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網路媒體國防行」唯有英雄逆火而行,來,看看大興安嶺的“生態鐵軍”

央視網消息逐夢生態書華章, 矢志強軍寫忠誠。

武警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支隊肩負著保衛大興安嶺1067萬公頃原始森林和440公里中俄、中蒙邊境火堵截任務,

1952年建隊至今, 共撲救森林火災2300餘起, 被林區人民譽為“生態鐵軍”。

唯有英雄, 逆火而行。 近年來, 該支隊又湧現出大量的英模人物, 他們身上展現的是時代烙印、精神傳承和使命擔當。

政工幹部寶林:把黨旗和隊旗插到最前面

作為武警大興安嶺森林支隊副政委, 寶林始終堅持把防火滅火任務擺到黨委工作的中心位置, 帶領班子成員謀戰思戰, 練兵備戰, 不斷提高黨委支部議中心抓中心的能力素質。

今年“5.2”撲救畢拉河特大森林火災中, 火場山勢起伏, 火借風勢四散躥動, 毫無規律可循, 異常危險。 攻堅階段, 部分戰士產生了畏難心理、畏戰情緒。

“把黨旗和隊旗插到最前面!”, 寶林帶領黨員突擊隊累計撲滅火線近20公里,

連續23個小時不眠不休衝鋒在前。

作為政工幹部, 他組織官兵在向火場開進途中講戰鬥故事、唱戰鬥歌曲, 任務間隙組織挑應戰、表決心和宣誓儀式, 戰地現場掛橫幅貼標語、立黨旗打隊旗, 力爭每次火場上的宣傳鼓動都要做到“短平快活”, 持續激發了官兵英勇無畏的戰鬥熱情, 使部隊保持了持久旺盛精力。

駕駛能手王維:沼澤溝塘地裡運送兵員

支隊二大隊四中隊駕駛員王維, 入伍11年, 安全行車800多公里, 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紅旗車駕駛員”“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典型, 1次榮立三等功。

畢拉河北大河林場突發特大森林火災後, 他主動請纓, 堅決要求參加滅火作戰。 林區地形複雜、沼澤溝塘地多、路況複雜,

但他憑藉著過硬的駕駛技術, 安全運輸兵員10餘次, 出色完成兵員輸送任務。

一次運輸返途中突遇火點, 火點順風迅速燃燒至前方輸送路邊, 如果火點得不到控制, 不僅擋住前進的去路, 還會借風蔓延另一座大山, 更加難以控制。

王維一方面向組織彙報情況, 另一方面閃電般躍出駕駛室, 跳上車頂, 快速啟動水泵, 精准向火頭射水, 火勢得以控制。 隨後他又仔細清理火場, 身上的汗水濕了又幹、幹了又濕, 他依然堅持反復細緻清理, 直至火場達到“三無”。

滅火作戰回來後他還主動把自己熱乎的飯菜給了體能消耗大、需要更多補充的戰友李金偉, 自己卻順手拿起了一包餅乾就著礦泉水吃起來。

維修大拿楊加峰:改良革新10余項裝備

2012年, 作為業務骨幹的楊加峰被抽調到剛剛組建的機械中隊後, 就如饑似渴地學習剛剛配發的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的各類參數、性能和駕駛維修技能, 撰寫了近10萬餘字的心得體會。

他還配合中隊主官研討機械分隊六種戰法, 極大地提升了滅火戰鬥能力。 參與拍攝《機械分隊“六種戰法”研討》錄影片, 借助新大綱試訓契機, 參與編寫3種、9項、3萬餘字的機械分隊訓練教材, 填補了森林部隊機械分隊訓練無教材的空白。

他帶領業務骨幹完成車載水帶改良、車輛攜行架等10余項裝備小革新。

2012年4月, 內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發生森林火災, 剛剛組建的機械分隊出動3台SXD09履帶式森林滅火車。 他積極向指揮員建議充分結合水源豐富的實際情況,

駕駛車輛採取車載高壓水泵直接滅火的方式迅速控制火勢, 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滅火作戰勝利。

