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跳水收穫八金,卻聞警鐘;花游創造歷史,仍存差距

▲中國花游隊在自由組合專案中以一套《怒海爭鋒》奪得歷史首金。 (圖/視覺中國)

誰能撼動傳統霸主?世界游泳錦標賽率先落幕的跳水和花樣游泳兩大項目,

素來繞不開這一共同話題。 這一次, 布達佩斯的碧波中奏響“匈牙利狂想曲”。

多瑙河體育館內, 捍衛榮耀的征程, 中國跳水隊步履艱辛。 競逐全部13個專案, 以八金戰績收官, 這支剛剛經歷“換血”的年輕隊伍, 不僅未能實現賽前制定的十冠目標, 還在三個奧運項目的競爭中接連失利。 來自俄羅斯、法國、馬來西亞、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選手, 出人意料地瓜分五金。 其中, 法國和馬來西亞均實現了世錦賽跳水金牌“零”的突破。

英雄廣場的露天泳池, 挑戰“王權”的機會, 中國花遊隊艱難破冰。 在集體自由組合專案的決賽中, 合練僅僅60天的中國花游姑娘完美演繹《怒海爭鋒》, 歷史性地奪取世錦賽首金。 然而, 即便登上最高領獎臺,

非奧運項目、俄羅斯隊缺席等注腳無可回避, 花游霸主依舊是需要仰望的高山。

跳水丟金, 在眼淚中成長

“中國, 中國, 其他……”在本屆世遊賽的官方會刊上, 跳水項目的格局分析冠以如此標題, 前三名座次被概括成了一道固定公式。 然而, 固定公式並非標準答案。 中國隊在女子1米板、混合全能兩個非奧項目, 以及男子雙人3米板、男子10米台、女子10米台三個奧運項目中與金牌無緣。 雖然在總成績榜上, “夢之隊”依舊冠絕群雄, 但世界諸強帶來的衝擊已不容小覷。

“成績可能不像過去那麼好, 運動員在大賽中面對壓力和變化, 能在起伏中一點點前進, 還是值得肯定。 ”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坦言, 新奧運週期的第一場考試,

已經為隊伍鳴響了警鐘, “當然, 這次比賽也警醒了我們, 國外運動員的整體水準在提高, 我們必須更加努力。 ”

隨著裡約奧運後吳敏霞、陳若琳、秦凱、何姿等一批老將淡出, 中國跳水隊正跨入一個全新時代。 如今這支“夢之隊”中, 加入了不少新鮮面孔, 全隊平均年齡不過21歲, 任茜、陳俊傑等“00後”已成為中堅力量。 因為年輕, 大賽經驗與抗壓能力都需要時間來累積。 當年僅15歲的昌雅妮站上女子雙人3米板的冠軍領獎臺時, 不知所措的她, 一舉手一投足甚至是每一個表情, 都只能完全“拷貝”身邊的奧運冠軍施廷懋。 面對失敗和成功, 無緣女子10米台冠軍的任茜與收穫男子3米板金牌的謝思埸都在賽後淚灑泳池, 巨大的壓力仿佛唯有淚水可以稀釋。

“這一輪新老交替, 與以往有些不同。 所謂的‘老’, 只是有過奧運經歷, 其實還是比較年輕。 像奧運冠軍任茜, 也就是個16歲的孩子。 ”周繼紅說, 年輕人的起伏不定, 讓她總感覺不放心, 伴隨隊員們的每一次起跳, 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裡。 “又一批運動員更新換代, 隊伍需要提升整體水準和穩定性。 經歷過這種大賽的氣氛和環境, 他們應該會有所收穫。 ”

自身經歷“換血”的同時, 世界跳水整體水準的提升,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夢之隊”的絕對優勢。 如果說非奧運項目丟冠還能解讀為“戰略性放棄”, 連失三枚奧運項目金牌就顯得有些紮心。 尤其是在男、女10米台的競爭中, 英國名將戴利與馬來西亞老將張俊虹均是以完美表現衝破中國隊的“雙保險”。

時隔八年重回世錦賽冠軍領獎臺的戴利直言:“看看這屆比賽你會發現, 中國隊並不像以前那樣勢不可當。 我想要證明, 中國運動員能做到的, 我同樣能做到。 ”

