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間哪有那麼多天才,還不都是孤獨地翻山越嶺

1985年, 芝加哥大學教授,

Benjamin Bloom調查了120個,

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

最終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結論:

所謂天才, 並不能從青少年時期就發現。

沒有任何一個普遍適用的指標,

暗示某個孩子將來會成為行業頂尖人物,

智商測試與他們最終在這個行業的成就,

並沒有那麼強的相關性。

唯一呈現出強烈正相關性的是:

這些被調查者, 無一不是投入大量時間,

刻苦訓練, 反復鑽研自己手中的業務。

研究一度引起很大的反響,

不少學者跟進, 從事後續研究。

因為大家都很好奇一件事:

"如若天才不是與生俱來的,

是否意味著, 我們能夠訓練出天才?"

1993年, 邁阿密大學的Anders教授,

來到柏林音樂學院, 將學生分成三組:

普通學生, 優秀學生, 卓越的學生。

調研結果表示, 普通學生,

練琴的時間總計在4000小時左右,

優秀的學生, 大約在8000小時候左右,

而卓越的學生, 沒有一個人低於10000小時。

他將這個發現寫成論文發表,

題目叫:

《有目的的訓練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又過去了十幾年, 一名暢銷書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將該論文寫進了新書,

《異類:成功人士的故事》,

他在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

之所以卓越非凡, 並非天資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

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

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個小時定律"。

Malcolm Gladwell想告訴人們:

優越的智商和與生俱來的天賦,

並非決定一個人成為行業精英的關鍵,

那些最終攀援到頂峰的人,

不管面對的是何種枯燥、艱難,

和令人厭倦的練習。

他們都會付出遠遠超過常人的代價,

以抵達他們心中的彼岸,

並永遠覺得不夠滿足。

有 "壽司之神"美譽的

小野二郎先生不止一次說:

"一旦決定好職業,

你就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

千萬不要有怨言, 窮盡一生磨煉,

而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

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

就有人告訴二郎,

"人生所有的幸福與成功,

都是靠一雙堅毅的手換來的。 "

二郎去壽司店學習壽司, 被告之:

"這可能需要耗費你一輩子的時間。 "

但他還是義無反顧, 從擰毛巾開始學習。

滾燙的毛巾根本拿也拿不住,

很多學徒連這一關都過不了就跑了,

但二郎卻一天又一天堅持下來,

耐著性子, 忍受寂寞,

不斷磨礪自己的心。

將擰毛巾這樣枯燥的事,

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後,

要花去十年的時間瞭解食材,

要掌握如何處理一流的食材,

想盡一切辦法將其鮮美發揮到極致,

然後做了200次或更多的煎蛋後,

才可能偶爾成功那麼一次。

但這是這樣的一次成功,

已經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全世界各地的名廚吃了二郎的壽司後,

都會驚歎:這麼簡單的東西,

它的味道何以能夠如此有深度?

二郎說:"因為這是極簡的純粹,

我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情,

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努力達到巔峰,

但沒人能知道巔峰在哪兒,

所有我永遠不會覺得完美,

那就必須時時刻刻磨煉手藝。"

誠然,誰也無法否認,

擁有超拔天賦的人,頭腦聰明的人,

比資質普通的人要來得事半功倍。

但天賦決定的不過是下限,

真正的上限,取決於努力的程度。

在西方音樂史上,人們常說,

"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有天才,

那莫札特肯定是其中一位。"

他擁有絕對音感,14歲時,

在羅馬的西斯廷小教堂,

聽了一首經文歌的演唱後,

就能憑記憶把一個個音默寫出來。

經文大約有兩分鐘長,有好幾個聲部。

難怪歌德曾說莫札特是,

"神的創造力在人間的化身"。

但實際上,莫札特並非音樂史上,

最早熟的少年作曲家。

這個榮譽應該頒發給,

舒伯特和孟德爾松。

但是,莫札特到了20歲後,

以驚人的速度輕而易舉地,

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傳世傑作。

作品一氣呵成,幾乎沒有修改。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勤奮之上,

他14歲就鑽研過《算術的藝術》、

《計算藝術與代數》。這種經歷,

培養了他對數理邏輯的形象思維,

並以此為基礎,對其它音樂家的作曲,

進行了大量對位分析、研究。

在他逝世後,人們還發現,

他藏有詩集、劇本、作曲技巧理論、

哲學論著等46本書,涉獵極其廣泛。

他至死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

莫札特曾不無驕傲地說:

