾率只有15%,而在國際上,這一指標則是50%—70%。

與前些年相比,企業和政府對礦山修復的需求都比以往迫切,但礦山修復之所以仍進展緩慢,是因為這是一項涉及到技術、資金以及修復後如何再利用等多方面問題的複雜工程。

張衛希望西施生態能夠在這幾個方面做得更好。 如今,西施生態掌握了100多項生態修復技術和產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復系統。此外,公司也在創新性的通過BOT、PPP、土地流轉等方式從政府或礦企取得污染土地,通過國家專項資金、企業民營資本、治理專項基金、資本市場等多管道解決資金投入的問題。而在修復的土地利用方面,西施生態則以土地出租,以建設礦山生態公園、綠色隔離帶、生態修復示範基地等形式延伸價值和公司服務。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進入礦山生態修復這一行業,這也是張衛所樂見的,因為在她看來,這肯定能加速這一行業的進步,也能客觀上推動中國環境的改進。至於這種競爭是否會挑戰西施的行業地位,她倒是一點不在意,畢竟她帶的是一支有超過15年經驗,既懂綠化又懂生態修復的隊伍。

“礦山生態修復是環保,也是綠化。但如今進入這個行業的很多環保公司並沒有植物修復產品和資源,而傳統園林綠化企業難以掌握土壤生態修復的核心技術。” 她說,自己相信公司在這方面的實力。

長期以來,張衛積極投身於各種環保公益、社會公益和扶貧幫困活動,以“弘揚主旋律、推動正能量”為己任,盡自己最大能力回報社會、服務群眾。

張衛喜歡用“鏗鏘”兩個字來形容她過去二十年的夢想與苦累。也許在很多人眼裡,她其實就像那首著名的《鏗鏘玫瑰》所唱到的那朵帶著驕傲花蕊的玫瑰,因為她們縱使追逐夢想“百轉千回”,也總是“無怨無悔,從容面對。”

願以畢生的精力“讓開礦造成污染廢棄的‘山水林田湖’變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是張衛所追求的美好願景,並是一生為之奮鬥的崇高目標!

✡ 圖為:西施生態在京舉行新三板掛牌敲鐘儀式

✡ 圖為:2016年6月16日,西施生態在北京承辦了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荒漠礦業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選舉張衛擔任首屆專委會主任。

✡ 圖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秘莫妮卡.巴布(中)、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會長安豐傑(右)同西施生態董事長張衛的合影

楊 青

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資本研究院院長

今天很多民營企業普遍面臨兩個問題,一個叫做多元化,一個叫做同質化,多元化就是企業還沒有長得的時候,就貿然進入多個領域,同質化就是在自己的主營市場主營中,沒有形成核心能力,沒有亮點,很不幸我最早認識西施的張總的時候,西施這兩個問題都有,一方面又園林業務 還有珍稀苗木 還有油茶 這種多元化業務,而且在每個業務中沒有形成核心競爭能力,園林工程普遍面臨同質化競爭不斷的投標做工程然後收款 陷入這樣的迴圈。後來在我們的培訓諮詢輔導之下,也是在盛景方法論具體落地應用之下,西施找到了不同的客戶,在礦山這個領域實現生態修復這塊業務,所以我們一直強調找到不同的客戶,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是我們創新的原點。

掃碼/點擊閱讀原文 瞭解新經濟商機大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