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陵水分界洲:家有海獅初長成

陵水分界洲:

家有海獅初長成

表演中的分界洲海獅

一頭出生一周的小海獅與媽媽在一起

在水中一起嬉戲的海獅們

文\見習記者李豔玫海南日報記者林曉君

清澈見底的湛藍海水、柔軟細膩的金黃沙灘、驚險刺激的海上項目……陵水黎族自治縣分界洲景區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名遊客慕名而來。 在這裡, 還有這樣一群憨態可掬、萌煞眾人的“小明星”, 吸引各地遊客紛紛上島一睹它們的風采。

這群“小明星”就是生活在島上海洋劇場裡的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 它們個個身懷絕技, 跳躍、鼓掌、倒立、頂球、套圈……這些對他們來說遊刃有餘。 無論到哪, 它們身旁都會有“專職經紀人”照顧起居, 還有粉絲圍繞四周, 隨便一個動作就會引起粉絲的尖叫聲、閃光燈不斷。

而景區通過精心呵護和科學餵養, 使海獅從10頭增至17頭的故事, 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新生即希望, 精心呵護助成長

“爸爸, 你快看那頭小海獅, 它翻著肚子好可愛。 ”一名小女孩興奮地喊道。 “它叫明珠, 去年6月出生, 是我們景區裡出生的小海獅。 ”順著講解員手指的方向看過去, “明珠”正翻著肚皮浮在水面上慵懶地享受著陽光浴, 這豪邁的身姿讓人與它秀氣的名字對不上號。 “明珠”才不在意那麼多, 儘管周圍的遊客都紛紛掏出相機記錄下它的“窘態”, 它依舊旁若無人地曬日光浴, 樣子十分可愛。

“我們原本只有10頭海獅, 後來這些海獅們‘自由戀愛’, 自我繁殖出了7頭小海獅。 ”海洋劇場的負責人介紹。

“明珠”就是“托尼”和“阿明”自由戀愛的結晶。 2015年七夕節前夕, 或許是節日氣氛的渲染, 原本形只影單的母海獅“阿明”的身邊突然多了護花使者“托尼”。 一有公海獅湊近“阿明”的身旁, “托尼”就不樂意了, 變著法子驅趕“情敵”。 也許是看到了“托尼”的誠意, “阿明”最終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托尼”, 它們“結婚”了。

婚後的“托尼”和“阿明”過得很幸福, 有時一起在海域裡歡快地遊動;有時相互親昵地磨蹭對方的身體;有時頭並著頭甜蜜地說著悄悄話……真的是羨煞旁“獅”, 就連飼養員們都心甘情願地接受它們撒出的“獅糧”。

“懷孕了!”飼養員在一次為海獅做例行身體檢查時, 驚喜地發現“阿明”懷孕了。 整個海洋劇場都沸騰了, 每一個人都期待新成員的到來。

2016年6月17日, “阿明”順利產下女兒, 小海獅“明珠”的毛色又黑又亮, 時不時發出聲音吸引母親的注意, “阿明”俯臥在地上, 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據飼養員介紹, “明珠”這個名字是由海洋劇場全體飼養員通過投票產生的, 寓意為“它是父母和所有飼養員的掌上明珠。 ”

為了讓“小明珠”健康長大, 所有的飼養員從飲食起居對它精心照顧。 剛出生的幾個月, 飼養員們24小時輪流看護它, 時刻觀察它的動態。 轉眼“小明珠”已經1歲了, 在海洋劇場生活的這一年裡, 它感受到滿滿的愛, 有“父母”的疼愛, 飼養員的關愛, 還有遊客的喜愛。 它自己也很努力, 目前正在接受訓練, 希望能夠早點登上海洋劇場的舞臺與遊客見面。

遇上即愛上, 過了7年也不癢

健壯的手臂,黝黑的皮膚,靦腆的笑容,這是飼養員胡其亮給人的第一印象。從畢業進入分界洲島工作到現在,不知不覺中已有接近7年時間。從飼養小白到飼養組的領班,他背後付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

“當初畢業,是家人介紹我到這來當飼養員。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可以接觸到這些可愛的動物。我跟這裡的每一隻海獅都培養出感情,感覺好像跟它們‘談戀愛’一樣。”阿亮說,即使有時候很累,經常風吹日曬,但是他感到開心與幸福。