"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

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

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

沒有一位元名家的作品,

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貝多芬的譜子,塗塗改改

莫札特的譜子,一氣呵成

21歲,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

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

創辦了微軟公司。1995-2007年間,

蓋茨連霸世界首富長達20年。

誰也無法否認蓋茨優良的基因和傲人的智商,

但豔羨蓋茨的人們,又有多少人知道,

從16歲起,他就和同學為ISI公司編寫,

薪水管理軟體,只是為了免費使用電腦。

為了完成任務,兩人幾乎整日埋頭工作,

廢寢忘食,平均每天在機房工作8小時,

有一次甚至超過20個小時,

苦苦支撐了八個禮拜才走出電腦室。

上大學時,蓋茨的學習方式,

更是讓室友們感到無比驚訝:

"他的習慣是一次學上36個小時,

或者更長時間,然後睡10個小時,

出去吃個披薩,再回到書桌前。

哪怕是從淩晨3點醒來,

他也能立馬做到投入學習狀態。"

而他從哈佛輟學時,

早已不間斷地練習程式設計7年。

1979年,澀谷區神宮球場外,

已然29歲的村上春樹,

突然起了一個念頭:我要寫一部小說。

在此之前,他不但沒寫過小說,

而且債臺高築,還要兼讀大學,

為了經營好自己的爵士酒吧還債,

不得不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拿他自己的話說:

"猶如驢子拉磨一樣度過整整七年。"

在寫出《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時,

為了不影響正常經營酒吧,

不得不在淩晨3點到天亮這段時間內,

一個字一個字地寫自己的小說,

花去整整半年才寫出《且聽風吟》。

在成為職業小說家之後,

村上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

一直寫到中午12點方才停筆,

猶如機器一般準時和刻苦。

而且早在少年時期,

村上看遍了身邊能找到的一切小說,

"在我同年齡的人中,

絕對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村上在隨筆中說:

"寫小說的門檻或許很低,

腦袋聰明人恐怕幹不了這件事,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

要寫一本還像模像樣的小說,

並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可能寫得差不多,

就覺得枯燥無味,丟在一邊了。

而要年復一年不斷打磨字句,

不斷突破自己的界限,

就要像我這樣資質不高的人,

一直堅持不斷地寫。"

"極簡主義"作家雷蒙德·卡佛,

在《我們需要享受改稿的過程》中寫道:

"第一稿是非常重要的一稿,

但接下來的幾周、幾個月內,

我可以把一個短篇重寫二三十遍,

我的短篇《鄰居》一開始的篇幅,

是後來定稿的10倍。"

一如當初王朔的處女作《空中小姐》,

3萬字的小說來回改寫了9遍,

前前後後加起來有100萬字。

只要憑藉足夠的努力,

即便是很晚的時候才起步,

也能夠趕上那些懶洋洋走路的聰明人。

被稱作建築鬼才的安藤忠雄,

早年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打拳擊,

當意識到自己無法站上拳壇頂峰時,

他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直到一天翻閱圖書,

看到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作品,

才開始全憑自學研習建築。

在接受函授教育的過程中,

有整整一年,他幾乎未曾出門,

從早晨9點學到淩晨4點,

把建築、室內設計、美術印刷,

所有與造型相關的東西專心學遍。

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

1965年,安藤又帶著打工賺的錢,

沿陸路從西伯利亞到歐洲,

孤身一人,一路流覽各種建築。

一天走到15個小時以上,

因此才建立起強大的知識儲備。

"半途而廢是不行的,

必須全力以赴地學習。

必須自己對自己加壓,

要不就不能掌握真本領。

我1965年的歐洲縱斷旅行時,

一天走50公里。堅定自己的意志,

當機立斷,殺出一條血路。

輕鬆的路是沒有的。"

