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汕頭海關“全程資訊化”力推通關一體化改革

央廣網汕頭7月24日消息據瞭解, 今年以來, 汕頭海關積極適應形勢, 全力推進科技強關建設, 在汕頭海關駐港口辦事處推動通關監管全程資訊化, 力助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在粵東釋放紅利, 增強改革為企業帶來的獲得感。

鼓勵企業自報自繳, 實現稅費繳納全程網路化

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後, 企業可以選擇自主申報、自行繳稅的便捷方式, 即企業如選擇自報自繳方式進行申報並電子支付, 在確認申報要素和所需繳納稅款準確無誤後, 可自行在網上完成稅款支付, 如報關單無需在通關過程查驗、驗估,

即可自動放行。 該關駐港口辦事處通過召開政策宣講會、關企座談會等“請進來”的方式, 積極向企業宣傳一體化改革措施和便利, 鼓勵引導企業採取自報自繳方式。 據海關業務現場回饋, 自7月1日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推進以來, 申報自報自繳報關單從申報到放行僅需十幾分鐘, 海關通關作業時間大大縮短, 粵東大多數報關企業可足不出戶在網上完成通關全過程。

積極推動簡政放權, 實現海關事務辦理全程無紙化

在深化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 減少紙質單證流轉的基礎上, 該關駐港口辦事處積極推進簡政放權, 將“無紙化”進一步延伸到其他海關事務中。 如報關單修改和撤銷業務, 對於符合海關相關規定,

當事人申請辦理報關單修改或者撤銷手續的, 只需在預錄入系統中提交申請事項及相關電子資料, 即可跟蹤辦理進度, 並在海關向當事人發起報關單修改或者撤銷確認時在規定時間內予以確認, 修撤單全程實現無紙化。

加快推進改革創新, 實現海關作業流程資訊化

全國海關通關一體改革後, 汕頭海關創新業務管理模式, 重構現有作業流程, 改變現行接受申報、審單、查驗、徵稅、放行的“串聯式”作業流程, 以艙單提前傳輸為基礎, 實現“一次申報、分步處置”, 即通過風險防控中心、稅收征管中心對艙單和報關單風險甄別和業務現場處置作業環節的前推後移, 實現在企業完成報關和稅款自報自繳手續後,

安全准入風險主要在口岸通關現場處置, 稅收風險主要在貨物放行後處置的新型通關管理模式, 從而改變安全准入手續和稅收征管手續都被壓縮在口岸通關的狹小時空、貨物在口岸滯留時間過長和海關內部管理“中梗阻”等現狀, 使貿易便利化真正落到實處。

此外, 該關還加大科技應用, 積極理順通關流程, 對適宜機檢查驗的進出口貨物優先實施機檢查驗, 提高機檢放行率;對於人工查驗正常的報關單, 免加蓋驗訖章和放行章, 直接機內無紙化放行;應用智慧卡口系統自動放行貨物, 努力實現進出口貨物從申報到放行的通關監管全程資訊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