面對新老對手的有力衝擊, 周繼紅認為中國跳水應該正視, 並通過加倍的努力捍衛榮譽。 “新週期, 各專案、各支隊伍都出現了一些新人, 水準也都在往上走。 特別從難度上講, 中國男隊已不存在太多優勢, 個別項目還低於對手。 站在項目角度出發, 更多力量加入競爭當然是好事, 但我肯定希望中國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她看來, 如今這支“夢之隊”還有不少打磨的空間, 既然將目光著眼于東京奧運會, 就給年輕一代更多的時間穩步成長。

花游摘金,在收穫中奮進

若論世遊賽最無懸念的項目,當屬被俄羅斯隊一統天下的花樣游泳。在本屆賽事的九個項目中,俄羅斯花遊隊帶走七枚金牌,依然一家獨大。冠軍旁落的混雙技術自選和集體自由組合均為非奧運專案,其中集體自由組合因人員更替來不及組隊,乾脆沒有報名參賽。

在俄羅斯隊身後,近年來穩步提升的中國花遊隊,被視為最具實力的挑戰者。裡約奧運會上,中國姑娘在雙人和集體專案上均收穫銀牌,但看似一步之遙的位次排序,卻是依舊遙遠的追趕征程。

此番出征布達佩斯,中國隊抵達賽地才知俄羅斯隊缺席集體自由組合的角逐。改變獎牌顏色有了天賜良機,幸福來得有些突然,但機會從來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憑藉出色表現收穫雙人、集體四個小項的銀牌後,姑娘們終於在最後一個比賽日等來改寫歷史的時刻。迎著布達佩斯突如其來的大雨,在《怒海爭鋒》氣勢磅礴的音樂中,她們乘風破浪,載譽而歸。完賽一刻,姑娘們的臉上綻放出最美的笑容,中國隊以96.1分的高分排名第一,世錦賽花遊賽場首次奏響《義勇軍進行曲》。

“聽到國歌響起,非常振奮人心。集訓很匆忙,全隊卻表現出最佳狀態,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有多不容易。”來自上海花游隊的湯夢妮說,她由衷地為自己和隊友感到驕傲,“雖說俄羅斯隊沒參加,看起來比較幸運,但我相信,也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才能站上最高領獎臺。”

這枚金牌是命運的恩賜,是幾代中國花遊人努力的結果。這份榮耀,帶給姑娘們更多自信,也給予她們繼續前行的動力。“自由組合獲得歷史性突破,說明我們的隊員在動作規範、速度和難度上都已處於世界前列。”在教練組組長汪潔看來,世錦賽冠軍是對中國花游的充分認可,但她同時也坦言,與俄羅斯隊的差距依然存在,需要加緊追趕的步伐。

從現實來看,無論人才厚度、訓練基礎還是藝術氛圍,中國花游在與霸主俄羅斯的競爭中都面臨著“先天不足”。實現趕超,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只是奢望。“俄羅斯隊依舊強大,但我們不再覺得她們高不可攀。我們會繼續以她們為目標,一點點拉近距離。”年輕教練王芳所言,道出中國花遊人的當下願景,亦是最為現實的追夢路徑。

>>>相關閱讀:

心若有愛,何懼獨行

碧藍泳池變身動感舞池,一曲《搖擺之夜》點燃浪漫情愫。16歲少年石浩璵攜手搭檔盛姝雯亮相花遊混雙自 由自選比賽,作為首位登上世錦賽舞臺的中國男選手,他的名字註定被寫入歷史。

“其實並沒有想太多,就當成一場秀,在這個舞臺盡情展現自己。”略顯誇張的妝容難掩臉龐稚嫩,方才在表演中熱情奔放的“小石頭”,來到混合採訪區就恢復了本色。靦腆羞澀,輕聲細語,幾乎每說一句話都要看看身邊年長七歲的“雯姐”。

決賽總分77.2333分,在11對選手中排名第八位,沒能達到“保六爭四”的賽前預期,石浩璵難免有些失落,卻也很快放寬了心。“比賽總有輸贏,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足夠了。”圓夢布達佩斯,他說自己已足夠幸運。