在成為汽車設計師前,

賴平荒廢了整整20年。

他從小就是個頑劣的孩子,

總是跟父親作對。

16歲輟學去港口當船工,

留長髮,聽搖滾,玩滑板,

儼然美國60年代"垮掉的一代"。

那時,和他在一起玩耍的一群港大學生,

畢業之後紛紛走上正途,進入大公司,

留下他身無一技之長,

而且浪費了人生最好的年華。

受到刺激後,賴平開始攢錢,

買了單程票飛往羅馬學工業設計,

成為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

但他比任何人都努力讀書,

因為校風鬆散,教授都翹課,

他就去圖書館給自己補習,

每到暑假就奔波羅馬與德國之間,

不斷尋找各種實習機會。

當他以為自己學成可以混碗飯吃時,

卻四處碰壁,連工作也找不到。

絕望中,賴平去福特應試,

結果人家不要工業設計,而是汽車設計。

賴平失望而歸,幸好面試官珍視他的才華,

免費提供他去讀汽車設計的機會。

這時的賴平已然30歲,還要從頭學起。

但沒有退路的他只能接受,

在RCA拼命苦讀兩年,

走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孤獨旅程,

為了繪一手好圖,將手指都畫腫了,

每天學到淩晨3點才肯甘休。

從福特跳槽到寶馬之後,

他更是瘋狂工作,

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

積累了大量的設計經驗。

1989年,保時捷遭遇低谷,

立馬挖掘他做設計總監。

賴平大膽變革,歷經7年鏖戰,

推出新一代保時捷911,

一舉創下了銷售神話,

被稱為"保時捷的救星"。

賴平之所以能30歲起步,

55歲就奠定自己業界的大師地位,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拼命工作。

他永遠是辦公室裡最後關燈的人,

第二天淩晨6點又第一個回辦公室,

要麼乾脆就在辦公室裡睡覺。

"我基本上隨時都在工作,

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設計靈感,

激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你必須熱愛你選擇的事業,

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

領先別人一步就滿足了?

你至少要領先兩步!"

沒有任何成功,

是可以僅憑天賦達到的。

真正的天才,無一不是,

通過刻苦勤奮、忍受寂寞,

才將自身潛力發揮到極致。

所謂天才,就是能夠不斷將自己,

推入追求完美境地的人,

在不斷訓練自己的過程中,

挖掘出更多的能量和天分。

他們最大的天賦不是天分本身,

而是嚴格的自律和高強度的付出。

張國榮出道時,聲線單薄,

全然未見後期的巨星風範,

到了華星時期,為了將key儘量壓低,

唱出極其性感的唱腔,

他把當時所有大紅大紫的歌星唱片,

買回家日夜研聽,揣摩技巧。

拍攝《霸王別姬》期間。

導演陳凱歌為他準備了兩個替身。

他執意向各位老師學習,暗中苦練,

為了一個手勢能做到苦練一夜。

學戲的那段時間裡,

每天上午都會到北影廠練四個小時,

吃飯、化妝時都在練習,

發燒發到三十八度九,

還在堅持壓腿。

電影《爆裂鼓手》中,

老師對男主角安德魯說:

"再沒有什麼比‘不錯’兩個字,

更害人的評價的了。"

查理·派克14歲時因迷戀音樂輟學,

經過刻苦的練習,成為卓越的薩克手,

對波普爵士樂做出巨大貢獻。

但在他年輕時的一次比賽中,

一路過關斬將,拼到淘汰賽,

可最後玩兒砸了,在後臺受盡喬·鐘斯奚落。

於是從第二天起,派克拼命練習,日復一日,

一年之後再次回到舞臺上,

吹出了有史以來最牛逼的獨奏。

於是老師對男主角說:

"你想一下,如果當初喬對派克說,

吹得不錯,那麼派克回去想,

嗯,老子吹得還不錯,那會怎麼樣?

那麼後面一切都沒有然後了。"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對自己說,

"是的,我幹到這種程度已經不錯了。"

"差不多了,不需要苛求完美。"

"來日方長,明天再來。"這些話時,

我們已經把努力的機會,

推給了一個又一個明天,

我們可能一直停在舒適區裡,

根本無法逼出自己的天分。

因為心裡沒有不甘心時,

就沒有火山般的爆發。

在《勝利即是正義》中,

有一個人設類似宮崎駿的動漫大師。

他對助手無比苛刻,不近人情,

總是把他們看做笨蛋來訓練。

助手一怒之下將其告上法庭,

面對哭得慘兮兮的助手,

動漫大師一臉沉寂地說:

"你想要多少錢都無所謂,

你想我給你道歉,我就給你道歉,

但我要說的是,你根本沒什麼才華!