“每個人剛開始到這裡來工作,都要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從認識海獅、準備魚食、打掃籠舍,到學習訓練海獅的動作、帶領海獅表演,每一步都不能馬虎,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阿亮說。

趁著遊客還沒上島的空檔,飼養員們要先把海獅的魚食準備好。“你別以為切魚很輕鬆,實際上這個需要很大的力氣。當好馴養員,還得練就一手好刀功,我健碩的肩膀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阿亮笑呵呵地說。由於冰凍後的魚十分結實,魚身也比較光滑,不好下刀,魚骨也比較硬,不容易切斷。

“你別看我現在帶領海獅表演地很順利,曾經在舞臺上忘過動作,當時我就跟海獅傻傻地四目相對,引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回想起自己曾在舞臺上出的“洋相”,阿亮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次失誤後,我心裡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每一個動作練好練熟,不允許自己犯同樣的錯誤。”談到如何讓海獅表演動作,阿亮告訴記者,全靠“三大法寶”:哨子、目標棒和食物。海獅通過哨聲,知道它要開始表演動作;根據目標棒的指揮做出相應的動作;魚食對它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它知道認真表演動作後會得到魚食吃。

“作為一名飼養員,不只是跟海獅玩耍這麼簡單。由於海洋動物的特殊性,它對於飼養員的要求很高。”阿亮說。除了身體素質要強,還要求細心和有耐心。不僅要時刻留心海獅的一舉一動,還要在它們發脾氣時,耐心地安撫它們的情緒。跟海獅呆在一起的時間久了,阿亮對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瞭若指掌,一看就知道海獅的狀態、情緒如何。“這些海獅有時就跟小孩子一樣,會鬧脾氣、會耍小性子。”阿亮說,“它們也是需要哄的,每當它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去和它們玩耍,摸摸它的頭,拍拍它的身體,不一會它們就好了。”

“通過跟海獅相處,我一個大男孩也變得特別細心,也更有耐心了。從海獅的身上,我能找到最簡單的快樂。”阿亮說。除了阿亮,這裡還有9名飼養員,其中有人放棄更好待遇的職位,選擇留在這裡;有人家中有事,但掛念著這些動物,中途跑回來……雖然這只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但是它具有不平凡的意義,因為對於很多動物來說,我們是它們的一輩子。

保護即發展,用心為其造環境

與生活在海洋館裡的海獅不同,分界洲的海獅生活在自然海域中。這裡與外海相連接,微物質含量豐富,水溫適宜,能為小海獅的繁育創造極佳的環境。截至目前,這裡已自我繁育了7頭海獅,並且每一隻都非常健康。

“自我們運營這個景區以來,一直都在強調發展要與保護相統一,堅決杜絕為發展而破壞環境的行為。”該景區總經理符勝說。據介紹,為保證水質清澈,一方面,該景區對島上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嚴格處理。固體垃圾每天都按照嚴格的分類標準進行打包,由專船運送出島,送到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島上建有專門的糞便池,定期抽取,並運送出島進行處理;餐飲所產生的油脂,先存放在固定的地方,定期請油脂廠回收。

另一方面,該景區還採取多種樹的方式保護山體,預防滑坡導致水體被污染。“在建設前,這裡是不毛之地,島上幾乎沒有什麼大樹,都是低矮的灌木。”符勝說,“我們從島外專門移植椰子樹、木棉樹、榕樹等到島上種植。”該景區還專門設立了植樹小組,隨時隨地種植樹木。在後期的棧道建設中,採取的是為樹木讓道的設計方案,不為建路而破壞樹木。

“除了在景區建設中注意生態保護,我們還加大宣傳環保理念,通過廣播、宣傳折頁等方式向遊客普及環保知識,呼籲遊客自己產生的垃圾自己帶出島,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符勝說,“從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到普通員工,不管職別高低,誰看到有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來。”

自2014年第一頭海獅降生後,每年都有小海獅接二連三地來報到。新的生命寓意著新的希望,這是對所有分界洲人保護這片海域最珍貴的饋贈。

健壯的手臂,黝黑的皮膚,靦腆的笑容,這是飼養員胡其亮給人的第一印象。從畢業進入分界洲島工作到現在,不知不覺中已有接近7年時間。從飼養小白到飼養組的領班,他背後付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

