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再揚“瀾湄合作”發展新風帆——寫在第三屆瀾滄江-湄公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開營之際

青海新聞網訊 “同飲一江水, 命運緊相連”。 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個國家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僅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 也是互利合作的天然夥伴。

從2015年8月, 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環保合作”為主題的“國際大學生玉樹夏令營”成功舉辦, 到2016年首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開賽, 來自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的六國青年和專家學者齊聚玉樹, 不斷促進六國友好交流和流域共同治理。

今年, 瀾湄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將讓六國學生從問題走向實證、從課堂走向實踐、從設想走向行動,

再續“同飲一江水, 命運緊相連”的深厚情誼, 再揚“瀾湄合作”的發展新風帆。

再續古老河流的當代治理

“瀾湄”, 瀾滄江—湄公河的簡稱。 起源于青海玉樹雜多, 流經西藏、雲南, 從西雙版納出境後改稱為湄公河, 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 共4880公里, 最後流入南海。

地緣相近、文化相通、人民相親, 經濟交融,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共飲一江水, 已經形成了同呼吸、共成長的命運共同體。 保護、發展、繁榮瀾滄江—湄公河環境與文化, 關乎沿岸人民福祉, 關乎各國共同願景, 關乎區域和諧未來。 更關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及其付諸實踐。

如果說2015年玉樹創建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際大學生夏令營,

揭開了瀾湄國家青年合作的嶄新一頁, 那麼經過兩年籌備, “瀾滄江—湄公河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賦予了這一專案更多的內涵。 圍繞可持續發展和人文交流確立了賽事主旨和目標, 圍繞青年創新創業和國際治理實踐確定了比賽規則和程式, 激發六國青年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

堅持聚焦實際、聚焦問題、聚焦創新、聚焦合作的基本導向, 精心設計賽制, 模擬多邊合作的工作情境, 引導六國青年思考瀾湄流域的實際和未來, 為瀾湄合作注入青年動力。

青年是世界的未來, 決賽是廣闊的舞臺。 一條古老的河流因為“瀾湄合作”, 更具普惠性、更加多元、更有共識的政策創新將使青年智慧從“紙上談兵”逐步“生根發芽”,

為瀾湄合作奠定社會基礎。

不論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設實施, 還是保護“中華水塔”堅固又豐沛, 都離不開跨學科科學研究的支撐, 也離不開各國青年高層次的科普教育, 更離不開國際傳播和推廣, 需要全國、全流域的關心、參與。 通過瀾湄合作, 彙聚六國專家、青年的創新智慧和熱情, 為瀾滄江—湄公河源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動力, 以青年為主力軍尋求互利合作的“最大公約數”。

再求“一帶一路”上的創意比拼

玉樹, 是“瀾湄之約”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兩年來, 我們看到這個項目的不斷發展, 這個平臺、這種氛圍, 讓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國家見證瀾滄江源創造的生態服務價值的同時,

與國際同行同道, 共同搭建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國際學術平臺, 共同推進湄公河區域的高等教育合作、人文交流、青年外交和智庫協作, 形成水資源合作開發、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共識、理念和行動。

兩年來, 我們越來越能理解瀾滄江—湄公河源頭對五國人民, 特別是年輕人的重要意義。 玉樹,不僅僅為流域治理和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也成為瀾湄流域六國文化尋源、體驗生態、親近自然的基地, 把青海特有的文化、生態資源分享給大家。 六國的青年在玉樹的藍天高原、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中進行文化展演、互相交流。 除了支持國際組委會辦好創新創業訓練, 玉樹希望六國青年能借助這個平臺, 更加投入本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為玉樹和各地的生態文化建設與環境保護貢獻智慧力量。

緊扣遵循堅持發展為先、依託項目推進、促進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穩定的瀾湄合作基本主旨, 聚焦問題、致力創新、攜手行動、共同合作, 確立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堅持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協調發展, 在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大優先領域開展合作的框架, 為瀾湄合作發展探索新模式。 因為創新, “瀾湄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將被長期可持續地推進, 因為創新, “瀾湄之約”將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流域合作與文化傳播品牌, 更成為青年合作與創新創業的展示平臺。

