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守株待兔(不要被沉默成本綁架)

在故事裡學習4-10歲孩子所需的基本常識

守株待兔, 出自《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觸株, 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

冀複得兔。 兔不可複得, 而身為宋國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當世之民, 皆守株之類也。

講了什麼呢?

宋國有一個農民, 以耕田為生, 在他的田地上有一株鬱鬱蔥蔥的大樹, 這一天, 他在幹活時, 一隻肥碩的兔子突然撞在了樹上, 斷氣了。 這下可樂壞了這個農民了, 他興高采烈地帶著兔子回家了, 然後飽餐一頓, 吃完, 他就想, 這樣的事是不是還會發生呢, 於是第二天他又回到樹下開始等兔子撞樹, 可是等來等去, 什麼也沒等到, 但是他沒有放棄, 第三天、第四天又繼續等待。 一天天過去了, 兔子沒等著, 田卻荒廢了。

看看, 多麼可笑又可悲的經歷啊!

守株待兔, 通常比喻妄想不勞而獲, 或就按照一種方式處理事情, 不懂得變通。 通過《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從中悟出三個道理:

第一個, 就是在生活中, 不要試圖擁有不勞而獲的心理, 要明白, 任何的收穫都是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勞動和努力獲得的, 等在那是沒有用的。

第二個叫“沉沒成本”, 又名“沉默成本”, 農夫覺得自己之前付出了那麼多, 必須要繼續堅持下去, 不然之前所有的付出就白費了, 這就是沉默成本, 這個農夫就被自己之前付出的“沉默成本”綁架了, 他, 明明知道自己已經錯了, 但是因為之前付出太多了, 他不忍心放棄。 有的時候發現自己犯了錯誤, 該放棄就放棄, 我們不能被這些“沉默成本”綁架。

第三個道理就是要明白小概率事件是幾乎很難發生的, 這是一種奇跡, 奇跡可能發生,

但是不可能每一種奇跡就會天天發生, 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發生奇跡的這件事上, 不能把小概率事件當成常態。

好了, 道理究竟對不對, 聽一聽就明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