四歲開始學游泳,從業餘隊到專業隊,直到三年前,石浩璵才懵懵懂懂“闖”入花遊世界。因混雙項目於2015年起被列入游泳世錦賽正式項目,擁有一雙大長腿的“小石頭”,進入了“伯樂”陸麗亞教練的慧眼。不曾想到,原本只是想要嘗試水中舞蹈有多酷的他,竟深深愛上了這項唯美的運動。“硬頂”柔韌,苦練動作,找尋樂感,幾乎從“零”起步,一步步走到了最頂級的舞臺。

“他有身體條件,更有骨子裡那份熱愛與嚮往。與他搭檔,我內心快要磨滅的對花遊的熱愛也被激發出來。”在盛姝雯眼裡,石浩璵就像為花遊而生。而在花遊這條路上,“小石頭”註定還是寂寞的“獨行者”。

世俗觀念與項目普及程度的雙重桎梏,使得國內從事花遊運動的男選手寥寥無幾。因為世游賽設項的引領,如今全國青少年和幼兒花游比賽,開始對男選手的參與給出各項優待條款。但即便如此,擴大男子花游選手基數,短時間並不可能實現。

面對外界對花游男選手的不解甚至是偏見,石浩璵表現得不以為然。“無所謂,他們說他們的,我只需要做好自己。”他說,“比賽場上,我只想著所有人都在欣賞我們的美。通過這個舞臺,將中國花遊推廣到全世界。”極力推薦混雙專案的盛姝雯,也忍不住替男搭檔說話:“這種誤解,主要源于欣賞花遊的時間不夠長,對於這項運動的內涵理解不夠深。男選手的加入,其實可以讓花遊的編排更多元,將力與美完美地結合,更全面地將這項運動的魅力展現。”

在石浩璵心裡,喀山世錦賽上收穫一金一銀的美國選手比爾·梅就是完美標杆。這位用26年時間等來世錦賽登臺機會的男子花游“教父”,又在布達佩斯以38歲“高齡”收穫一枚銅牌。被問到是否會在花遊路上繼續走下去,比爾·梅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對花遊的熱愛。我會一直練下去,直到這個項目加入奧運會。”

而同樣的問題,石浩璵給出的答案是:“我要練到所有叔叔們都退役。”這份發自內心的熱愛,未必被所有人理解,也無需背負功名,卻定是值得尊敬和溫柔相待。

花游摘金,在收穫中奮進

若論世遊賽最無懸念的項目,當屬被俄羅斯隊一統天下的花樣游泳。在本屆賽事的九個項目中,俄羅斯花遊隊帶走七枚金牌,依然一家獨大。冠軍旁落的混雙技術自選和集體自由組合均為非奧運專案,其中集體自由組合因人員更替來不及組隊,乾脆沒有報名參賽。

在俄羅斯隊身後,近年來穩步提升的中國花遊隊,被視為最具實力的挑戰者。裡約奧運會上,中國姑娘在雙人和集體專案上均收穫銀牌,但看似一步之遙的位次排序,卻是依舊遙遠的追趕征程。

此番出征布達佩斯,中國隊抵達賽地才知俄羅斯隊缺席集體自由組合的角逐。改變獎牌顏色有了天賜良機,幸福來得有些突然,但機會從來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憑藉出色表現收穫雙人、集體四個小項的銀牌後,姑娘們終於在最後一個比賽日等來改寫歷史的時刻。迎著布達佩斯突如其來的大雨,在《怒海爭鋒》氣勢磅礴的音樂中,她們乘風破浪,載譽而歸。完賽一刻,姑娘們的臉上綻放出最美的笑容,中國隊以96.1分的高分排名第一,世錦賽花遊賽場首次奏響《義勇軍進行曲》。

“聽到國歌響起,非常振奮人心。集訓很匆忙,全隊卻表現出最佳狀態,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有多不容易。”來自上海花游隊的湯夢妮說,她由衷地為自己和隊友感到驕傲,“雖說俄羅斯隊沒參加,看起來比較幸運,但我相信,也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才能站上最高領獎臺。”

