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天炎熱防中暑 中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刮痧!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夏季天氣炎熱, 很容易中暑, 中醫師周宗翰、營養師李婉萍在網路直播中, 教導粉絲, 如何正確刮痧、舒緩中暑不適。

天炎熱防中暑 中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刮痧!

天炎熱防中暑 中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刮痧!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 若要舒緩中暑不適, 刮痧最理想部位是在後頸部位, 後頸部不只有許多穴道, 也是膀胱經、膽經位置, 為了疏通氣血, 刮痧方向建議由上往下, 由內往外。

身體氣血不迴圈 便容易產生中暑症狀

周宗翰醫師分析, 中暑主要原因是在身體散熱不均, 當從戶外到室內, 身體溫度慢慢升高, 這就好像溫水煮青蛙, 身體散熱系統出現障礙, 此時就會引起頭暈、想吐、腹瀉等不舒服症狀, 此時也代表身體氣血不迴圈, 刮痧就是將身體痧毒排出, 身體就會比較舒服。

民眾刮痧前, 可以抹點刮痧油, 這是潤滑劑, 用嬰兒油也可以,

避免過於乾澀、摩擦, 傷害肌膚。 刮痧要從風池穴開始刮, 效果比較好。 刮痧時, 當痧慢慢出來, 就代表痧毒逐漸排出, 建議不要刮到瘀青。

湯匙、硬幣 不適合用來刮痧

刮痧器具也是非常重要。 周宗翰醫師指出, 像鐵湯匙較尖利, 或者像陶瓷湯匙, 擔心會有破損, 都可能傷害皮膚, 造成皮膚受傷, 較理想的是用牛角刮痧板, 而硬幣、銅板充滿細菌, 則可能產生感染風險。

周宗翰醫師也提醒, 刮痧位置也要特別注意, 頸部前方有胸鎖乳突肌, 這部位靠近頸動脈, 禁止刮痧, 以免產生危險。 若是胸鎖乳突肌後面頸夾肌部位, 較適合刮痧。

另外, 兩次刮痧建議間隔5-7天, 需要等痧完全退卻, 才能進行下一次刮痧。 刮痧後, 建議喝300-400cc溫開水,

即使刮痧, 也要勤防曬、多補充水分, 避免陽光曝曬, 且要多注意通風, 身體氣血循環才能更流暢, 這樣也才能降低中暑風險。

相關影音:https://youtu.be/a6GDdEp7keE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422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