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北“地租”大跳水 種玉米還是種大豆?

去年底, 我國農業部提出繼續調減2017年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玉米麵積1000萬畝, 然而直至3月中旬前後東北農戶才陸續開始備耕, 且除黑龍江第四、第五積溫帶農戶(例如, 海倫)改種大豆以外, 大部分農戶依舊習慣于種植玉米, 調減1000萬畝玉米麵積的目標能否達成任務艱巨。 根據我們市場一線觀察:東北農民最關心是所種的農產品有沒有收購商?今年秋收後的市場價格水準能不能滿意?按照目前大連期貨盤面價格計算大豆與玉米價格比值來看, 今年大面積再次大面積擴大大豆實在有點懸, 況且還有去年玉米輪作大豆的今年要部分再轉輪回來,

這可能是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所不瞭解的。

---- 今年東北“地租”大幅跳水, 規模種植玉米收益可期

3月中旬開始, 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備耕(黑龍江、遼寧等), 與往年相比時間有所延遲。 以吉林公主嶺為例, 過去年後半個月種子、化肥等農資的入戶率一般都在50%左右, 今年只有20%, 同時, 往年在春節後搶購優質玉米種子的景象也不復從前。

伴隨著農民備耕時間延遲, 今年東北地租大幅跳水, 以下是部分調查與社會資訊 (不含生產者補貼):

由於近年來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政策調整, 收購價格先降, 後取消, 伴隨著玉米價格大幅走低, 種植收益下降, 地租也由高位大跳水, 過去兩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每畝地租最高可達到530元/畝、800元/畝、800元/畝和660元/畝。

鑒於往年地租一般可達到農民種植成本(含物質資料、人工和地租三項)40%, 地租下降以後種植玉米利潤可期, 在有前期規模種植戶因虧損毀約棄耕的同時一部分規模種植戶則積極介入。

---- 東北春耕備耕時間延後, 大豆目標價格遲遲不公佈或推動玉米種植

在一部分農民因玉米價格連年下滑土地流出積極性空前高漲的同時, 另一部分農戶春耕備耕時間有所延後, 關鍵原因還是在種植大豆、玉米甚至雜糧等方面猶豫不決。 不過, 伴隨著春耕備耕時限臨近(黑龍江、遼寧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備耕), 但今年大豆目標價格遲遲未出臺或轉而推動農戶種植玉米。

以黑龍江青岡地區為例, 據悉今年當地種子、化肥成本穩定, 地租價格大幅跳水, 約8成農戶已決定種植玉米。

何況, 有業內人士推算, 按照目前連盤玉米1801合約大豆3900/玉米1770(比價2.2)來看, 種植玉米利潤更甚一籌。

綜上所述, 由於大豆(雜糧)與玉米比較效益因素、二區輪作促使部分農戶種植回歸玉米種植以及今年地租下降後玉米種植效益再度可期(期貨市場來看, 今年秋季玉米價格可能難現去年低位), 今年我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能否再度下降1000萬畝難度較大。 當然, 無論是否達成目標, 調減玉米種植面積能夠給降庫存帶來的積極效應, 遠不如建議的擴大燃料乙醇產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