這枚金牌是命運的恩賜,是幾代中國花遊人努力的結果。這份榮耀,帶給姑娘們更多自信,也給予她們繼續前行的動力。“自由組合獲得歷史性突破,說明我們的隊員在動作規範、速度和難度上都已處於世界前列。”在教練組組長汪潔看來,世錦賽冠軍是對中國花游的充分認可,但她同時也坦言,與俄羅斯隊的差距依然存在,需要加緊追趕的步伐。

從現實來看,無論人才厚度、訓練基礎還是藝術氛圍,中國花游在與霸主俄羅斯的競爭中都面臨著“先天不足”。實現趕超,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只是奢望。“俄羅斯隊依舊強大,但我們不再覺得她們高不可攀。我們會繼續以她們為目標,一點點拉近距離。”年輕教練王芳所言,道出中國花遊人的當下願景,亦是最為現實的追夢路徑。

>>>相關閱讀:

心若有愛,何懼獨行

碧藍泳池變身動感舞池,一曲《搖擺之夜》點燃浪漫情愫。16歲少年石浩璵攜手搭檔盛姝雯亮相花遊混雙自 由自選比賽,作為首位登上世錦賽舞臺的中國男選手,他的名字註定被寫入歷史。

“其實並沒有想太多,就當成一場秀,在這個舞臺盡情展現自己。”略顯誇張的妝容難掩臉龐稚嫩,方才在表演中熱情奔放的“小石頭”,來到混合採訪區就恢復了本色。靦腆羞澀,輕聲細語,幾乎每說一句話都要看看身邊年長七歲的“雯姐”。

決賽總分77.2333分,在11對選手中排名第八位,沒能達到“保六爭四”的賽前預期,石浩璵難免有些失落,卻也很快放寬了心。“比賽總有輸贏,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足夠了。”圓夢布達佩斯,他說自己已足夠幸運。

四歲開始學游泳,從業餘隊到專業隊,直到三年前,石浩璵才懵懵懂懂“闖”入花遊世界。因混雙項目於2015年起被列入游泳世錦賽正式項目,擁有一雙大長腿的“小石頭”,進入了“伯樂”陸麗亞教練的慧眼。不曾想到,原本只是想要嘗試水中舞蹈有多酷的他,竟深深愛上了這項唯美的運動。“硬頂”柔韌,苦練動作,找尋樂感,幾乎從“零”起步,一步步走到了最頂級的舞臺。

“他有身體條件,更有骨子裡那份熱愛與嚮往。與他搭檔,我內心快要磨滅的對花遊的熱愛也被激發出來。”在盛姝雯眼裡,石浩璵就像為花遊而生。而在花遊這條路上,“小石頭”註定還是寂寞的“獨行者”。

世俗觀念與項目普及程度的雙重桎梏,使得國內從事花遊運動的男選手寥寥無幾。因為世游賽設項的引領,如今全國青少年和幼兒花游比賽,開始對男選手的參與給出各項優待條款。但即便如此,擴大男子花游選手基數,短時間並不可能實現。

面對外界對花游男選手的不解甚至是偏見,石浩璵表現得不以為然。“無所謂,他們說他們的,我只需要做好自己。”他說,“比賽場上,我只想著所有人都在欣賞我們的美。通過這個舞臺,將中國花遊推廣到全世界。”極力推薦混雙專案的盛姝雯,也忍不住替男搭檔說話:“這種誤解,主要源于欣賞花遊的時間不夠長,對於這項運動的內涵理解不夠深。男選手的加入,其實可以讓花遊的編排更多元,將力與美完美地結合,更全面地將這項運動的魅力展現。”

在石浩璵心裡,喀山世錦賽上收穫一金一銀的美國選手比爾·梅就是完美標杆。這位用26年時間等來世錦賽登臺機會的男子花游“教父”,又在布達佩斯以38歲“高齡”收穫一枚銅牌。被問到是否會在花遊路上繼續走下去,比爾·梅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對花遊的熱愛。我會一直練下去,直到這個項目加入奧運會。”

而同樣的問題,石浩璵給出的答案是:“我要練到所有叔叔們都退役。”這份發自內心的熱愛,未必被所有人理解,也無需背負功名,卻定是值得尊敬和溫柔相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