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農支招|農藥殺不滅小麥、水稻、棉花上的病蟲?咋辦?

摘要

2016年全國農技中心組織20個省(區、市)的60個抗藥性監測點, 分別對稻飛蝨二化螟小麥赤黴病棉鈴蟲棉蚜煙粉虱

結果表明, 部分病蟲對田間常用防治藥劑抗藥性顯著上升全國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張帥

水稻

褐飛虱

目前監測地區, 褐飛虱所有種群都對第一代新煙鹼類藥劑吡蟲啉產生了高水準抗性(抗性倍數在1200倍以上), 對第二代新煙鹼類藥劑噻蟲嗪也產生了高水準抗性(抗性倍數200~500倍),

但對烯啶蟲胺處於敏感至中等水準抗性;對第三代新煙鹼類藥劑呋蟲胺處於低至中等水準抗性。

對策建議

褐飛虱對各類殺蟲劑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因此在褐飛虱防治過程中, 遷出區和遷入區之間, 同一地區的上下代之間,

應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無交互抗性的殺蟲劑, 避免連續、單一用藥。 鑒於目前褐飛虱對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已達高水準抗性, 建議各稻區暫停使用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防治褐飛虱;嚴格限制吡蚜酮、毒死蜱防治褐飛虱的使用次數, 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輪換使用烯啶蟲胺、呋蟲胺、三氟苯嘧啶等新型藥劑

白背飛虱

目前監測地區白背飛虱種群對噻嗪酮、毒死蜱等藥劑處於中等至高水準抗性;對新煙鹼類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處於敏感至低水準抗性。 與2015年相比, 白背飛虱對各類藥劑抗性水準總體上升趨勢明顯。

對策建議

鑒於白背飛虱和褐飛虱通常混合發生, 且褐飛虱目前已對噻嗪酮產生高水準抗性, 建議各稻區暫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飛虱, 延緩其抗性繼續發展。 同時, 因為新煙鹼類藥劑對白背飛虱的毒力依然很高, 可以考慮在田間稻飛蝨種群以白背飛虱為主時選用吡蟲啉、噻蟲嗪或氟啶蟲胺腈, 與吡蚜酮交替使用進行防治

小麥

赤黴病

江蘇等地用多菌靈防效較差。 抗性監測結果表明, 赤黴病菌對多菌靈抗性主要發生在江蘇省及其周邊省份, 其抗藥性發生程度均達到用常規法即可檢測到的危險水準, 江蘇省的一些地區用多菌靈防治赤黴病效果已很差。

對策建議

建議在多菌靈產生抗性地區輪換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麥蚜

需輪換用藥延緩抗性發展。目前監測地區麥長管蚜種群對田間常用藥劑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胺腈、有機磷類氧化樂果、氨基甲酸酯類抗蚜威、擬除蟲菊酯類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均處於敏感狀態。禾谷縊管蚜對藥劑的敏感度在不同地點種群間的變異比麥長管蚜要大,監測到江蘇東台、河南駐馬店種群對吡蟲啉產生低至中等水準抗性;監測到河南駐馬店種群對高效氯氰菊酯產生中等水準抗性;對氟啶蟲胺腈、啶蟲脒、抗蚜威、氧化樂果等藥劑處於敏感狀態。

對策建議

建議在麥蚜產生抗性地區輪換使用新煙鹼類藥劑、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棉花

棉鈴蟲

華北棉區應禁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監測到安徽望江、湖北荊州、棗陽種群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三氟氯氰菊酯處於低水準抗性,其他種群已處於中等至高水準抗性,特別是華北棉區的河北邱縣、河南安陽、山東濱州、夏津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產生高水準抗性 (抗性倍數129~166倍)。

對策建議

在棉鈴蟲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產生高水準抗性地區,特別是華北棉區應禁止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防治棉鈴蟲,以延緩其抗性繼續上升;在華北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要限制有機磷類、大環內酯類藥劑使用次數(棉花生長期不超過2次),可交替輪換使用多殺菌素、氯蟲苯甲醯胺等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

棉蚜

所有種群對溴氰菊酯、吡蟲啉處於高水準抗性。目前監測地區棉蚜所有種群對擬除蟲菊酯類溴氰菊酯、新煙鹼類吡蟲啉等藥劑處於高水準抗性,有些地區抗性倍數達到了數萬倍以上 (對溴氰菊酯抗性倍數>4545倍,對吡蟲啉抗性倍數188~316402倍);對氨基甲酸酯類藥劑丁硫克百威處於中等至高水準抗性;對有機磷類藥劑氧化樂果處於中等水準抗性。

棉蚜對藥劑的抗性發展速度較快,幾乎對目前使用的所有藥劑均產生了抗性,特別是對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新煙鹼類藥劑的抗性水準較高,且仍有增加的趨勢。

對策建議

棉蚜已成為抗藥性嚴重和難以治理的害蟲之一,建議在農業生產中暫停使用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蟲啉等藥劑,選擇其它不同作用機理藥劑進行防治,同時採用抗性綜合管理措施,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麥蚜

需輪換用藥延緩抗性發展。目前監測地區麥長管蚜種群對田間常用藥劑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胺腈、有機磷類氧化樂果、氨基甲酸酯類抗蚜威、擬除蟲菊酯類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均處於敏感狀態。禾谷縊管蚜對藥劑的敏感度在不同地點種群間的變異比麥長管蚜要大,監測到江蘇東台、河南駐馬店種群對吡蟲啉產生低至中等水準抗性;監測到河南駐馬店種群對高效氯氰菊酯產生中等水準抗性;對氟啶蟲胺腈、啶蟲脒、抗蚜威、氧化樂果等藥劑處於敏感狀態。

對策建議

建議在麥蚜產生抗性地區輪換使用新煙鹼類藥劑、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棉花

棉鈴蟲

華北棉區應禁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監測到安徽望江、湖北荊州、棗陽種群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三氟氯氰菊酯處於低水準抗性,其他種群已處於中等至高水準抗性,特別是華北棉區的河北邱縣、河南安陽、山東濱州、夏津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產生高水準抗性 (抗性倍數129~166倍)。

對策建議

在棉鈴蟲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產生高水準抗性地區,特別是華北棉區應禁止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防治棉鈴蟲,以延緩其抗性繼續上升;在華北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要限制有機磷類、大環內酯類藥劑使用次數(棉花生長期不超過2次),可交替輪換使用多殺菌素、氯蟲苯甲醯胺等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

棉蚜

所有種群對溴氰菊酯、吡蟲啉處於高水準抗性。目前監測地區棉蚜所有種群對擬除蟲菊酯類溴氰菊酯、新煙鹼類吡蟲啉等藥劑處於高水準抗性,有些地區抗性倍數達到了數萬倍以上 (對溴氰菊酯抗性倍數>4545倍,對吡蟲啉抗性倍數188~316402倍);對氨基甲酸酯類藥劑丁硫克百威處於中等至高水準抗性;對有機磷類藥劑氧化樂果處於中等水準抗性。

棉蚜對藥劑的抗性發展速度較快,幾乎對目前使用的所有藥劑均產生了抗性,特別是對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新煙鹼類藥劑的抗性水準較高,且仍有增加的趨勢。

對策建議

棉蚜已成為抗藥性嚴重和難以治理的害蟲之一,建議在農業生產中暫停使用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蟲啉等藥劑,選擇其它不同作用機理藥劑進行防治,同時採用抗性綜合管理措施,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