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珠寶平臺湧現 專家:其內核仍是分時租賃

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 共用經濟的“大筐”裡, 東西越裝越多。 如今, 衣服、手包、珠寶這樣的個人物品也被共用模式瞄上了, 最近一段時間, 共用珠寶平臺湧現,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 共用珠寶的內核還是分時租賃模式。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共用經濟?共用珠寶這一模式能不能長久發展呢?

愛美是人的天性, 展櫃裡閃亮亮的珠寶櫃更讓所有人心馳神往。 如果有一個平臺能夠讓您隨便戴首飾您會使用嗎?可能不少愛美人士都會躍躍欲試。

最近一段時間, 珠寶加入了共用經濟的大盤子,

據不完全統計, 自2016年至今, 包括幸福紀、一起戴、易戴易美、梵星學等在內, 全國已上線了近十家共用珠寶平臺。 這之中, 不少共用珠寶平臺標榜“高端珠寶不再遙不可及”或“零壓力換戴輕奢品牌珠寶”。

對於這種新方式, 有消費者認為可以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滿足。 劉先生認為, 共用珠寶比購買便宜很多, 滿足了女朋友愛美的心理。

目前, 共用珠寶平臺上的共用模式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類用戶必須先繳納月費或者年費才能有資格進入平臺共用珠寶。 此外, 如果想要進行“共用”, 需要繳納與珠寶價值等額或略有優惠的押金, 這些押金少則千元, 高則上萬元。

另一種則是不需要繳納會費, 但消費者需要兌換平臺上的額度。

消費者可以把手中閒置的大牌珠寶寄給平臺進行價格評估, 平臺針對評估所得的價格給予用戶等量的額度, 用來換取佩戴其他珠寶的資格。 此外, 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現金充值, 1元可以換得1額度。 也就是說, 消費者若想佩戴一件5800元的耳釘則需要充值5800元。

看上去珠寶共用似乎以更簡便的方式解決了使用者消費痛點, 但由於多數平臺尚在起步階段, 有不少消費者對於衛生問題尤為擔憂, 消費者李女士表示, “說是共用, 其實就是租, 租金肯定不會少, 而且什麼人都戴。 ”

消費者的擔憂並不是沒有來由, 對於珠寶這種價值高且貼身佩戴的飾物, 無論是哪一種共用模式, 都繞不開如何對珠寶進行消毒清洗和如何保障還回來的物品貨真價實。

畢竟早在, 1884年莫泊桑就在短篇小說《項鍊》中講述了主人公瑪蒂爾德借鑽石項鍊不慎丟失, 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 為了償還債務, 辛苦勞作十年後卻得知所借的項鍊是假的。

該如何避免產品被掉包對於每一個珠寶共用平臺而言更是重要一環。 輕奢珠寶共用平臺梵星學客服工作人員表示, 他們每一次入庫會重新清洗和鑒定, 要保證送到客戶每一件都是真的品牌貨。 他們保障在入庫時, 每一件要像新的一樣。

儘管, 現階段共用珠寶仍然面臨不少問題, 但珠寶共用平臺“幸福紀”的創始人佟家輝也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表示, 把家裡的閒置珠寶盤活, 放在共用平臺上流通,

能夠減少用戶的浪費現象, 用戶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最短的時間佩戴更多喜歡的產品。

然而, 這一切在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看來, 珠寶共用的內核仍是珠寶租賃。 “我可能去參加宴會缺一個很值錢的項鍊, 就去租一個很貴的帶著大鑽石的。 像這種概念, 解放前就有, 有租旗袍的、租珠寶首飾的, 它是很古老的行業, 這個東西把它放大了毫無價值, 它是很細微、很小的行業。 想把它互聯網化變成大眾的需求, 不現實。 ”

其實不僅僅是共用珠寶, 現如今想要搭上共用經濟順風車的事物不在少數, 但是在互聯網專家王越看來, “陌生人之間閒置物品使用權的暫時轉移”才是共用經濟真正的概念, 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共用經濟並不符合這一理念。

真正意義上的共用經濟需要把成本降低, 把資源持續快速地流動起來, 它不只存在把東西租給別人, 或者把它分割出來給別人使用權, 它應該更有創造性的價值, 而不是單純地連接網路, 實現互聯網化租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