再揚“瀾湄合作”的發展新風帆

源起青海玉樹,流經中南半島,匯入太平洋。瀾滄江—湄公河作為一條天然紐帶,將流域六國緊密相連。在發展繁榮的共同願景下,齊聚源頭共商這條古老跨國河流的流域治理、環保合作與青年使命,深切表達合作意願和行動共識,“瀾滄江—湄公河之約”由此而來。

兩年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大學生實地探訪瀾滄江源、共話流域治理與發展,通過協商決定尊重鼓勵六國青年的約定,立足長期建設、充實項目內涵。

“多方合作”正是“瀾湄合作”生根發芽的土壤,長達兩年的活動籌備週期,不論六國團隊內的創新設計項目的合作,還是瀾湄流域六國共襄治理盛事,六國的專家學者為大賽注入學術力量和六國青年選手重新組成新的跨國團隊開展的創意比拼,“合作”帶來的遠不止是賽事高效率完成,更是一種六國之間的信任的提升和深厚關係的建立。

“瀾湄合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高效,專案為本。兩年間,玉樹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間斷地推進“瀾湄”合作,讓六國民眾都能感受到“瀾湄”合作的具體成果。

為更好地弘揚瀾滄江—湄公河生態文化,玉樹為國家乃至世界創造了有益的生態服務,玉樹也非常樂意成為瀾湄流域六國文化尋源、體驗生態、親近自然的基地。玉樹,積極擔當起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化建設的偉大使命,推進生態、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全面開啟長瀾滄江—湄公河發源地與入海口的連結、爭取實現全流域聯動,努力把生態優勢、文化品牌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國際合作的有效資源。

其次,更好地引導六國青年實踐綠色共用的理念,讓包括玉樹在內的全流域實現生態建設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實現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案例,促進更多人關注瀾湄流域的可持續開發和包容性增長。建立與流域各國、各省市的深度合作,促進地方政府與高校、專業機構的有效協作,傳播玉樹的生態形象、塑造玉樹的文化品牌,促進玉樹文化、旅遊、環保的長足發展,從而成功譜寫出“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的華麗篇章。

再揚“瀾湄合作”的發展新風帆

源起青海玉樹,流經中南半島,匯入太平洋。瀾滄江—湄公河作為一條天然紐帶,將流域六國緊密相連。在發展繁榮的共同願景下,齊聚源頭共商這條古老跨國河流的流域治理、環保合作與青年使命,深切表達合作意願和行動共識,“瀾滄江—湄公河之約”由此而來。

兩年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大學生實地探訪瀾滄江源、共話流域治理與發展,通過協商決定尊重鼓勵六國青年的約定,立足長期建設、充實項目內涵。

“多方合作”正是“瀾湄合作”生根發芽的土壤,長達兩年的活動籌備週期,不論六國團隊內的創新設計項目的合作,還是瀾湄流域六國共襄治理盛事,六國的專家學者為大賽注入學術力量和六國青年選手重新組成新的跨國團隊開展的創意比拼,“合作”帶來的遠不止是賽事高效率完成,更是一種六國之間的信任的提升和深厚關係的建立。

“瀾湄合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高效,專案為本。兩年間,玉樹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間斷地推進“瀾湄”合作,讓六國民眾都能感受到“瀾湄”合作的具體成果。

為更好地弘揚瀾滄江—湄公河生態文化,玉樹為國家乃至世界創造了有益的生態服務,玉樹也非常樂意成為瀾湄流域六國文化尋源、體驗生態、親近自然的基地。玉樹,積極擔當起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化建設的偉大使命,推進生態、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全面開啟長瀾滄江—湄公河發源地與入海口的連結、爭取實現全流域聯動,努力把生態優勢、文化品牌轉化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國際合作的有效資源。

其次,更好地引導六國青年實踐綠色共用的理念,讓包括玉樹在內的全流域實現生態建設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實現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案例,促進更多人關注瀾湄流域的可持續開發和包容性增長。建立與流域各國、各省市的深度合作,促進地方政府與高校、專業機構的有效協作,傳播玉樹的生態形象、塑造玉樹的文化品牌,促進玉樹文化、旅遊、環保的長足發展,從而成功譜寫出“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的華麗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