不但是你,就連我也一樣。

一個個都是笨蛋。才能這種東西,

本來就是自己親手挖掘創造的,

我也不是什麼天才,

只是比任何人都拼命工作,

一步一個腳印走了過來,

等我回頭一看,背後已經沒有了身影,

那幫懶惰的人在山腳念叨,

誰叫那傢伙是天才。開什麼玩笑!

比我有時間、有精力,感情豐富的人,

比比皆是,但為什麼他們那麼懶惰?

既然如此,那就把時間給我啊,

我還有好多想創造的東西,

既然不珍惜,就把這些浪費掉的東西,

統統給我一個人好了!"

在所有的偉大成就背後,

比起那些日夜付出的艱辛,

流淌下來的汗水和承受的孤獨,

天分反而顯得微不足道。

每一個行業裡會當淩絕頂的人,

誰不是孤身一人,翻山越嶺。

每一個從平凡走到卓越的人,

哪一個不是忍受著寂寞,

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絕境,

堅持不懈地追求完美,

才創造了我們目睹的奇跡。

這世上,蝸牛和雄鷹,

都能夠登上金字塔的頂端,

但雄鷹一旦折斷翅膀就會墜落,

而蝸牛即便摔下來,

也會再一次向巔峰邁進。

- END -

全世界各地的名廚吃了二郎的壽司後,

都會驚歎:這麼簡單的東西,

它的味道何以能夠如此有深度?

二郎說:"因為這是極簡的純粹,

我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情,

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努力達到巔峰,

但沒人能知道巔峰在哪兒,

所有我永遠不會覺得完美,

那就必須時時刻刻磨煉手藝。"

誠然,誰也無法否認,

擁有超拔天賦的人,頭腦聰明的人,

比資質普通的人要來得事半功倍。

但天賦決定的不過是下限,

真正的上限,取決於努力的程度。

在西方音樂史上,人們常說,

"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有天才,

那莫札特肯定是其中一位。"

他擁有絕對音感,14歲時,

在羅馬的西斯廷小教堂,

聽了一首經文歌的演唱後,

就能憑記憶把一個個音默寫出來。

經文大約有兩分鐘長,有好幾個聲部。

難怪歌德曾說莫札特是,

"神的創造力在人間的化身"。

但實際上,莫札特並非音樂史上,

最早熟的少年作曲家。

這個榮譽應該頒發給,

舒伯特和孟德爾松。

但是,莫札特到了20歲後,

以驚人的速度輕而易舉地,

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傳世傑作。

作品一氣呵成,幾乎沒有修改。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勤奮之上,

他14歲就鑽研過《算術的藝術》、

《計算藝術與代數》。這種經歷,

培養了他對數理邏輯的形象思維,

並以此為基礎,對其它音樂家的作曲,

進行了大量對位分析、研究。

在他逝世後,人們還發現,

他藏有詩集、劇本、作曲技巧理論、

哲學論著等46本書,涉獵極其廣泛。

他至死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

莫札特曾不無驕傲地說:

"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

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

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

沒有一位元名家的作品,

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貝多芬的譜子,塗塗改改

莫札特的譜子,一氣呵成

21歲,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

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

創辦了微軟公司。1995-2007年間,

蓋茨連霸世界首富長達20年。

誰也無法否認蓋茨優良的基因和傲人的智商,

但豔羨蓋茨的人們,又有多少人知道,

從16歲起,他就和同學為ISI公司編寫,

薪水管理軟體,只是為了免費使用電腦。

為了完成任務,兩人幾乎整日埋頭工作,

廢寢忘食,平均每天在機房工作8小時,

有一次甚至超過20個小時,

苦苦支撐了八個禮拜才走出電腦室。

上大學時,蓋茨的學習方式,

更是讓室友們感到無比驚訝:

"他的習慣是一次學上36個小時,

或者更長時間,然後睡10個小時,

出去吃個披薩,再回到書桌前。

哪怕是從淩晨3點醒來,

他也能立馬做到投入學習狀態。"