“當初畢業,是家人介紹我到這來當飼養員。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可以接觸到這些可愛的動物。我跟這裡的每一隻海獅都培養出感情,感覺好像跟它們‘談戀愛’一樣。”阿亮說,即使有時候很累,經常風吹日曬,但是他感到開心與幸福。

“每個人剛開始到這裡來工作,都要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從認識海獅、準備魚食、打掃籠舍,到學習訓練海獅的動作、帶領海獅表演,每一步都不能馬虎,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阿亮說。

趁著遊客還沒上島的空檔,飼養員們要先把海獅的魚食準備好。“你別以為切魚很輕鬆,實際上這個需要很大的力氣。當好馴養員,還得練就一手好刀功,我健碩的肩膀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阿亮笑呵呵地說。由於冰凍後的魚十分結實,魚身也比較光滑,不好下刀,魚骨也比較硬,不容易切斷。

“你別看我現在帶領海獅表演地很順利,曾經在舞臺上忘過動作,當時我就跟海獅傻傻地四目相對,引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回想起自己曾在舞臺上出的“洋相”,阿亮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次失誤後,我心裡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每一個動作練好練熟,不允許自己犯同樣的錯誤。”談到如何讓海獅表演動作,阿亮告訴記者,全靠“三大法寶”:哨子、目標棒和食物。海獅通過哨聲,知道它要開始表演動作;根據目標棒的指揮做出相應的動作;魚食對它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它知道認真表演動作後會得到魚食吃。

“作為一名飼養員,不只是跟海獅玩耍這麼簡單。由於海洋動物的特殊性,它對於飼養員的要求很高。”阿亮說。除了身體素質要強,還要求細心和有耐心。不僅要時刻留心海獅的一舉一動,還要在它們發脾氣時,耐心地安撫它們的情緒。跟海獅呆在一起的時間久了,阿亮對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瞭若指掌,一看就知道海獅的狀態、情緒如何。“這些海獅有時就跟小孩子一樣,會鬧脾氣、會耍小性子。”阿亮說,“它們也是需要哄的,每當它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去和它們玩耍,摸摸它的頭,拍拍它的身體,不一會它們就好了。”

“通過跟海獅相處,我一個大男孩也變得特別細心,也更有耐心了。從海獅的身上,我能找到最簡單的快樂。”阿亮說。除了阿亮,這裡還有9名飼養員,其中有人放棄更好待遇的職位,選擇留在這裡;有人家中有事,但掛念著這些動物,中途跑回來……雖然這只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但是它具有不平凡的意義,因為對於很多動物來說,我們是它們的一輩子。

保護即發展,用心為其造環境

與生活在海洋館裡的海獅不同,分界洲的海獅生活在自然海域中。這裡與外海相連接,微物質含量豐富,水溫適宜,能為小海獅的繁育創造極佳的環境。截至目前,這裡已自我繁育了7頭海獅,並且每一隻都非常健康。

“自我們運營這個景區以來,一直都在強調發展要與保護相統一,堅決杜絕為發展而破壞環境的行為。”該景區總經理符勝說。據介紹,為保證水質清澈,一方面,該景區對島上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嚴格處理。固體垃圾每天都按照嚴格的分類標準進行打包,由專船運送出島,送到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島上建有專門的糞便池,定期抽取,並運送出島進行處理;餐飲所產生的油脂,先存放在固定的地方,定期請油脂廠回收。

另一方面,該景區還採取多種樹的方式保護山體,預防滑坡導致水體被污染。“在建設前,這裡是不毛之地,島上幾乎沒有什麼大樹,都是低矮的灌木。”符勝說,“我們從島外專門移植椰子樹、木棉樹、榕樹等到島上種植。”該景區還專門設立了植樹小組,隨時隨地種植樹木。在後期的棧道建設中,採取的是為樹木讓道的設計方案,不為建路而破壞樹木。

“除了在景區建設中注意生態保護,我們還加大宣傳環保理念,通過廣播、宣傳折頁等方式向遊客普及環保知識,呼籲遊客自己產生的垃圾自己帶出島,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符勝說,“從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到普通員工,不管職別高低,誰看到有垃圾都會主動撿起來。”

自2014年第一頭海獅降生後,每年都有小海獅接二連三地來報到。新的生命寓意著新的希望,這是對所有分界洲人保護這片海域最珍貴的饋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