撲火尖兵董玉軍:獨自一人深入火場查火情

支隊一大隊大隊士官長董玉軍先後參加過“3.28”“5.25”“4.30”“5.2”等重特大森林火災。

特別是在“5.2”畢拉河北大河林場特大森林火災中, 切入火線時, 由幹火場山高林密、地形複雜, 火借風勢卷起3米多高的火浪, 火線一眼望不到頭, 很難迅速判明火情, 現場指揮員無法擺兵佈陣, 滅火作戰行動受阻。

面對肆虐的火魔, 嚴峻的火勢, 部分戰士嚴生了畏懼心理。

危急時刻, 董玉軍主動請戰, 獨自一人沖下草塘溝, 深入火場。 戰士們都知道, 他腿痛的病一直很嚴重, 每逢天氣乍寒乍暖, 便痛得站都站不穩, 可他在工作上忙來忙去,總是抽不出時間好好治一治。

看到董玉軍消失的背影,四班長大聲喊:同志們,我們跟士官長一起並肩作戰。一時士氣大振,風聲,火聲,滅火機聲,喊殺聲,在興安嶺的上空響了起來。

董玉軍帶領的勇士們如同利劍,如同鋼刀,一次次地劈開了火魔的身軀。火線向前一步步地推進,董玉軍的眼睛都紅了,在火線前一邊戰鬥一邊指揮。

經過一天一夜全力撲救,週邊明火全部撲滅。

通信技師苗中軍:保障火場上指揮意圖暢通

支隊三級警士長苗中軍來自農村,對電腦沒有一點基礎概念,為了儘快適應通信資訊化的節奏,他起早貪黑自學了電腦課程,抄寫了10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累計維修電臺電話上千部,電腦安裝維修600餘台,為官兵家屬維修家電340件次。

2014年4月30日,俄羅斯入境火導致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為了保障火場上指揮通信暢通,需要在火場周邊選擇高山架設臨時超短波轉信台。

臨時架設的轉信台需要利用綜合測試儀對其接收靈敏度進行微調才能正常工作,可是綜合測試儀遠在20公里外的另一個火場,夜間山路難行,一來一回至少要8個小時。

上級命令全線發起總攻,務必在淩晨1點完成火線合圍。命令無法傳達到正在各個火場一線作戰的指揮員,這可難壞了前指所有官兵。

苗中軍臨危受命,他決定採取耳聽接收機接收信號聲的方法找到最佳節點。“嘀、嘀、嘀……”,時間隨著微弱的信號聲在一分一秒地流逝。3分鐘後,一聲清晰的信號聲讓在場的官兵歡呼雀躍起來。

可他在工作上忙來忙去,總是抽不出時間好好治一治。

看到董玉軍消失的背影,四班長大聲喊:同志們,我們跟士官長一起並肩作戰。一時士氣大振,風聲,火聲,滅火機聲,喊殺聲,在興安嶺的上空響了起來。

董玉軍帶領的勇士們如同利劍,如同鋼刀,一次次地劈開了火魔的身軀。火線向前一步步地推進,董玉軍的眼睛都紅了,在火線前一邊戰鬥一邊指揮。

經過一天一夜全力撲救,週邊明火全部撲滅。

通信技師苗中軍:保障火場上指揮意圖暢通

支隊三級警士長苗中軍來自農村,對電腦沒有一點基礎概念,為了儘快適應通信資訊化的節奏,他起早貪黑自學了電腦課程,抄寫了10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累計維修電臺電話上千部,電腦安裝維修600餘台,為官兵家屬維修家電340件次。

2014年4月30日,俄羅斯入境火導致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為了保障火場上指揮通信暢通,需要在火場周邊選擇高山架設臨時超短波轉信台。

臨時架設的轉信台需要利用綜合測試儀對其接收靈敏度進行微調才能正常工作,可是綜合測試儀遠在20公里外的另一個火場,夜間山路難行,一來一回至少要8個小時。

上級命令全線發起總攻,務必在淩晨1點完成火線合圍。命令無法傳達到正在各個火場一線作戰的指揮員,這可難壞了前指所有官兵。

苗中軍臨危受命,他決定採取耳聽接收機接收信號聲的方法找到最佳節點。“嘀、嘀、嘀……”,時間隨著微弱的信號聲在一分一秒地流逝。3分鐘後,一聲清晰的信號聲讓在場的官兵歡呼雀躍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