而他從哈佛輟學時,

早已不間斷地練習程式設計7年。

1979年,澀谷區神宮球場外,

已然29歲的村上春樹,

突然起了一個念頭:我要寫一部小說。

在此之前,他不但沒寫過小說,

而且債臺高築,還要兼讀大學,

為了經營好自己的爵士酒吧還債,

不得不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拿他自己的話說:

"猶如驢子拉磨一樣度過整整七年。"

在寫出《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時,

為了不影響正常經營酒吧,

不得不在淩晨3點到天亮這段時間內,

一個字一個字地寫自己的小說,

花去整整半年才寫出《且聽風吟》。

在成為職業小說家之後,

村上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

一直寫到中午12點方才停筆,

猶如機器一般準時和刻苦。

而且早在少年時期,

村上看遍了身邊能找到的一切小說,

"在我同年齡的人中,

絕對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村上在隨筆中說:

"寫小說的門檻或許很低,

腦袋聰明人恐怕幹不了這件事,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

要寫一本還像模像樣的小說,

並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可能寫得差不多,

就覺得枯燥無味,丟在一邊了。

而要年復一年不斷打磨字句,

不斷突破自己的界限,

就要像我這樣資質不高的人,

一直堅持不斷地寫。"

"極簡主義"作家雷蒙德·卡佛,

在《我們需要享受改稿的過程》中寫道:

"第一稿是非常重要的一稿,

但接下來的幾周、幾個月內,

我可以把一個短篇重寫二三十遍,

我的短篇《鄰居》一開始的篇幅,

是後來定稿的10倍。"

一如當初王朔的處女作《空中小姐》,

3萬字的小說來回改寫了9遍,

前前後後加起來有100萬字。

只要憑藉足夠的努力,

即便是很晚的時候才起步,

也能夠趕上那些懶洋洋走路的聰明人。

被稱作建築鬼才的安藤忠雄,

早年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打拳擊,

當意識到自己無法站上拳壇頂峰時,

他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直到一天翻閱圖書,

看到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作品,

才開始全憑自學研習建築。

在接受函授教育的過程中,

有整整一年,他幾乎未曾出門,

從早晨9點學到淩晨4點,

把建築、室內設計、美術印刷,

所有與造型相關的東西專心學遍。

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

1965年,安藤又帶著打工賺的錢,

沿陸路從西伯利亞到歐洲,

孤身一人,一路流覽各種建築。

一天走到15個小時以上,

因此才建立起強大的知識儲備。

"半途而廢是不行的,

必須全力以赴地學習。

必須自己對自己加壓,

要不就不能掌握真本領。

我1965年的歐洲縱斷旅行時,

一天走50公里。堅定自己的意志,

當機立斷,殺出一條血路。

輕鬆的路是沒有的。"

在成為汽車設計師前,

賴平荒廢了整整20年。

他從小就是個頑劣的孩子,

總是跟父親作對。

16歲輟學去港口當船工,

留長髮,聽搖滾,玩滑板,

儼然美國60年代"垮掉的一代"。

那時,和他在一起玩耍的一群港大學生,

畢業之後紛紛走上正途,進入大公司,

留下他身無一技之長,

而且浪費了人生最好的年華。

受到刺激後,賴平開始攢錢,

買了單程票飛往羅馬學工業設計,

成為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

但他比任何人都努力讀書,

因為校風鬆散,教授都翹課,

他就去圖書館給自己補習,

每到暑假就奔波羅馬與德國之間,

不斷尋找各種實習機會。

當他以為自己學成可以混碗飯吃時,

卻四處碰壁,連工作也找不到。

絕望中,賴平去福特應試,

結果人家不要工業設計,而是汽車設計。

賴平失望而歸,幸好面試官珍視他的才華,

免費提供他去讀汽車設計的機會。

這時的賴平已然30歲,還要從頭學起。

但沒有退路的他只能接受,

在RCA拼命苦讀兩年,

走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孤獨旅程,

為了繪一手好圖,將手指都畫腫了,

每天學到淩晨3點才肯甘休。

從福特跳槽到寶馬之後,

他更是瘋狂工作,

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

積累了大量的設計經驗。

1989年,保時捷遭遇低谷,

立馬挖掘他做設計總監。

賴平大膽變革,歷經7年鏖戰,

推出新一代保時捷911,

一舉創下了銷售神話,

被稱為"保時捷的救星"。

賴平之所以能30歲起步,

55歲就奠定自己業界的大師地位,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拼命工作。

他永遠是辦公室裡最後關燈的人,

第二天淩晨6點又第一個回辦公室,

要麼乾脆就在辦公室裡睡覺。

"我基本上隨時都在工作,

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設計靈感,

激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你必須熱愛你選擇的事業,

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

領先別人一步就滿足了?

你至少要領先兩步!"

沒有任何成功,

是可以僅憑天賦達到的。

真正的天才,無一不是,

通過刻苦勤奮、忍受寂寞,

才將自身潛力發揮到極致。

所謂天才,就是能夠不斷將自己,

推入追求完美境地的人,

在不斷訓練自己的過程中,

挖掘出更多的能量和天分。

他們最大的天賦不是天分本身,

而是嚴格的自律和高強度的付出。

張國榮出道時,聲線單薄,

全然未見後期的巨星風範,

到了華星時期,為了將key儘量壓低,

唱出極其性感的唱腔,

他把當時所有大紅大紫的歌星唱片,

買回家日夜研聽,揣摩技巧。

拍攝《霸王別姬》期間。

導演陳凱歌為他準備了兩個替身。

他執意向各位老師學習,暗中苦練,

為了一個手勢能做到苦練一夜。

學戲的那段時間裡,

每天上午都會到北影廠練四個小時,

吃飯、化妝時都在練習,

發燒發到三十八度九,

還在堅持壓腿。

電影《爆裂鼓手》中,

老師對男主角安德魯說:

"再沒有什麼比‘不錯’兩個字,

更害人的評價的了。"

查理·派克14歲時因迷戀音樂輟學,

經過刻苦的練習,成為卓越的薩克手,

對波普爵士樂做出巨大貢獻。

但在他年輕時的一次比賽中,

一路過關斬將,拼到淘汰賽,

可最後玩兒砸了,在後臺受盡喬·鐘斯奚落。

於是從第二天起,派克拼命練習,日復一日,

一年之後再次回到舞臺上,

吹出了有史以來最牛逼的獨奏。

於是老師對男主角說:

"你想一下,如果當初喬對派克說,

吹得不錯,那麼派克回去想,

嗯,老子吹得還不錯,那會怎麼樣?

那麼後面一切都沒有然後了。"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對自己說,

"是的,我幹到這種程度已經不錯了。"

"差不多了,不需要苛求完美。"

"來日方長,明天再來。"這些話時,

我們已經把努力的機會,

推給了一個又一個明天,

我們可能一直停在舒適區裡,

根本無法逼出自己的天分。

因為心裡沒有不甘心時,

就沒有火山般的爆發。

在《勝利即是正義》中,

有一個人設類似宮崎駿的動漫大師。

他對助手無比苛刻,不近人情,

總是把他們看做笨蛋來訓練。

助手一怒之下將其告上法庭,

面對哭得慘兮兮的助手,

動漫大師一臉沉寂地說:

"你想要多少錢都無所謂,

你想我給你道歉,我就給你道歉,

但我要說的是,你根本沒什麼才華!

不但是你,就連我也一樣。

一個個都是笨蛋。才能這種東西,

本來就是自己親手挖掘創造的,

我也不是什麼天才,

只是比任何人都拼命工作,

一步一個腳印走了過來,

等我回頭一看,背後已經沒有了身影,

那幫懶惰的人在山腳念叨,

誰叫那傢伙是天才。開什麼玩笑!

比我有時間、有精力,感情豐富的人,

比比皆是,但為什麼他們那麼懶惰?

既然如此,那就把時間給我啊,

我還有好多想創造的東西,

既然不珍惜,就把這些浪費掉的東西,

統統給我一個人好了!"

在所有的偉大成就背後,

比起那些日夜付出的艱辛,

流淌下來的汗水和承受的孤獨,

天分反而顯得微不足道。

每一個行業裡會當淩絕頂的人,

誰不是孤身一人,翻山越嶺。

每一個從平凡走到卓越的人,

哪一個不是忍受著寂寞,

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絕境,

堅持不懈地追求完美,

才創造了我們目睹的奇跡。

這世上,蝸牛和雄鷹,

都能夠登上金字塔的頂端,

但雄鷹一旦折斷翅膀就會墜落,

而蝸牛即便摔下來,

也會再一次向巔峰邁進。

-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